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无意中发现了新大陆。。。

本文要点内容:

在一次无意中给鱼友设计的过滤缸里,使用了爱龙仕的干湿盒,效果却是意想不到的好。

正文内容:

说到干湿前面加个小沉淀,很多鱼友第一反应是鱼马桶,便便分离器这类的成品小沉淀过滤。而很多成品缸底滤用玻璃做的小沉淀在实际应用当中也有着很一般的表现。说到成品沉淀带干湿这种盒子,我们也想到了9顶和爱龙仕。

之前我拍了一个对比视频。大家可以先回忆一下

关于这结构和原理,我也作出了很详细的解说。你真理解不了,就不能怪我了。把传统的组合式的沉淀+干湿的配置合在一块,需要很大的勇气,主要是成本上的付出,开这套模具,挺费钱的。

而已最大的问题在于,这干湿盒是固定尺寸,意味着不是随便一个过滤都能配得上。尺寸不合适的,也只能看,不能摸了。有着三层抽屉在维护上,基本只需要对最上层的抽屉进行洗棉换棉为主,而下面的基本就是培菌为主。

简单的介绍就到这,在去年,有个鱼友说要做80方缸过滤,养兰寿。关键,不要成品。我要定制过滤。

考虑到他养鱼打理方面的要求。喂得多是肯定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沉淀过滤。而干湿分离基本就是底滤的标配。再加上鱼缸并不大,380升水左右,养金鱼又不能用大流量泵,怕吹到鱼。

再加上,刚好前阵子也帮另一个鱼友配了个爱龙仕的干湿盒。他要把原缸过滤换掉,重新做一个新的过滤,配个干湿盒。最终在看我文章中看到了希望。我把夏总推了给他,买了个盒,我配上底滤图纸。最终花了一个月时间弄出成效了。后来反馈给我的效果图,实在不错。

可能因为这样,这次80的方缸过滤设计,也有点上头了,正因为前者的案例,我就大胆的推荐这个方案。随后出图纸给他,找鱼缸厂做过滤和缸体。自己买柜子配过滤配主缸自己接管子。接上爱龙仕这干湿盒。就开缸了。

我们再说说设计过程,考虑到现实情况,给他设计的图纸,最开始是打算自己截玻璃回来自己粘。

最后,还是因为怕自己手艺不行,还是找了鱼缸厂给他粘过滤和主缸了。一套服务到手。

设计上没什么特别,为了能放下这个干湿盒。第一格是最大的,由于空间是有限,80的方缸,柜子内部也只有60*60。所以过滤的分格要追求极度省空间的做法。把每一个地方的空间都利用上。

鱼缸和过滤,柜子都齐了,就看着他直播组装。这柜子的空间实在小的可怜。

先把电源和柜灯都装好。要不然,过滤放进去再弄就空间受限。

后续就把滤材摆进去,干湿放好,接管子,完事了。

然后开缸就弄了几条小金鱼去试水。

在看到他喂食后的沉淀效果,说实话有点小意外。2000流量的水泵,沉淀出来的效果非常满足了。

而且进主鱼之后,喂得更多。一天7~8次。

不过由于实际养鱼情况,发现喂食时,鱼尾打水会把水打到墙壁和缸外,每次都这样,针对这个问题,给他设计块亚克力挡板。顺带把背景纸也贴了。所以就翻缸把亚克力挡水粘在鱼缸上。

再一次重新开缸,不过由于过滤滤材上已经养了一段时间,这次非常胆大的就全新水进主鱼。没几天缸底都藻了。

养两周后时间,检测出来的水质结果,也在预期之内。

氨氮为0(和检测时间有关系)

亚硝酸盐微量(与一天喂7~8次有点关系)

硝酸盐开始越来越高(证明硝化系统已经成熟)

PH在7.5

然后再看一天喂食沉淀下来的垃圾量。有部分饲料没吃到就给吸进去的,更多是鱼便沉淀。

而且最近还给我反馈的水质情况。这样的喂食量,这样的玩法,确实有点极端,但也看出过滤的效果。也是得到肯定。

对于这个案例分享,无意中发现,其实夏总你可以考虑一下做小方缸。最小80的方缸养兰寿。大点的话,1米或1米2 的方缸,这干湿分离盒也能做到不错的效果。主要是使用的水泵流量小。
而兰寿缸金鱼缸这刚好就很适合。玩家们为了增肥鱼只,拼命喂是肯定的。然后换水频率也高。为了让鱼在水里游得舒适,缸内水流又不能太大。只要能吹便就好了。各个条件结合起来,正好发现,这款干湿分离盒找到一个适合它的武台。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请在底下留言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