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千百年无人超越,放大20倍后,发现了秘密
文/二小书法
若说中国书法,必然就会谈到王羲之,因为他是一个无人能及的书法家,被后世称为“书圣”。千百年来,学习他书法的人不计其数,能得之一二已经是书法家了,然而真正能与之匹敌者寥寥无几。
王羲之像
学其书法者前赴后继,甚至有人穷其一生都在研究他的书法,何至于此呢?然而将他的书法放大20倍后,不由得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其笔法精妙程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今天,笔者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分析,这位千古书圣的行草书《丧乱帖》。
王羲之《丧乱帖》
《丧乱帖》原帖现藏于日本,国内所藏是宋代石刻拓本,据学者考证此帖乃唐人摹,在我看来即使是摹本,水平也让人敬畏,摹本技法都这么高,原帖更是无法想象。内容大概是说,作者得之自家祖坟被刨后,期间复杂的心情,同时对这种刨人祖坟的行为表达气愤和不满。
《丧乱帖》局部
我们来看上图放大后的效果,两字虽有很多一样的笔画,然而作者处理的却恰到好处。两“横”一个是裹笔带出,一个是侧锋落笔打点后迅速调整中锋;两“撇”与横的交叉处,一个是搭接,一个是切笔翻锋;两个撇捺虽是相同的笔画,处理的角度完全不同;左右两“点”,一个是上扬,一个是俯视。可见作者对汉字及笔法的驾驭能力,是超乎常人的。
《丧乱帖》局部
再看上图“奔驰”二字,“奔”字采用上松下紧、左开右合的处理方式,再加上搅转的用笔,给人的感觉极其灵动,就像一匹骏马在奔腾。再看第一个字和第二个字的衔接,笔虽断但意还连,看到这样的用笔,不由得让人拍案叫绝。“驰”字左边笔画非常紧凑且用笔很厚重,一个提笔到右边,忽然笔画变的轻灵,最后一个托笔把整个字稳定住了,这个字也很形象,犹如人骑在马上,紧握(拽)马缰绳。
《丧乱帖》局部
上图“当奈何”三字,用笔方圆互用、笔画之间的搭接和呼应,可谓恰到好处,多一点太多,少一点太少。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画圈的部位,这里并不是笔法的特殊,而是纸折的有印,由于行笔较快出现了这种牵丝,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但没有影响作品的效果,反而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
《丧乱帖》局部
帖中出现了四个“奈何”,几乎是依靠毛笔的搅转顺势而成,每个写的都不一样,可以说一个比一个快,如果不是纸的面积限制,字都能飞出来,足见作者当时心情是极其复杂的。在这样复杂的心情下,还能把字写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效果,不得不为作者点赞。
《丧乱帖》局部
这些效果是自然的流露,并非刻意为之。试想自家祖坟被刨,已恼羞成怒,你还让作者注意用笔藏锋、顿笔、连带、搭接等等吗?我认为注意这些方法的人,那是初学者,对于作者王羲之而言,这些技法早就和生活融为一体,下笔一蹴而成。我觉得王羲之能成为“书圣”,是在情理之中的,之所以他是王羲之,而不是王二牛,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丧乱帖》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