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一般带研究生是按分数高低来选择吗?
我毕业于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以我的经验来看,导师带研究生,是要与学生相处2-3年,并且这段师承关系是要延续一辈子的。因此老师肯定会慎重选择能为自己增光添彩的学生,而不是能因为砸了自己的招牌。
导师选学生,一般会考虑以下学生的以下条件:
1.智商,即考研成绩。
考研成绩肯定是导师极其看重的,但不是唯一关注的。考研包含初试和复试,总成绩在前几名的考生,证明了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导师肯定会抢着要的。初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公平竞争,要通过努力复习争取高分。而复试,是学生近距离接触导师的机会,一定要从各个方面(不只是专业知识,还包括仪表、谈吐、态度等)展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给导师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
2.情商,即性格特点。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有点像是父子关系。学生是否勤奋努力,性格是否乐观开朗,能否尊重导师、忠诚地为导师效力、在外维护导师权威等,都是导师选学生时关注的点。而只会学习、不懂人情世故的“书呆子”,也许学习成绩并不差,但导师也不会喜欢,毕竟学生今后要走向社会,死读书的人也不会受到社会欢迎。
3.创新能力。
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有时不只是师生关系,还有一方面是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因为研究生在读期间要搞的学术研究,既是学习,也是工作;既是完成论文、提升学术能力的需要,也是要为导师创造利润、获取收入的。科研项目,必然要创新才有价值。此时,导师必然会关注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学术创新能力,因为知识可以教,但能力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会的。
4.关于要不要提前联系导师
我觉得在复试前提前联系心仪的导师,详细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给导师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要做好心理准备:结果并不都是圆满的,也许会遭遇尴尬或吃到闭门羹。
比如我当时考研初试成绩名列前茅,给一个年轻有为很有上升潜力的导师发了一卦邮件,表达了自己想要加入其团队的愿望,结果老师给我回的是:你的条件不错,但学院是复试后统一分配导师。导师诚不欺我。
我还有一个本科同学,也给他报考学校的一位名气很大的导师发过邮件,结果人家回复“学生已收满,没有名额了”。
总之,读研究生,一名导师也就带几个或者十几个硕博士生,导师要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唯分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