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行记
兰
建水是此次云南行最早确定的目的地,说句实话,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建水这个地方,越是不知,越是好奇,我们从腾冲飞回昆明的第二天,就坐长途大巴经过四个小时的颠簸到达建水。
建水县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北岸,去了后才知道这里的历史文化传统保存较为完善,许多东西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在这里我们度过了三天优哉游哉的慢生活
听紫云里的悠闲生活
听紫云,是我们住宿的度假酒店的名字,这是一座深宅大院式的酒店,前身是清朝黄锦府邸,现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精心修缮,还原了当年的面貌。取名听紫云,据说是想传达一种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的意境,修辞上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似乎很适合于我们这群中文系毕业的人居住。
我们到达时已经接近晚上九点,进入酒店大院,只觉得庭院深深,但过道房间里却灯火通明。
很幸运,由于是旅游淡季,我们的房间免费升级到了老宅套房。
茶几上放着牛奶和水果,感觉特别温馨。
套房内还有一间榻榻米
清晨起床,穿上酒店备好的常服走向昨晚没能细细打量的院子。
石桌上摆好了茶具
石桌旁边摆放了一缸西门古井水
这古井水是用来泡茶的吧
烧水喝茶
穿过一重又一重庭院
去早餐
菩提树下留个影,希望能豁然开朗,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酒店大堂
下午在古宅院子听建水小调专场演出
换上常服
悠然地听曲儿
演出休息时摆拍几张
夜间摆上两个烧烤炉,在庭院里喝茶吃烤豆腐
睡觉前还有酒店准备的宵夜——鲜藕羹
告别听紫云,服务员热情地帮助我们拿行李!
建水寻古
到达建水的那天晚上,坐在出租车上,突然看见这座通红的建筑,不觉一惊,这不是天安门吗?是克隆的吧!现在这类克隆的建筑并不鲜见。
白天,当我们再次走到这座建筑的面前,才看出区别。
这座“天安门”其实叫朝阳楼,正 面 悬挂“雄镇东南”四字大匾,背面是“飞霞流云”四字大匾,照片拍的是背面。如果说建水“天安门”是仿北京天安门建的,那就错了,建 水“天安门”比北京天安门还早28年呢!相传,建盖建水“天安门”的是师傅,建盖北京天安门的是徒弟,师傅建的建水“天安门”城楼有三层,因为徒弟不能超过师傅,所以北京天安门城楼只有两层。这段传说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建水在建制上虽然只是一个县,但却不缺雄伟的建筑,除了位于东门的“天安门”朝阳楼外,还有西门的挹爽楼。
这是南门的挹翠楼。很遗憾,我们没有走到北门!据说北门叫觐光楼,至于什么样子,作为留白以待下次建水游。
早就听说建水孔庙的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但我们仅在门口拍了张照,原因是孔庙主殿在维修,进去价值就不大了,也留待日后吧!
建水古城建筑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特别多,当然,这个称谓仅相对而言,像我们居住的听紫云,应属“大家闺秀吧”,院落重重。
“小家碧玉”就是小巷中随处能见到的各种院子,瞧这大门,门檐上的蜘蛛网让我们感受一种陈旧。
古城街道
转眼就来到翰林街上的朱家花园
朱家花园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民居建筑,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花园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建。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共计有大小天井42个,房屋214间。
踏入朱家花园大门,迎面就是一个圆形拱门,上面书写“循规蹈矩”,是朱老爷子告诫子孙,无论在外身居啥要职、知名度多高,回到家里就都是普通家人,一切都必须遵循长幼有序,循规蹈矩。
朱家的这口井,是建水十八怪之一怪——井水漫井外。当时这口井水位高出地面,伸手可掬,亦可自然溢流到井外地面,朱家当年生意兴隆,称此水为“发财水”,经常用之洗手。但遗憾的是,在十年前,2008年,云南干旱三年,这口井受影响水位下降,使我们现在再也看不到水高出地面的景象了。
