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社部职业目录排除了茶艺师、评茶员……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评茶员、茶艺师清除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目录

我是在昨天早上得知这个消息的。并不意外,但也让我瞬间思考了很多东西。

其实前两年就有过那么一次,国家要将茶艺师、评茶员从国家考核的职业资格目录中删去,结果遭到业内人士(主要是利益相关方)的大力反对,最终未能成行。所以这次虽然决绝,却用了一个非常委婉(又委婉了)的描述,——叫“退出目录”,……我忍住没笑。

据说要把考核职能交付给第三方。但没了“国字招牌”,那个价值感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了。

逆水行舟,大浪淘沙。其实这个决定已经很明确地表明了国家的态度:茶艺师与评茶员的发展现状,已不再适应人民飞速发展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再说得直白些,——跟不上时代了。

具体的表现是,茶艺技术并不能为实际的品饮与销售有所助益,甚至不能稳定呈现出一口优质的茶汤。一位茶师,不能或者说不以呈现出一口优质的茶汤为本,只是注重于冲泡过程的形式美,那可算彻底辜负了那个“茶”字。记得看全国茶艺大赛时,我脱口而出:“等哪天茶艺大赛的冠亚季军都是些北电、上戏、舞蹈学院的学生时,这茶艺也就快玩到头了……”看来我这都说远了。

再说评茶员,一个从农学范畴的制茶学中单拎出来的版块,却要推广应用至的整个行业的上下游。

但很遗憾,事实教育了我们,——评茶技术并不具备那么大的普适性。别说在下游消费端极不适用,就是在上游供给端,选茶进货的过程中也极少使用评茶方式。

从理论搭建的角度看,茶艺并非一套硬核的科学理论,它没有严谨的数学逻辑推演,以及可被复制的结果,而只是一个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程式化系统。那么它的评价标准也就随之更人为化了,——这种东西拿去做国家的职业资格标准,权威性何在?

记得上次茶艺考评标准更新,核心的两项竟然是要求会主持与会外语!先不讨论增加这些要求对不对,就问您见过哪届厨艺大赛要求过厨师会主持、会外语了?!

知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再给你两年是不是还得要求泡个茶还得会空翻哪?

回来看评茶,本质上是一个相对粗糙的茶品质评价方法。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下几点:

一、评茶对冲泡用水的要求不高,往往用水花杂。但到最终的开汤品鉴阶段你会深切体会到不同的水出来的茶汤就是不同的味道。那同样的茶每次不同的汤感表现,又如何实现客观公允的评价呢?

二、评茶方式追求的是“充分析出”后的汤感对比,茶汤整体偏浓,需要强化对该浓度下汤感特征的感受与记忆,故而不适合消费端追求审美体验的浓度要求。

三、评茶的冲泡方式过于简单,无法呈现汤感的层次变化等很多细节;其同时横向对比的过程也很容易造成相互干扰,从而影响客观评价。如一款茶两三分钟后会有体感,但此时你已经品了不下七、八款茶,那这体感究竟归谁呢?

四,也是最根本的一点,评茶并不是在呈现与评判茶的终极价值(最佳汤感),而是在呈现与评判茶的“初级价值(食材)”。所以评茶并不能对一款茶盖棺定论

综上所述,鉴于评茶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它不适宜被推广至整个行业上下游,自然也就不适宜确立为一个国家认定的职业标准。

至此,很多相关者都在据理力争地想办法,要么搭上这趟末班车,拿个证;要么争取成为那个“第三方”。总之,还是在沿着旧有的路继续奔跑。

而我,则在提醒大家——

是该考虑新内容、新项目的时候了……

既然茶艺体系并不是基于科学逻辑建立起来的,——那我们就基于科学逻辑建立一个茶学体系;

既然评茶是立足于产区的应用,——那我们就立足于消费端探索一种基于汤感这个终极价值的品评方式。

当我在若干年前意识到了这些之后,“标准开汤理论技术体系”便得以孕育并诞生。不夸张的讲,其应用价值,对于整个行业而言都将是不可估量的~~

但我也发现茶这个行业有着明显的惰性。不要说让它去接受一个新事物,就算只是去了解一个新事物,可能都需要很长的周期。

所以,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相应的茶学领域会出现一个“真空期”。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人逐渐看到了新事物,慢慢了解了新事物,并最终接受了新事物。

于是,下一个时代诞生了……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往    日    精    选

别了,国家级茶艺师!别了,高级评茶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