太极拳技击技术的完整过程

从理论上讲,完成一个完整的单一太极拳技击过程,需要五种基本技法,传统上说是五个劲,即听、引、化、拿、发。在实战应用中,要随机灵活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在学习太极拳的技击技术时,首先要理解每个具体技法,在练习中认真体会,并通过实践熟练掌握运用。

听、引、化、拿、发

“听”是指听劲,即“感知”,这是所有太极拳技法的基础。技击的过程最终是通过双方的肢体接触而发生、完成的。太极拳就是要在与对手接触的霎那间,通过这种经过特殊训练得到的特殊感知能力,达到知己知彼。“听”不是用耳朵听声音,而是触觉,是一种对神经系统的训练、改造。太极拳中讲的“感知”包括两部分,一是“感”,即感觉。是指通过神经末梢系统,去感觉对手。感觉,人人都有,各类拳法也都有对感觉的应用。但是太极拳中所说的感觉,要比其它任何拳法都敏锐、细腻得多。这种感觉要求能够准确掌握对手的现实运动状态以及其后继的意向,即他正在做什么,以及他准备要做什么,包括对他身体的重心位置、平衡状态;他所用的劲力的大小、方向、虚实等。特别是能随时掌握他的思想意识状态,即他想要做什么。这样才能做到人欲动而我先动。与此同时,“感”还包括能够清楚自身的运动状态。二是“知”,即知觉。是指由“感”而触发的、经过训练的、基于太极拳原理的神、意、气、劲等的反应。也就是说,要知道在什么样的感觉触动下,按照太极拳的原理应该做什么样的对应。由感而知,“感”要极灵敏,对于对手任何动作上的微小变化、或者意念上的一丝不同,都要能及时敏锐地捕捉到。“知”要清楚,任何时候都要能分清自身、对手、以及自身与对手之间的阴阳关系,都要能以太极拳的原理做出正确的对应。好的听劲,能达到“感”“知”一体,成为自然反应。这是能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的根本。“听”是太极拳中一个很独特的能力,是建立在严格的推手训练之上的。好的“听”,只能从大量的推手训练中得到。

“引”是引劲,有引诱、引导之意。即在技击中引诱对手犯错误,做不该做的事;或者引导对手产生错觉而按照我的意愿行事。“引”中也含有“问”之意,称为问劲,就是给对手提个问题,看他如何回答。“引”总是要给对手一点儿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但给多少,要恰到好处。常用的引劲有引诱对手向不该用劲的地方用劲;或者引导他向不利于他自身平衡的方向运动。引劲的具体做法,必须是神与劲相结合。功夫越好,神的作用越大、用的劲越小。“引”必须做的隐蔽、自然,常常需要外形与内在不同,特别是要让对手在心理上产生迷惑。“引”不是盲目的,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而这个目的是源于对手的,即是从对手那里“听”来的。能知道对手的动向,顺势引之为最佳。因此,要想引得好,先要听的准。

“化”是化劲,是说将对手施于我身体上、给我造成麻烦的劲化解掉。“化”取溶化之意。也就是说,这个化解是一个柔和、平缓的过程。所以“化”也常被称之为“柔化”。化劲不是一个强硬的行为,不是简单地与对手脱离接触、或者强力挡架等。应该是在与对手保持接触中,使他的劲在不知不觉中被逐渐化解掉。所谓化于无形,如同将盐放入水中。这种化劲的特点是,一方面使对手的劲不能危及到我的稳定状态,而另一方面却使对手感觉其劲可以施与我身,可以在我身上起作用。“化”其中也含有变化之意,主要是指阴阳变化。做好“化”的关键是能与对手自然相随,能“舍己从人”。这里对自身身体放松的要求最高,松不开就化不开。

“引”与“化”是不可分的。引而化之,化而引之,即引即化,即化即引。引诱对手使力,而又将其力化掉,将其力化解后还继续引他用力。在实际中,如果对方的来力比较直接实在,则可以先化后引;如其来力比较虚,有试探之意,则可以先以问劲引之,使其出实力,再化。为了取得好的效果,引化、化引可以反复多次。“引”是使对手犯错误,“化”是保证自己的稳定,引化反复进行,最终的目的是要造成“我顺人背”之势。

