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年---浓浓年味儿浓浓情
摄影:快乐逍遥
小时候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农村人会利用冬闲时,为儿女嫁娶酬备婚礼。二十三蒸年糕,黄米年糕,最底层铺上白菜叶子,防止红枣和豆子漏下去,上边铺上一层拌好的黄米面,里边混和放上少量的豆子和红枣,等上了气再撒一层,撒个四、五层铺平,等都上了气,再蒸三十分钟,这时空气中散发着年糕的香气儿,金黄的年糕上点缀着红枣和红豆,又软又粘,色香味儿俱全,老少皆宜……
二十三糖瓜粘,这天晚上,是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人们会包饺子、上供。摆个小盘,放上糖瓜儿,据传说灶王爷是“一家之主”,人们靠他“上天言好事”去。还会给灶王爷上香,用小碗里边放上剪短的谷子秸杆,黑豆。(据传说是为灶王爷的马准备的草料)在腊月二十三晚上,夜深人静时烧掉,灶王爷就回天庭汇报工作去了……
二十四家家忙,不做豆腐就扫房,人们会排队等着去加工豆腐,做好的豆腐白嫩、细腻,空气中飘着浓浓的豆腐香,让人馋涎欲滴;不知哪家煮肉和熏肠的香味儿飘满大街小巷;蒸馒头的香味儿又飘过来;偶尔也会传来杀猪的嚎叫声……男孩们会一窝蜂似的跑去看热闹……几声二踢脚响彻云霄,蓝天上升起缕缕白烟儿……
年三十的上午,男人们开始收拾、整理院子。院里、院外清理得干干净净,门上贴上了红对联。村里的街道也清扫洒水,路两旁电杆上安上了路灯,墙上挂起了彩纸宣传标语,一派节日喜气洋洋的气氛。女人们开始剁馅、和面,准备下午包饺子。天还没擦黑儿,村里村外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男人们便腋下夹着烧纸,带上几个二踢脚或是一挂鞭炮,领上儿孙,去祖坟上接家亲,请“老爷,老奶奶回家吃饺子去”……
父亲工作很忙,总是在二十九,三十才有时间去加工豆腐,煮肉。三十晚上,吃过饺子,用个铁锅里边放上沙子,自己炒花生。我们围坐在父亲身旁,眼巴巴地看着。企盼花生快些炒熟,父亲边喝茶边翻炒花生,总说不能急,火大了会炒焦……一会儿空气中就弥漫着花生的香味儿,还夹杂着茉莉花茶香。便氤氲开来……母亲在炕上正在为我们姐弟几个的新衣服缝扣子,脸上带着微笑,暖暖地亲情溢满了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