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区公卫委员会全覆盖
本报讯(首席记者 姚常房)“截至6月30日,深圳市810个居民委员会全部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实现全城全域全覆盖。”广东省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罗乐宣表示。此前,《深圳特区健康条例》也明确要成立健康深圳、健康城区、健康街道推进委员会,这一次全面将工作网络延伸到了每个社区。
罗乐宣以深圳“5·21”“6·14”疫情应急处置为例介绍,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宣传发动社区居民参加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防控工作,选取辖区广场、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1~2个公共场地,用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打赢社区小区防控硬仗贡献了力量。而在日常生活中,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也将开展健康政策宣传,协助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并组织动员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协调推进“健康家园·无疫小区”建设工作。此外,在疫情防控期间,深圳市推动基层医疗集团、社康服务机构与辖区企业、学校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创建“医院包干企业”和卫生健康副校长工作模式,指导企业、学校等场所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为复工复产复学提供支撑保障。
据悉,公共卫生委员会可以整合社区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物业、辖区单位、楼门长和社区治理的力量,形成疫情防控工作合力,作用明显而直接。近日,深圳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联合印发通知,在延续和深化社区疫情防控“三位一体”工作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设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卫生工作架构,将公共卫生宣传、发动、服务功能延伸到城市基层治理的末梢,构建了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