“拿”是拿劲,也就是控制、管制对手。如同将其拿在手中,可以随意摆布。这种控制不是指强力控制,而是指能以尽量小的力,在适当的时机、方向上,使对手处于一种总是失去平衡的状态。“拿”本质上就是控制对手的平衡,即所谓拿他的重心、或中心。从技术上讲,拿法的核心是使对手失衡,并因此对你产生依赖。所谓拿得稳、管得住,就是说对手完全在你的控制下,不得不随你而动,而且你还不必用力,不是生拉硬拽。拿得严,就是说使对手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老话儿叫“入榫”,是严丝合缝。与其它拳术中所说的拿法不同,太极拳中的“拿”不是真的用力气,主动地将对手拿起来或管住。而是通过听劲,发现对手的弱点,再在其弱点上破坏对手的平衡。要让对手对你产生依赖,为了维持平衡而不得不听你的话、受你控制。虽然反关节等擒拿技法也有应用,但不是主体,也不追求。在实战应用中,很多时候,只需将对手“拿”起一个瞬间足矣,常常是在外形动作上都看不出来。而在训练中,则强调与提倡要能拿的时间长,拿得稳。也就是说,要学会如何长时间地控制对手,特别是如何借助他的反抗之力,使其陷入更困难的境地,因而使他无法摆脱你的控制。懂不懂“拿”,是检测太极拳技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发”是发劲,有两大类。一类叫发放,就是说将对手推、扔、或者摔出去。有很多方式方法,可以是远放,可以是直接倒地。另一类是打击性技法,就是将对手打出去,踢打摔拿均可使用。太极拳中的“发”与其它拳法不同,它主要不是使用自身之力将对手直接发放或打击出去。“机由己发,力由人借”,即是尽量借助对手之劲,寻求在最好的时机、最合适的方向、以最小的力、取得最佳的效果。太极拳所追求的最高效率,最终是从“发”的效果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发的技术也是最难掌握的。在技术方面,由于发放比直接打击性的技术难得多,而伤害性却比较小,因此在训练中,多是练习发放而非打击。当前太极拳中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许多人苦练发劲,练习如何能从自身发出更大的爆发性力量。然后在实战中,以这种自身的功力将对手直接击出,而根本不管效率或太极拳的原理。虽然从直接效果上看,这种方法常常是有效的,可是完全背离了太极拳的原理。如果只是为了争眼前一时的胜负,当然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坚持这种方法,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太极拳的境界。练功并无错,关键是怎么用。

“拿”与“发”是密切相关的。从理论上讲,“拿”时对手已经失衡,被控制住了,“发”的最佳时机与方向均在掌握之中,“发”只是个随手而就的问题。从具体的技术实施上讲,“发”的时机与方向,即“火候”,是发放效果的关键。当对手失去平衡而刚开始调整时,这时自身与对手的接触点上会有一种“重里现轻”的感觉。这就是正确的“火候”,要马上发放“勿稍留”。当“拿”的水平高了,这种“发”的“火候”可以反复出现,成为可以控制的。这时可以拿稳了再发;可以即拿即发、拿发同时;也可以拿而不发。就如同射箭,弓已开满,箭已瞄准,放箭只是个撒手的问题,一松即可。所以高手常常可以是拿而不发,胜负已知。

引、化、拿、发中的太极之理

从太极阴阳之理讲,懂劲的核心是能够做到“走黏相应”,阴阳一体,走是阴,黏是阳。“引”、“化”即是“走”,“拿”、“发”即是“黏”,走黏同时,阴阳相合为太极。再进一步细分,“引”、“化”形成太极中的阴的一半,而其中的“引”就是阴中的那一点阳,因为做“引”时,总会有一些主动的成分。在“引”、“化”中,“化”是主体。化中有引,是阴中有阳、是柔中刚。如果纯化无引,就会成为纯阴。即只想着放松柔化,就会趋于弱,这是许多人练太极拳的通病。“拿”、“发”形成太极中的阳的一半,而其中的“发”就是阳中的那一点阴,因为做发时,必要有被动、随人之势的成分。在“拿”、“发”中,“拿”是主体。但纯拿易成为纯阳,则趋于僵。“拿”中的一松即是“发”,“拿”中有“发”之意,是阳中有阴、是刚中柔。引、化、拿、发形成太极阴阳,阴阳一体。与人一接手,太极已成,引、化、拿、发具在其中。将它们合为一体的是“听”。“听”是贯彻始终的,没有听劲,任何技术都不可能做好。太极拳之所以细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每一个技术技法,甚至是极小的技术动作,都是在“听”的基础上完成的。所有的技术都要根据听劲随时调整,因敌变化。即使是在发放的瞬间,也有可能调整。练拳架、练推手,就是练如何能将这些都紧密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理论上讲,在引,化,拿,发这个过程中,引、化之阴与拿、发之阳在时空中应该是一体的,即在一个太极之中。但在具体实践中,各个技术之间可以有一些时间或空间上的差异、交错。比如在做“引”与“化”时,常常将“化”略做延迟。即在开始引时并不做化,引了一段以后再将化加入,但不能分离。在做“拿”与“发”时,常常可以“发”在“拿”后,甚至可以有断续,即拿稳了再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化”与“拿”总是同时的,能使对手脚底下一飘即可。没有“化”的“拿”、或者没有“拿”的“化”都不是太极拳。而“引”可以先于此,但必有重合;“发”则可以是与“拿”做有重合之延后,也可以是完全在拿之后。但无论哪种情况,所有技术之内在联系必须是一体的,即一气呵成。有时为了讲解方便,也可以将引,化,拿,发按顺序分别讲述,如引而化之,化而拿之,拿而发之。练习时也常常可以分开练习。但是一定不能忽视它们的内在联系,不能忘掉它们之中的太极阴阳之理。