小姐绣楼
朱小姐的闺房
园内的戏台
朱家花园这座西南边陲的大观园,让我们转得晕头转向,不知道有没有看完所有的院落房间。在查资料消化这座花园的历史时,发现有一部电视剧就叫《朱家花园》,陈坤主演,看简介就是以建水朱家为原型创作的,有空一定找出来看一看。
在建水古城的街巷里,时不时会遇见卖紫陶的店铺
店铺内大多会有制作紫陶的现场
建水紫陶又称五彩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萌芽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使成器的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
件件紫陶都让人爱不释手
古井是建水古城的又一大看点,建水古井散落在古城各大街小巷,既有单眼井,也有二眼、三眼、四眼相连并存的,甚至还有十二眼井。我们没能找全这么多的古井,但仅就看到的几处,就让我们感叹不已。
最有名的是西门大板井。它“水味之美,冠甲全滇”,有“滇南第一井”之说。在《云南通志》里对它的水味是这样描述的:“水洁味甘,供全城之饮。”用大板井开水泡茶,茶水清亮不发黄,闻起来清香四溢,喝起来唇齿馨香;大板井水挑回家放在瓦缸中可长期备用,时间再长也不会变味,听紫云院落水缸里的水就出自于这里;用大板井水做豆腐,其质鲜嫩口感香酥;用它做成的米线,则精细滑软。建水的烧豆腐、凉米线之所以能成为滇南有名的风味小食而吸引八方游客,全是因为有这独特甘美的西门大板井的水。看照片上的这人气,就知道这口井名不虚传了。
从单眼井到四眼井,都是建水人宝贵的财富,爱护得当,它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造福万代,愿建水人永远得福于这珍贵的遗产!
坐着火车游团山
有人说,建水的小火车是穿越时光的火车,此话不假,走进这座特殊的火车站,就似乎回到民国时代。
对了,建水明代时称临安,清乾隆时改回建水称谓,不过民国时,称过临安又称过建水。
售票大厅
特殊的火车头
木质座椅更让人觉得回到了过去年代
上车后每人都有一份点心和水
第一站:双龙桥站 ,火车停留半小时。 这座双龙桥建造在泸江与塌冲河上,因两河蜿蜒如龙,故而得名。在上午阳光的照耀下,东面的桥体鲜亮耀眼。
第二站:乡会桥站 火车同样停留半小时
这里据说过去是乡会桥站的站长室
终点站:团山站 停留两个小时
团山位于建水城西13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家族聚居村落,全村以张姓为主。现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15座,寨门3座,寺庙3座,宗祠1座。
团山村完整保存了19世纪滇南乡村风貌特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了解旧中国民营商业发迹史的最好实证。
张家花园是团山古村的标志性大宅。
里面的花园和建筑又充满了江南古韵
叫不出名的奇特植物,感觉果子中间完全就是空的
蜿蜒小路两旁的小户人家
所有的岁月痕迹都保留了下来
虽然是小山村,书写的也是文革时常呼的口号,但书法水平就足见文化底蕴
建水美食
建水出紫陶,紫陶器具当中最有烟火味儿的当属汽锅,到建水真的应该领略一下汽锅宴的排场。(此图截自网络)
但是我们一行四个人只能力所能及地消灭这几道汽锅菜。
美食中不得不提的是建水烧豆腐(用古井水做的豆腐,很多豆腐作坊紧靠再古井边,城里的作坊也都雇人天天运水做豆腐),每个约一寸见方,小巧玲珑,在炭火上慢慢烧熟,一熟就鼓胀起来,疏松可口。烧时刷些油在豆腐表面,豆腐油黄油黄的,香气飘到很远,蘸以乳腐汁、烧煳辣子面、香菜末调成的汁或是辣椒面、盐、花椒面、味精拌成的干料吃,那种享受真是不摆了……
炭火上的铁屉特大,豆腐多堆在一角,食客围屉而坐,火上熟一个,拣食一个,然后从豆腐堆上拨入生的烧上,源源不断,满足了口腹之欲,且价格特别便宜,每只仅几毛钱。
大的饭店里也有烧豆腐,食客在等待上菜的时间里到专设的烧炉边吃上几只烧豆腐,既打发了时间,又抚慰了辘辘的饥肠,而且不要钱。
草芽米线,配料随便加
梳理在建水的点点滴滴,似乎又回到了那几天的时光,感觉是那样的充实,又是那样的不满足,因为回头才发现建水还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去追寻去品味的东西,建水是一个值得去了再去的地方。
最后,用一段建水小调来结束游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