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书”泛滥成灾,谁的责任?是作者的妄为?还是观众的无知?

文/王二小

近几年来,我在书法界听到和看到最多的两个字,那就是“丑书”,而今年“丑书”更是盛行,可以说成了“艺术灾害”。那么,到底什么是“丑书”?丑书的泛滥是谁的责任?是作者的妄为?还是观众的无知?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文章。

一、什么是“丑书”?

欲评论“丑书”,我们必须要先知道什么是“丑书”。“丑书”一词的解释其实是很模糊的,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丑书”这两个字,从字面解释就是写的丑陋的字(书法),就叫丑书。那么什么样的字才是“丑”的呢?笔者认为:一切不按照书法的基本规则写出来的字,都可以统称为丑书。也就是说在书法创作中,或解构汉字、生造新字,或将字体写的东倒西歪、结构严重冲突、笔画极度变形,或通过涂抹、粉饰、喷洒来代替书写,且在创作中大吼大叫、表演浮夸、装腔作势,凡此等等皆为丑书。

二、“丑书”的泛滥到底是谁的责任?

关于丑书泛滥的责任归属,需要分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作者本身,一个是观众。

1.是作者的责任。目前比较流行的“丑书家”,大多数都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有些是大学的书法教授,有些是书协领导。我对他们的评价就是,不是写不好字,而是不愿意写好字。一直说“继往开来”,所谓“继”就是指继承传统开创未来。这些人就是不继承,只开创新体。作为一个书法从业者,我清楚继承传统而后成名的书法家,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但是这样的书法家一旦出来,将会被历史铭记。而今天的“丑书家”觉得这样是在浪费时间,想走书法艺术的捷径,所以才有了“丑书”的表演,而这种表演恰恰勾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2.是观众的责任。传统的书法创作是“静态”的,突然来了一个“动态”的且动作极度夸张的、大吼大叫的、用针管射墨的、写字不用眼看的,这些恰恰正中观众下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观众没有见过,以往的创作方式没有什么新鲜,突然来一个不一样会觉得好奇,所以上前捧和,在观看“丑书家”创作不但不反感,反而连连叫好,这是多么可怕的!这种行为是什么?我认为是无知。事物面前,媒体也是观众,但是就有那么一些无知的不良媒体,为其大肆宣传,我觉得他们就是始作俑者。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觉得“丑书”的作者是“源”,倘若他们都能安分守己,也不可能有这么多无知的观众。而观众就是“发酵粉”,倘若观众都能做到不理睬、不捧和,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丑书”的出现。有些网友可能会说,这样的泛滥为什么没人管?其实国家一直提倡的是艺术创作自由,所有的东西都要靠自觉。所以说作者和观众皆自觉,“丑书”也不可能横行。

很早我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了,只是当初觉得“丑书”表演不过是三两天的热度,过后也就消声觅迹,不会影响大众的审美,所以才没有写。只是没想到今天“丑书”能够泛滥成灾,而今天所写的这篇文章,也只是代表笔者的个人观点,如果得到一些人的认同,我觉得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最后,衷心地希望中国书法能够向好的方向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系【二小书法】原创,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