技击应用中的技术问题

在听、引、化、拿、发的过程中,有一个称之为“拐杖”的技术概念应该特别注意。常说“不拿别人当拐杖,也不给别人当拐杖”。拐杖就是指自身之外的、为了维持平衡所需要的附加支撑。当人失去平衡,并且自身已无法终止其失衡状态时,都会自然地去寻求附加支撑。对此支撑点用力,以取得支撑点上的反作用力来维持平衡。太极拳的推手训练是研究如何保持自身的平衡,同时破坏对手的平衡。因此,在推手双方之间的力有两类,一是破坏对手平衡的力,另一类是维持自身平衡的力。“不拿别人当拐杖”就是说要保持自身平衡,不要将自身的稳定性建立在对手身上。“不给别人当拐杖”就是说当对手失去平衡时,不要让他能借助你来维持平衡。

“引”、“化”就是使对手开始失去平衡,“拿”就是使对手处于持续的失衡状态,“发”就是在对手失衡的状态下,再给他加一点力,使其平衡被彻底摧毁而倒地。“不给别人当拐杖”的基本做法,就是当对手需要维持平衡的附加支撑时,他在那里用力,你就在那里放松,使其力落空,从而无法获得反作用力。当然对手也会产生变化,为了达到能彻底控制对手,一个常用的技术就是给他一个虚假支撑,即一根假拐杖。这根假拐杖的特点就是摸着有,用则无;若他不想用,则又递到他手上去。也就是说,要让对手持续地感到这根拐杖的存在、可以用,这是“引”;而真要用时又不得劲,这是“化”。这样就会使对手的失衡状态不但得不到维护,反而越来越差,直到完全无法挽回。“拿”就是促使对手对这个假拐杖的依赖,由此进行控制。“发”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将这根假拐杖也突然撤走,使对手突然感到扶空了。这个空,要有悬崖边上一脚踩空的感觉。这时的失衡会使之心惊胆战,产生震撼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太极拳高手打人,常常是没用什么劲,也没伤人,但对手会感到很害怕。这种突然撤走拐杖的方法,有时也叫“摘钩”,即在发放前突然与对手脱离接触,瞬间与对手之间形成无接触、或只有无力点的接触,使之在失衡状态下,没有任何可依赖的支撑点。

“发”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在一般的推手训练或较技时,只需使用发放使对手明显失衡即可,最多是使对手跌倒,而不必以任何打击性的技术使对手受到伤害。但在实战中,根据具体情况,有时需要使对手受到比较重的打击,这时就要在一般发放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打击力度,比如使用爆发力,这时外劲就会被经常应用。另外,打击的部位也有很大关系,伤不伤人,多基于此。必须要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盲目地使用爆发力型的外劲。必须充分理解掌握在太极拳发放原理基础上的打击技术。在发放的方向上,如果是顺着对手失衡的方向,以轻柔之劲将对手送出去,一般不会使对手受到伤害,对手甚至还会觉得被摔得挺舒服。但是如果在发放的瞬间突然改变方向,比如在与对手失衡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发放。使对手在心理上完全没有准备,丧失了任何补救或自我保护的机会,则打击效果会大大提高,特别是心理上惊恐会造成非常难受的效果。

太极拳的技击

太极拳是建立在道家思想基础之上的武术,其技击技术是以太极阴阳之理论为核心,寻求最高效率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技击效果。偏离了这些,就不是太极拳。在实践太极拳的技击技术中,放松是身体体能上的最重要的基础;感知是与对手接触过程中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基本能力;粘黏连随是最基本的技术基础;而引化拿发是每个具体技术应用中都要包括的基本成分。

在引、化、拿、发的完整应用过程中,是以内外相合而贯穿始终的。具体地说,就是内景之神、意、气、劲与外形之肢体动作相合,这是技击训练的主题。从人的能力上讲,神是最快的,肢体动作是最慢的。因此,技击训练的过程就是从肢体动作开始,一步一步地往劲、气、意、神上合。最终达到在实战应用中,只需以神领导一切。所以,练时是由慢往快上合,能自然合了,就可以把慢的忘掉,最后只剩下最快的神。在应用时以快领慢,慢也成为快。就是老话儿说的“神到、意到、气到、劲到、(手脚)一起都到”。通过训练,功夫越进步,外形就越小、越不重要;而内景就越大、越敏感。

理论上讲,任何一个太极拳的完整技击技术,都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需要保持自身处于放松的状态,在“听”的基础之上,应用粘黏连随的方式,完成引、化、拿、发的过程,缺一不可。而在实际中,各个部分的直接应用是没有固定限制的,需要随机应变,因敌变化。很多时候,这些技法都是混合在一起的,各种技法之间也常常转换。比如“化”与“拿”就经常需要转换。有些东西,常常在外形上、甚至从接触中,对手都无法察觉到。在训练中,既要明白其中每一个技法的具体应用,又要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孤立地看待某一个。

学习太极拳,切不可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任何技术上的成功,最终都是以思想境界上的提高为基础。从思想上真正领会道家的无为、顺其自然、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意境之真谛,才能做到舍己从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等。只有能真正懂得太极阴阳中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才能在技术实现阴阳相济与阴阳转换、才能有粘黏连随、知己知彼的能力。因此,太极拳不是一种简单的身体锻炼,而是集传统文化中道与器于一体的文化传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