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什么要贴对联
我父亲是当过兵的,那个时代(六、七十年代)每逢春节,大队都会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地为我家贴上"光荣之家"的对联:"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是毛主席题写的,那真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后来逐渐就没有给"光荣之家“贴对联的做法了。从前年开始,我这个参过军的退伍兵,在肇庆百花社区领到"光荣之家"的牌匾和一副対联,内容仍然是“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今年,端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这对传统而光荣的对联在印刷上做了修改,变得更加喜庆。
说起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原来有个典故是这样的:在东海的度朔山上,有一棵弯弯曲曲延伸了三千里远的大桃树,还有万鬼出入的鬼.大桃树的枝杈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从这里进出,专司审查恶鬼的神,神荼和郁垒常在这棵 桃树下审查,监视这些鬼,看到有恶鬼害人,便用草绳将鬼五花大绑,丢到山里餵老虎。有了这个传说,再加上古人迷信桃木是五木之精的仙木,气味辛烈,可以压制邪气,收伏百鬼,于是每逢新年,为了有个平安。
开始人们就拿两个桃木板挂在门旁避邪,后来,人们又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的图像 或写上他们的名字,挂在大门两侧,这些都叫做桃符,春联就是源自於桃符。后来,桃符的内容慢慢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代替,出现了称之为对联的形式,当时约 在南北朝时代。而春联产生的原因,与南北朝骈体文的兴起和唐朝律诗的发展不无关连,渐渐的,桃木板也就被纸代替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