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文馆‖刘宗洋《浅谈读书和阅读》点评
浅谈读书和阅读① yd书房hh校区 刘宗洋
我从小就爱读书,都可以达到“手不释卷”的程度了。我什么书都读,可谓是“来者不拒”。②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是有诸多益处的,可是一味“死读书,读死书”那就一点用都没有③,甚至会造成诸多弊端。“朱子读书法”(注)要求学子们“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造就一批八股文高手④,却与“治国修身齐家平天下”背道相驰,这也就不难理解宋朝的“积贫积弱”,与少数民族的战役中屡屡受挫。封建统治者惯用科举制度培养“奴才”而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读书也分怎么读⑤。第一种看书,不用走心,只要走马观花浏览一遍,应付差事,这也是信息时代造就的心浮气躁⑥;二是读书照本宣科,有些人本着“读书不动笔,不如不读书”为圣旨,抄抄写写,却没有一句是自己的感悟或心得;三是品读,在读懂整本书的基础上,然后用心品味书中的精美句段。最后一点⑦,也是最难的一点,我们常说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如何理解一本书,需要我们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等等,在此基础站在作者的角度,才有可能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情感。
很多家长都质疑阅读有啥用⑧?是,阅读不能快速提分,不能保证你的孩子一定能考上名校,但阅读能让我们增长见识。当我们面对考学的压力,生活的压力.......我们需要为自己的心找一方净土。读书的孩子和不读书的孩子是有差别的,你的谈吐,你的气质,你的眼光里,都有你看过的书和走过的路,读书或旅行,总有一个在路上⑨。相反,把读书当做是任务,书本也只能给你一些浅尝辄止的东西;当你把读书当做乐趣,书籍也会把你当做推心置腹的朋友。
我相信,只要大家不“死读书,读死书”,多“读好书,好读书”⑩那么每一个阅读人都能受益匪浅。
点评: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我们正好借点评这一篇作文简单讨论一下。
一、题目①“浅谈读书和阅读”,看起来很明白,是“读书”和“阅读”并列的两件事。给我的印象是要把这两件事分别说明白,但是实际上他没有——从上往下梳理,是他的文章跑题了。从全篇的整体评价来看,是他的题目定坏了,即便是初中学生,也没有这个能力做这样的题目,“浅谈”也做不到。
应该怎么办呢?很简单《浅谈读书》或《浅谈阅读》就好了。
二、段②很好,起码我读起来感觉很清楚,就是“爱读书”和“多读书”;并且我明白地告诉大家,这个观点是对的,立论(论点)正确,问题是,他后面的论据、论证方式等支持他的论点吗?
三、句③确定本段的意思,论证方法是否证法:死读书必败。
四、句④论据是错误的,他一则不了解“朱子读书法”二则不清楚八股文的发生发展——这么大的课题,本来就不是他该谈论的。
五、句⑤确定本段的意思,论证方法是用列举法:书该怎么读。
六、句⑥论据不准确,“心浮气躁”任何时代都有。
七、句⑦语法不准确,“最后一点”应该是“最后一种”
八、句⑧确定本段的意思,论证方法是对比法:阅读有啥用。
九、句⑨格言式论据,有一定的感染力,不错,但是论据要讲究“不枝不蔓”注意过犹不及呀,把“读书或旅行,总有一个在路上”删掉更准确。
十、结尾,应该是对立论的总结、强调,更好的是恰恰是逻辑推理的结论。但是我们看句⑩“读好书,好读书”把开头提出的“多读书”换成了“读好书”,不好。1、前后不统一;2、我们在不久之前点评肖伟杰《企鹅旅行记》读后感的时候说过“读好书”是一句没有标准的“大话”,在议论文中更不能出现没有标准的定义。
所以说他的结论不统一、不严格。因此这篇作文不合格。
(注)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来的,共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集古代读书法之大成,值得认真研究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