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诗人】肖湘|江南漫游的一点感想
江南漫游的一点感想
作者/肖湘
端午节前夕,我和女儿去了一趟江南,参观了“一大”的旧址,看到了浦江两岸的繁华,游览了著名的秦淮河,登上了西湖的小瀛岛,去了留园、周庄,最后一天还下榻在和平饭店,玩得很开心,却也引发了一点感想
和平饭店与周庄同样的有名气,但给我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同样有着不寻常的历史,同样是有故事的地方,可是旅客往来的程度相差惊人。一边是预约入住,络绎不绝;一边是门可罗雀,萧条冷清。
和平饭店已有九十二年历史了,其房屋的老化程度可想而知。当今社会的发展,精致豪华的酒店可谓多矣,自然淘汰是不二法则。那么和平饭店为什么青春常在屹立不倒呢?
旧物保护的好。墙壁、门窗、房屋结构,依然保持昔日的风貌。房间里打开电视,曾经在这里拍过的电影、连续剧便立刻收入眼底,自然给人一种怀旧的满足。吃着赠送的迎宾果盘,喝着红酒,享受着生活,品的却是一种情怀。
局部的精心修缮,与时俱进。和平饭店建于1929年,原名华懋饭店,属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1952年易名为和平饭店,坐落在上海的南京东路和外滩的交叉口。翻新后的和平饭店,正厅顶端的八角穹窿式的屋顶更加大气,深邃迷人,豪华典雅,金碧辉煌。垂直的下方,是一尊气势磅礴琉璃制作的硕大的白色透明的和平鸽,在灯光的照耀下嘴上衔着一片橄榄枝,展翅欲飞,栩栩如生,形象地揭示了和平饭店的深刻内涵。
节俭与创新,追求卓越。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外部的穹顶原来是一个铜罩,因为年久已经氧化,他们就在上面刷上一层绿色油漆。夜幕降临,在外滩眺望,就像一块綠宝石熠熠生辉。在用餐上也是十分考究的。中餐中融合了西餐,使得中外游客品尝到地道的老上海的味道。还有一个创意值得一提,就是爵士酒吧,即典型的英国乡村式酒吧。由一个80岁以上的老年爵士乐团演出,乐声悠扬,掌声喝彩,观众品着美酒咖啡,听着上海的老调,宾至如归,早已忘却了旅途的疲惫。
开辟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和平饭店展示了酒店丰厚的历史和人文传奇。在这座静谧的博物馆内,陈列着各式的银质器皿、瓷器、水晶摆件和古董;装饰艺术风格的家具、与上海的旧报纸和书籍,曾经在此下榻的名人及政要的照片,讲解员津津乐道一一给我们仔细地述说着。
热情周到的服务。我们一到门口,服务员满脸笑容地帮我们搬行李,一直送到房间。而别的酒店是不曾见到的。每次餐完,旁边的工作人员还谦恭的询问我们满意不满意,彬彬有礼,让我们写下宝贵的留言。
我考证一下周庄,却有过相当繁华的身世。它始建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因邑人周迪功信奉佛教,将庄田200亩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念其恩德,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后来发展成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青瓦摇船。这里是中国第一水乡古镇。周庄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和上海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古镇桥桥相连,有元、明、清三代古桥十四座。其中著名的双桥最有神韵。站在双桥上看风景,小楼粉墙,碧水蓝天,是最美的景致。十年前,我曾来过这里,曾激动地写下了一首赞美诗:
走进周庄
遥望巍峨全福塔,
浆轻点划荡龙舟。
临河而居街巷老,
轩榭亭台古韵幽。
水道纵横织碧网,
奇闻轶事访迷楼。
双桥钥匙系腰上,
车水马龙游客稠。
它当时给了我多少心灵的抚慰,留下了多么美好的印象。然而岁月无情,物竞天择。游了乌镇,去了拈花湾,回眸周庄,犹如昨日黄花,不免有些伤感。我们这次跟团旅游,感觉周庄还是以前的老样子,水乡的河面横七竖八停泊着一些摇橹船,水色泛着黄绿的微波,一个中年妇女还在石桥底下洗衣服。
跟着导游,沿着古朴狭窄的石板路,我们穿行于复原的“张厅”和“沈厅”的房屋古迹之中。尤其是沈万三这个传奇人物,善于经商,富甲一方,带动了周庄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却也招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朱元璋为了巩固京师,修筑城墙。为了筹钱,对沈万三动起了歪脑筋,先是索钱,后是要宝,还差点结果了沈万三的性命。民间流传一个故事,一天朱元璋突然来到沈家,正当饭时,桌上摆着“八大碗”,其中有一碗猪蹄。朱元璋指着这道菜问“这是什么菜”?沈万三何许人也,眼睛一转,便谦卑的说“是我的蹄”。朱元璋哈哈哈大笑。从此便有了“万三蹄”。按理来说,利用沈氏的招牌,“万三蹄”色味诱人,是应该畅销的。可惜没有休憩之地,在路边站着吃,又斯文扫地,况且块头太大,难以下咽,只好作罢了。
原打算观赏这里的夜景在水乡勾留一宿,可是不知何时胳膊被蚊虫叮咬,瘙痒难忍,想必旅店也好不了哪去,不如趁早离去。
周庄,虽保留了古风,却不能像和平饭店那样继承与创新并举,与时俱进,显得有些落寞了。岂独周庄哉?人亦如此!
202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