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拜年,同一村庄的不同姓氏之间如何论辈分?

正月初一,是拜年的时间。
今年因为防疫的要求,在胶东乡村,拜年主要也是采取了电话和网络的方式,以往登门问候的场景不多见了。
相对来说,登门问候的拜年方式的确是“麻烦”了一些,但这毕竟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麻烦”只是一时,“回味”却是无穷。
登门拜年有一套比较严格的顺序,先自己家长辈,再近支同宗,再远支同宗。对于一些人丁比较旺的家族来说,拜几十家或者上百家都是常有的事情。
以上说的顺序,还只是“单姓村”的情况。如果在同一村庄有多个姓氏的话,拜年的时候还要更复杂一些。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不同姓氏之间如何论辈分的问题。
在“单姓村”,因为有统一的谱系,辈分还是很清晰的。该叫“爷”叫爷,该叫“叔伯”叫“叔伯”。而在“多姓村”,不同姓氏之间论辈分就相对复杂一些,这还要从“多姓村”形成的渊源说起。
通常来说,胶东地区的“多姓村”主要有三种形成模式:
第一种模式:古代若干姓氏或因为官府集体安插,或因为自发逃荒,差不多同一时间来到一个地方建村。这种村庄属于天然的“多姓村”,一开始定居在此的先民,本无辈分可言,但既然来到同一个地方,大凡岁数相仿就以兄弟相称,相差较大就以叔侄互视。第一代移民定了辈分之后,后面就世代延续。严格来说,这种“叔侄兄弟”的称呼更接近现在城市里的“叔叔阿姨”,礼貌的成分更大。
第二种模式:一个姓氏先来建村,站稳脚跟数代之后,女婿(外孙)或者其他姻亲会因为种种原因前来投靠。这时,前来投靠的姻亲,就会按照亲戚家在村庄中原有的辈分接入。比如,如果是女婿前来投靠。则岳父同辈人皆为“叔伯”,长一辈均呼为“爷”。以此延续至后世。在古代的胶东半岛,“女婿投靠”(或者说是外孙住姥姥家)的情况并不鲜见。如果外孙这一支的后人规模变大,有的时候也会从原来的村庄析出,单独成立一个小聚落。
第三种模式:也是一个姓氏先来建村,另外的姓氏前来投靠。不过,这种投靠不是像上面这种姻亲关系,而是雇佣关系。在古代,有不少雇农和长工。他们如果常年在一个村庄做工,最后就有可能定居在当地。因为封建礼制的约束,他们就算年纪更大,也不敢与东家在辈分上平起平坐,而只能执“子侄之礼”。到了后来,封建依附关系自然取消,不过当初定下来的辈分,一般还是会延续了下来。
当然,上面的三种模式只是一般情况。古代有“同姓不婚”的讲究,但并没有“同村不婚”的规定。因此,同一村庄之间的不同姓氏,在老辈也常有联姻的情况。联姻在三代之内算是关系较近的亲属,倘若两个姓氏之间联姻的话,就不再使用原来比较笼统的“世代辈分”,而是按照联姻之后的辈分各自称呼(甥舅之亲)。这实际上与第二种模式有相似之处,只不过联姻的时间更灵活。
不过,正所谓“礼多人不怪”。无论是属于以上哪种情形,大家毕竟有同村之谊,大年初一这一天在路上见到,互相都问一声好,是比较得体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