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父亲的足迹
以下转载自协和中学——协和人:
文中首先提及的校友是今天想介绍给大家的校友欧阳山。1921年2月15日,广州正式建市,首任市长孙科。因原有师范毕业生不能满足小学教育的需求,市政府选定在永汉路(今北京路)双门底原粤秀书院旧址(清末两广方言学堂旧址)创办“广州市立师范学校”。10月12日,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正式开学,学校挑起了广州市实施国民教育、培养新制小学师资的重任,宣告了广州市属首间师范学校的诞生。
“杨仪”出现在协和校友名册1927年新制本科名单里,是校友欧阳山的本名。2021年2月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里,校友欧阳山被作为“活跃在延安的广州文艺精英”介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毛泽东给文艺家们写信,与他们谈心。当时在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工作的欧阳山为受邀作家之列,与毛泽东交往频繁”。
协和人里有两代语文科的老师先后在1996年3月9日和2020年12月30日,采访了欧阳老先生和欧阳老的儿子、广州知青作家欧阳燕星。下面籍这两篇采访,让我们走近大师。
走近大师 悉数往事
抗日战争爆发后,欧阳山于1941年到延安,1947年,创作出版的描写陕甘宁边区合作社经济发展的长篇小说《高干大》,是革命文艺工作者实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最早的硕果之一。
欧阳山之子
欧阳燕星专访
2020年12月30日,高二年级肖红艳、方锦烁、早尔姑·吾斯坦木等同学在语文科戴宏辉老师的带领下采访了1949年出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最近出版的一本名为《走出〈三家巷〉——一个文二代的共和国记忆》的欧阳燕星先生。他谦逊、和蔼、亲切,给老师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0年12月30日,接受采访的欧阳燕星先生与协和学子合影留念。
欧阳燕星先生与协和学子合影留念。
欧阳燕星:他当时是16岁,家庭贫困,念初二,初二就考上了广州市立师范学校读高一,1924~1926年在读师范期间在上海《学生杂志》发表了第一篇小说《那一夜》,在文坛崭露头角。
我父亲其实是从师范学校肄业的。他当时是学生干部,参加学生运动,支持北伐,支持革命。学校是官办学校,迫于政府当局的压力,开除了他。我父亲后赴上海,之后参加了“左联”。
欧阳燕星:这事我问过我父亲,因为当时这本书在南方、在广东很出名的。我也问过父亲书里人物有无原型,广州有无一条街巷叫三家巷,他的回答是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就是作品中的三家巷背景大概在西门口到解放路一带。我想大概所有的作家写作都不可能离开原型,但是绝对又不可能局限于原型,因为他们要表达的东西都需提炼、艺术化处理,籍以反映时代。
欧阳燕星:大概是1940年,那时毛主席想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在今天看来,那次会议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毛主席为了准备那次座谈会,需要搜集资料,做调查研究。毛主席曾亲笔写信,邀请我父亲去面谈。两三年后,大概1944年,当时在延安的另一个著名作家丁玲,就写了一篇贯彻文艺座谈会精神的文章。然后我父亲也写了一篇《生活在新社会》。毛主席称赞这两篇文章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新的、能够吸引工农兵注意、反映人民生活的佳作,再次又给丁玲和我父亲写过祝贺信。
欧阳燕星:可以说我父亲对写小说是一种痴迷的状态,比如说我父亲从16岁发表第一篇小说开始,一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他的写作从未间断,而且每一年都有作品发表,其中百分之七十是小说。我父亲酷爱写作,喜欢全心全意地写作,所以他做过几次官,都先后辞职去写作。
记得我小时候,父亲写作常误了吃饭,我吃完去催他,他总是说,自己的规定:每个上午写三页。
我们要从事写作,不要光靠想,更不要畏难,关键是要下笔,要边写边想,边阅读借鉴边斟酌修改,多练笔才能写出作品,写出精品。
如今,高中新课程内容和国家教育部编教材新增了“革命传统教育”任务群,国家高度重视革命传统教育。我们非常自豪的是,老校友欧阳山先生以其优秀的作品,填补了南方红色文学经典的空白。您作为欧阳山老前辈的亲人,对我们今天的高中生学习红色经典有什么建议?
欧阳燕星:这个应该倡导,时代如今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国家解放后,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由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后来坚持改革开放,经济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元,年轻一代容易受到各种诱惑。他们需要明辨是非,对于外来的文化,知道哪些可以学习借鉴,哪些应该抵制。红色经典教育不仅不过时,还更应该被坚持。责任、担当、爱国、爱家,这些精神应该一代代传扬下去。今天的高中生要好读书、读好书,包括红色经典,了解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过去和现在,感恩我们的先辈、我们的时代,自信、奋斗,憧憬美好的未来。像我们今天这样,疫情下可以安心学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优秀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实实在在地贴近生活的方式,将经典文学的精华转化为自己学习所得。
——摘自《红色经典永流传——欧阳山之子欧阳燕星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