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哲学:产区的底层逻辑
一个事物得以持续发展,是因为其恰好契合了某种底层逻辑,
一个事物无疾而终,往往是因为其违背了某种底层逻辑。
这几天的内容比较犀利,你最好有个思想准备 … …
茶 の 三 段 论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我所专注的开汤品鉴阶段的价值与意义,只是认为“空山流”能把茶泡得好喝点儿罢了。倘若你也这么想,那你注定要错过许多。
今天,我会把我所预见到的那个未来的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与你分享,—— 显然,它会触碰到你的一些神经。所以,坚强点儿。
首先,以被大家所熟知的“茶の三段论”开篇。
茶的整个周期被我们划为三段:
种植、生长阶段,虽涉及到人工的维护,但主要还是吸收天地之滋养的过程,故称其为“天资”;
采摘、加工、仓储,这主要是假手于人的过程,按规制采摘的鲜叶在制茶师遵循“看箐做茶”的原则下将茶青按照某种特定的工艺、融入自己的理解制作成茶,然后有的开始销售品饮,有的进入仓储阶段。即便如此,仓储阶段也属于按人的意志有意为之。故我们将这个阶段命名为“匠心”;
按照传统“天地人”观念理解的话,前两个阶段已经基本都囊括了。那么最后这个“开汤品鉴阶段”又意味着什么呢?
既然茶蕴含了“天地人”的全部资质,那我们就要思考如何去充分呈现并感受到这其中所有的至味真妙。再说的直白些,“开汤品鉴阶段”的目的就是去绽放出那”天资“与”匠心“的美,所以它是一个”呈现“的过程。
天资,匠心,呈现,—— 这就是我们的“茶の三段论”。这也是茶学中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性概念。
产 区 的 底 层 逻 辑
按照这个概念推演,显然天资、匠心这前两个阶段是属于产区的优势。产区拥有着茶地、茶树等物质资源,以及种植、维护、采摘、加工等技术资源,以上领域产区占有着不可撼动的绝对优势,只是到了仓储环节这个优势就变得不那么绝对了,天南海北各地有着各地的仓储陈化特点。
但总体而言,产区仍然占据着前两个阶段的绝对优势。再具体些,就是产区的品牌、茶商、茶农享有着这些先天的优势,这也使其拥有了一种天生的优越感,进而顺其自然的占据了某种优势地位,并在相当的时期内起着主导作用。
问题是,在前面所谈到的优势领域之外,产区的优势还依然那么绝对么?
以普洱茶为例,当初把普洱茶文化带回大陆并使其风靡的是港台茶人,而非云南茶人。此前云南当地主要把普洱当做边销茶来生产销售,自行消耗的量很少,而且也是以当地的土法烤茶品饮方式为主,与现在普遍使用的“逐道出水品鉴法”迥然异趣。
若现在就推广烤茶法呢?鉴于其工序的复杂与明火的危险性,推广可行性不大乐观。更重要一点,烤茶时所导致的多酚类物质的损失,使得本来风味各异的茶款最终汤感滋味趋同了,降低了品饮价值。但作为一种风格化的品饮方式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再说2005年前后普洱金融属性的炒作。先不论对错,做市操盘的庄家身在广东,而非云南。以金融思维理解并运作普洱,恐怕也并非云南茶人所擅长。
转过来看浙江。在你眼里恐怕浙江只有一种茶 —— 龙井。但我也告诉你,最早设置了茶专业的“浙江农学院”也坐落于此。国家早期的茶叶审评标准也都是在此制定后报批中央通过执行的。
甚至于改革开放初期从台湾全盘引进的茶艺理论体系也是最早于浙江、福建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的。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带有鲜明产区特点的茶艺及审评体系:
注重形式,而弱化最终的汤感表现,—— 这是茶艺体系本身的顽疾;
冲泡技术要求几水汤色、浓度、滋味,一致,—— 而这只是芽头类的红茶、绿茶的汤感特点,根本不适用于乌龙、普洱的汤感呈现;
审评则更多的去关注了干茶性状、规整程度、灰分,以及重压后的汤感峰值表现,—— 一看就是在筛选茶品。这在产区是绝对必要的,但将其推广至全国作为一种普适的标准,可就大错特错了!!
