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35|祸福皆口出

今天讲两句:“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句话家喻户晓,是出自晋朝傅玄《口铭》,一个人得病和惹祸都是因为这张嘴巴,而历史上因为“口”惹祸的例子还真不少。
我们今天讲一位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的刘禹锡。他有两首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和唐朝很多诗人一样,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个原因就是因为刘禹锡本人喜欢发牢骚,当然唐人都喜欢用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可谓不吐不快。刘禹锡一生多次被贬,其中有一次被贬之后不久又被重新召回长安,他做了一首诗——《游玄都观》:“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据说当时的宰相武元衡看了这首诗之后,感到很不舒服,他很快找了一个理由,把回来不久屁股还没坐热的刘禹锡,又贬出长安。直到唐文宗上位之后,才把刘禹锡召回长安。按道理,刘禹锡要记得上一次被贬的教训,结果他和朋友们去玄都观游玩的时候,又开始发牢骚了。他又写了一首诗——《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并且在这首诗后面还加了一句“以俟后游”,意思是说还会有下次。结果没有过多久,刘禹锡又被贬出了长安城。
一般上级都不喜欢下属发牢骚,不过话又讲回来,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不能忍受下属发牢骚的上司,胸怀自然是狭隘的,但从个人自身的生存来看,发牢骚的确要看对象,但把发牢骚寄托在诗歌,估计也只有他们唐人才做得那么有意思。
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几种话是不能讲,是不能通过任何方式表达出来,尤其是在公众场合。一是闲话、谣言;二是别人的隐私;三是涉及机密的内容;四是发牢骚。任何一句话,只要你说出来,就有可能传到当事人的耳朵。其实喜欢说这类话的人,未必有什么机心,有时候不过是一时口快,但对于这类话,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说。
一个人会说话代表他有口德,有德之人自然有福。不过所谓的会说话是一件很难表达的事情,怎么样才算会说话呢?除了一些世俗的、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可的之外,有些所谓的会说话就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了。比如有个故事,说一个人的孩子满月摆酒,一个人说这个孩子长大之后可以考举人,另一个人说这个孩子以后会死掉,结果当然是前面的人受欢迎、后面的人让人讨厌,尽管前面的人说的可能是假话、后面的人讲真话。口德,就是我们人类说话时所应当遵守约定俗成的规范,就是我们人类说话务必注意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说话让人感到舒服。对每个人来说,口是一个人用来发布心声、与别人交流信息的器官,道德体系对嘴巴的约束就是我们要说的“口德”。早在周代就已经提出“三缄其口”的要求,在太祖后稷之庙的庙堂右阶之前塑有一金人,终不开口,背后有铭文是“古之慎言人也”
公元前131年,安武侯田蚡娶燕王的女儿,魏其侯窦婴与将军灌夫奉王太后的命令前去祝贺。灌夫给他们敬酒,田蚡及他的手下不理不睬,于是灌夫当场就大骂,田蚡感到非常没有面子,安排人把灌夫抓了起来,并且杀了灌夫一家。史记记载灌夫其人刚直好酒,遇到不平事,喜欢加以指点评论,而在酒精的作用下,他更加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所以“口快”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最后,我们阅读《口铭》一文,作为本小文的结束。
“神以感通,心由口宣。福生有兆,祸来有端。情莫多妄,口莫多言。勿谓何有,积怨致咎。勿谓不然,变出无间。勿谓不传,伏流成川。蚁孔河,溜穴倾山。病从口入,患自口出。存亡之机,开阖之术。心与口谋,安危之源。枢机之发,荣辱随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