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A142:一蓑烟雨任平生——读《守望的距离》
文/望月听雪
“守望者的职责是,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存在之谜·失去的岁月
笔者忆起青青校园里的如烟往事,不是青葱岁月里的懵懂,亦不是幼稚顽皮未失的诸多趣事,竟然是唏嘘那掐灭灯火,令读书这等美好事物戛然而止的罪恶之手,“咔嚓一声,又从我的生命线上割走了一天。怔怔地坐在黑暗里,凝望着月色朦胧的窗外,我委屈得泪眼汪汪。”这大概就是文人年轻时候便与众不同的顾盼流年吧,当别人潇洒驰骋在球场跑道、徜徉流连在绿树浓阴之下,而文人由心底涌动出的对文章的嗜好似乎与生俱来,“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我想象自己是草地上的一座雕像,目睹一代又一代孩子嬉闹着从远处走来,渐渐长大,在我身边谈情说爱,寻欢作乐,又慢慢衰老,蹒跚着向远处走去。我在他们中间认出了我自己的身影,他走着和大家一样的路程。我焦急地朝他瞪眼,示意他停下来,但他毫不理会。现在他已经越过我,继续向前走去了。我悲哀地看着他无可挽救地走向衰老和死亡。”“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我们总是觉得儿时尝过的某样点心最香甜,儿时听过的某支曲子最美妙,儿时见过的某片风景最秀丽。幸福的岁月是那失去的岁月。你可以找回那点心、曲子、风景,可是找不回岁月。”“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那山依然伫立,那花依旧盛开,那树又到一季的风吹叶飘零,而那人不在树下,再不见那如花笑颜,这便是愁肠百结的感叹了,“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绚烂归于平淡·诗人的执着和超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诗人的满腹经纶,名动江湖,诗名冠绝一时,流芳百世。诗人自骨血之中散发着的“不合时宜”,如斯的狂放不羁,却着实无法在官场之中立足生存,两度遭贬,颠沛流离,跋涉于原野古道之上,风尘仆仆,“尘满面,鬓如霜”,“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人的超凡脱俗,在于没有狭隘的占有欲望,无欲无求,不屑与金钱权势为伍,前路虽渺渺,天地虽苍茫,看尽苍鹰展翅,翱翔于天际,穿云过烟霞。一个人,一壶酒,千里走天涯,漫天黄沙亦掩不住浩然正气,与江上之清风为伍,和山间之明月为伴,诗魂卓然跃于笔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警醒着世人,人生的浮浮沉沉,情感的喜乐哀愁,都显得那么无足轻重。“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元曲随想
人都喜欢唐诗宋词,吾尤其喜爱词风的洒脱不羁、荡气回肠、朗朗如余音袅袅,而元曲却涉猎不多,此番末尾这段元曲随想,读来耳目一新。“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月盈月亏,花谢花开,几度离合,花月依旧,人别离将成永诀。“浮生若梦,何妨就当它是梦,尽兴地梦它出场?世事如云,何妨就当它是云,从容地观它千变?”午夜梦回,云卷云舒,无尽的岁月之间,朝代更迭恍若过眼云烟,千秋功业只是断碑残铭,不妨试试古人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所谓超脱,并不是超然物外,遗世独立,而只是与自己在人世间的遭遇保持一个距离。有了这个距离,也就有了一种看世界的眼光。”笔者遭遇生活变故有感而发,字字珠玑,“落花水面皆文章”,守护着一方文字的旖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