试想,一位身在北方的茶师考取了一个评茶师的资格,那您是打着让她拿自个儿家茶审评一番,给出个哪个年份,几级原料,工艺是否到位的评价么?
别逗了,她是要卖茶的,而这些帮不到她去更好的销售。
那就拿别家茶审评一番喽?更别闹了,—— 会打起来的!
更有甚者风闻近两年评审们每年要交的论文不得涉及两类内容:茶文化与茶品冲泡。
茶文化吧,虚的东西太多,不让涉及我可以理解,但泡茶那可是实打实的技术活儿,—— 除非是特指那些玩花活的。但很容易一棒子都打死,玉石俱焚了。但其实这也侧面反映出了产区的底层逻辑,—— 具体是怎样的底层逻辑?我们稍后再说。
当然,一个不得不说的产区就是福建了。从营销实力上讲,福建茶人绝对是我最佩服的一群人!从开放初期抛弃了焙火工艺的兰香铁观音,还是打小泡的礼品装,到后来的小钟、骏眉这类武夷红茶,再到当下铺天盖地的福鼎白茶,都是福建茶人营销智慧下的力作。
而其营销理念的核心就一个字 —— 变。求变求新,只要存在市场空白的可能性,那就创新尝试;市场接受那就全情投入,一旦市场需求开始走低,绝不恋战,立马转战下一个阵地。
但让我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同为入口的行当,相对于坚守几十年那一锅老汤的老味道而言,福建茶的更新迭代似乎快了些。
不过显然,福建茶人是在把茶,—— 当生意做。但这同样符合产区之于茶的底层逻辑:
种茶 —— 制茶 —— 贩茶
再说一遍产区的底层逻辑:
种茶 —— 制茶 —— 贩茶
对它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你对当下整个茶行业建立更深入的认知。
为何在审评标准里侧重干茶的物理性状?因为这是产区的优势领域。
为何审评论文要求不得涉及泡茶内容?因为其底层逻辑里就没有开汤部分,逻辑的最后一环是卖茶,茶卖出去这个逻辑链条的周期就已经完成了,究竟您买回茶去是喝是送,喝要怎么喝,甚至于您拿茶煮茶叶蛋去也罢,人家也是不大关心的。
在这里要说句公道话,人家也真是没精力顾及这些,茶地日常不维护长不好茶,采摘不达标做不好茶,做得茶来卖不出去资金无法回笼,一家老小、人工水电,哪一项不得指望着把这树叶子换了钱哪。何况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成百上千个茶款,我哪有那工夫去琢磨每款茶都怎么好喝,怎么泡好,—— 别的还干不干!具体您把这茶买回去,—— 爱怎么喝,就怎么喝吧!
这样的一种底层逻辑又怎能指望它去呈现士大夫阶级所附加其上的审美境界呢……
为何以产区为根据地发展茶艺体系几十年下来,并没有什么实质的进展,甚至在某个阶段差点就取消了茶艺师的国家资格认证?原因也是明摆着的,茶艺理论本应是一个针对开汤品鉴阶段的理论体系。如前所述,产区的底层逻辑里是不包含这个阶段的,自然也就没有推动其发展的原动力。
这只能说台湾的茶艺理论,被抱养到大陆之后,—— 没找对后娘。
另外,很多的茶人前辈,—— 连北方非产区的资深爱茶人也算上,—— 为何开口闭口讲的茶学就是产区、树龄、原料、工艺、仓储一类,开汤方法、汤感表现却只是寥寥带过或故弄玄虚?这就是受到了产区主导下侧重原料、加工阶段的茶学发展的影响。它的价值是巨大的!但它显然无法填补上最终那个呈现的阶段,这也是其先天因素所决定的,—— 它没有那个动力。
鉴于主要茶产区大都集中于中国南方,我们且将建国至今立足于茶产区,侧重原料、加工阶段的茶学理论称其为“南宗茶学”。
同样,我们也可以将产区的底层逻辑定义为“南宗茶学”的底层逻辑。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近期有课程档期,有报名学习者可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