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细菌决定全身健康(五):病从口入 到胃而止

□杨青平
  俗话说“病从口入”,所以我们平时十分注意严把进口这一关。
  疾病还能经由别的通道进入我们的体内吗?比如耳朵,听到噪音可致病,但是可以捂着,或者躲开;比如鼻子,呼吸污染气体可致病,也可以捂着或者躲开;比如生殖器,比如皮肤毛孔,都被衣服保护着,皆可防范。
  唯有嘴巴,不得不吃。其实,即使没有外来细菌,我们口腔里的细菌也有几百种呢,数量有几十万个。不过口腔里的细菌绝大部分是好菌,坏菌则主要导致牙齿疾病,所以我们天天要刷牙。口腔里别的疾病如口腔溃疡,则不是细菌所致;口臭甚至与口腔无关,是胃肠道里的坏菌产生的臭气顶上来了,如果有屁憋着不放,顶上来的臭气就更多,口就更臭,说口臭等于放屁,一点也不过分,倒是恰如其分。在社交场合有屁不得不憋着,憋着憋着就没有放屁之意了,那么屁到哪里去了?一小部分被肠道吸收了,吸收的可都是毒素,通过毛细血管毒害全身;大部分还是上顶,通过嘴巴慢慢散发出来,若懂得这个道理,这时说话就不要太靠近别人。不要嫌这话粗俗,日本有位著名教授叫光冈知足,他在书中就是这么写的。还有一种说法,说口腔里的幽门螺杆菌也引起口臭,不过,产气量不多,因为口腔里的幽门螺杆菌少,远没有胃里的多。幽门螺杆菌这个名字需要解析。它的拉丁文名字中,含有“看门者”之意,于是最初的译者就翻译为“幽门”,这是错译,让人以为它只寄生于幽门,其实它在胃内各处都寄生,但是名字一旦叫开,就不好更改,只好将错就错叫下去;螺杆,是它的形状,即弯曲的杆状。
  口腔里也有吃进来的真菌,但不停留,与各种细菌一起,不断地被咀嚼后的食物裹挟着,被喝进去的水冲刷着,通过食管进入胃里。真菌的结构与细菌既相似又不同,细菌是单细胞,而真菌少数是单细胞,多数是多细胞。
  通过食管的细菌、真菌,有的就黏附在食管壁上了,而不被咽下的食物裹挟,也不被顺流而下的水冲刷。食管里的细菌导致食管炎,而真菌如霉菌(发霉的菌)、酵母菌(发酵的菌)、念珠菌(状如念珠)既可导致食管炎,又可导致食管癌。
  胃的功能就是消化食物,基本上不吸收营养。胃依靠蠕动、胃酸、蛋白酶来消化食物:胃的蠕动如同一盘石磨把食物磨碎;胃分泌的胃酸,酸性很强,pH值在1左右,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容易被分解;胃分泌的蛋白酶负责分解蛋白质,在酸性环境下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活性 很强。
  胃酸的强酸性可以把食物自带的细菌,从口腔裹挟、冲刷下来的细菌、真菌大部分杀死。所以说,病从口入,到胃而止。还有一句俗话,叫“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此说之所以能够成立,就是因为胃酸的强酸性能够杀灭细菌、真菌。
  吃饱饭以后,胃酸溶在食物里,胃里的pH值仍在3左右,这相当于山西老陈醋的酸度。
  胃在五脏六腑中最劳累,因此最容易得病,故有“十人九胃(病)”之说。各种胃病皆由细菌导致,与真菌无关。
  胃酸杀死了大部分外来细菌,但总有大难不死的,如沙门氏菌(沙门氏发现的菌)、嗜盐菌(喜欢盐的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颜色、形状命名)如果量大就不可能斩尽杀绝,它们通常会导致急性肠胃炎,症状是腹痛,上吐下泻,这也叫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是群体发病,事关公共卫生,防疫疾控,所以并不常见。
  胃酸酸性虽强,却不能杀死幽门螺杆菌,因为幽门螺杆菌含有一种酶,这种酶能在菌体周围制造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伤。幽门螺杆菌还能牢牢地黏附在胃壁的细胞上,以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到肠道里去,所以肠道里基本没有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两个澳大利亚医生于1982年从胃黏膜分离培养出来的,它被认定为胃病的罪魁祸首,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又认定它为Ⅰ号致癌源,2005年,这两个澳大利亚医生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导致了80%的胃溃疡、90%的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萎缩)的胃黏膜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在80%以上;胃癌、贲门(胃与食管连接处)癌、幽门(胃与十二指肠连接处)癌都与幽门螺杆菌直接相关。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壁黏液层下面,注射用药对它无作用,口服药又因为胃酸环境、黏液层的屏障,作用也受影响,而且药物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就被胃的蠕动排到肠子里去了,使药效大受限制。有些药长期应用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还有些药长期应用易使幽门螺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治疗起来效果总是不理想。临床试验表明,服药再加服用益生菌,疗效可提高10到20个百分点。益生菌不能杀灭幽门螺杆菌,但可以抑制它繁殖。益生菌主要是双歧杆菌等喜酸的细菌,饭后服用,吃进去的饭降低了胃里的酸性,那么益生菌就不至于被全部杀死。
  幽门螺杆菌通过消化道传播,已经感染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中国60%的人口。它就是“病从口入”,餐桌感染是主要途径。不过并不可怕,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绝大多数并无症状,所以不需要检查和治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