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四种福相,修成,福气也就到了!
古人云:“福祸无门,唯人所召。”
人一辈子有没有福气,不是天定的,而是自己修来的。
看一个人的面貌,知一个人的福报。
咸丰八年,曾国藩在日记中曾写道:“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做事沉稳,善始善终,为人谦卑,包容万物,乃是四种富贵之相。
福相修成了,福气也就到了。
一、沉稳之相,不浮躁
据史料记载,曾国藩“为人威重少言”。
他走路时慢而沉重,说话时少而沉稳。
正是这份端庄沉稳,才让他常常防患于未然,屡建奇功。
为人厚道稳重,沉着冷静,才是立身之本。
在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时,也总能被她静心求稳的处事态度所触动。
家里门轴坏了,关不上门,她笑着说:“不要紧。”
钱钟书头上长了疥疮,心情烦躁 ,她温柔的劝道:“不要紧。”
即使后来被分去干体力活,扫厕所,她也依然觉得:“不要紧。”
她一生平静从容,不管遇到多大的事,似乎从来都不曾慌乱过。
有句话说得好:稳当从容,可当大事。
端庄厚重的人,不轻佻冒失,遇事沉着冷静。
这样的人,举止沉稳,做事扎实,思虑周全。
曾经有人问鲁豫:“做节目十几年,你采访过无数人,你觉得他们身上最可贵的是什么?”
鲁豫平静地说:“不着急。”
一个人做事稳重,不急功冒进,步步为营,便可终成大事。
曾国藩也曾说:“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正所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静下来,或许一切就会豁然开朗。
静心处事,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困境,能否重生,主要取决于处事态度。
同一份困难,轻率鲁莽之人如同惊弓之鸟,一点风吹草动便会自乱阵脚。
而沉稳厚重之人,哪怕有再多曲折,也能力挽狂澜。
只因沉稳的人,举止不轻浮,做事沉稳不浮躁。
这样的人,必能负重致远,终得福报。
二、谦逊之相,不傲慢
《道德经》有言: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百川河流之所以皆奔赴于江海,是由于其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
做人亦如此,保持谦逊,包容他人,才是善身之道。
之前看过一则故事:有两只老鼠,一只住在图书馆,另一只住在粮仓。
住在图书馆里的老鼠,认为自己整日与书籍为伴,很有修为。
便对粮仓里的老鼠说道:“你只是物质富有,却没有文化!”
随后,住在粮仓的老鼠激动地说:“你有文化太好了,我正好需要你帮忙!”
说着便拿出一个瓶子问:“你帮我看看这上面写的是香麻油还是灭鼠药?”
图书馆的老鼠还没等转开瓶盖,便问到一股香油味,于是说:“是香油!”
粮仓的老鼠有些后怕,补充道:“你可看清楚了,这到底是不是香油?”
听到这话,图书馆的老鼠急了:“你若不信,我喝给你看!”
话音刚落,便拿起瓶子一饮而尽;但没一会儿,它就口吐白沫了。
一个人越是炫耀自己,其内心越是浅薄无知。
这样的人,注定不会走太远。
《易经》中讲: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神仙思想;长生不死,修真成仙,成为道教的主要思想和修炼目的,因此道教十分重视医药和养生之术。本文介绍了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在医药学方面的成就,并从服食、辟谷、导引、行气、房中五个方面论述了道教的养生健身之术,辨析了其中的科学因素与虚妄夸诞之说。文章认为,道教在医药和养生方面有不少科学的有价值的东西以及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应珍视这份文化遗产,加以发掘和整理,剔除其虚妄迷信因素,发扬其科学内容。
生死问题是人生哲学上的重大问题。生必有死,虽是辨证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人的欲望总是希望延年益寿,尤其是剥削阶级的最高统治者,总是希望长期保持富贵荣华、骄奢淫逸的生活,贪婪地追求长生不死。春秋时代,齐景公就说过:“古而不死,其乐若何?”(《左传》昭公二十年)战国时,出现了一批方士,为了迎合王公贵族求长生的心理,于是编造出海上有长生不死之药的谎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齐国的方士徐福等上书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许多仙人都住在那里,如能到达,可以求得神仙和不死之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领着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派方士韩终等“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秦始皇本纪》)经过几年,花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结果一无所获。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对武帝说用丹砂可以炼出黄金,以黄金为饮器则益寿,可以见到蓬莱岛上的神仙,于是武帝派遣方士入海求安期生等仙人。齐国的方士公孙卿又对汉武帝讲黄帝乘龙上天的事,武帝听了深为羡慕说:“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封禅书》)秦皇汉武所迫切追求的就是成仙不死。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继承了古代的神仙思想。
《抱朴子》曰:“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地真》)故长生不死,成为神仙是道教的主要思想,也是道教的修炼目的。为了修仙长生,首先得却病延年,而医药的作用也在治病防病,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医药成为仙道修炼的必要手段。《抱朴子·杂应篇》说:“故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所谓“近祸”就是指人们患的各种疾病而言。早期道教如汉末的太平道、五斗米道都是将传教与治病结合起来。由于汉末曾有几次传染病、瘟疫流行,道教徒利用廉价的中草药、“符水”给人治病,使一些人获得再生,因之“百姓信向”,教徒遍布天下。所以葛洪把“延年益寿”,,消灾治病”说成道教的业务。全真道的创始人王喆说:“药者乃山川之秀气,草木之精华。……肯精学者,活人之性命;若盲医者损人之形体,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无以助道。不可执着,则有损于阴功;外贪财货,内费修真。”(《重阳立教十五论·论合药》)这说明学道之人必须通医术,医药有助于宗教的宣传推广,但不能执着,以医为业,甚至借医药来贪取财货。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当然有损阴功,不可能修真成仙了。
概括起来,道教所以重视医药的原因有二:其一,要想修炼成仙,必须服食炼丹,而医药则是服食炼丹的重要手段。其二,医药可以济世活人,利用医药来治病救人,接近群众,是扩大宗教宣传影响的最好方法之一。
为了修真成仙,道教有种种修炼的方术,如服食炼丹、导引行气、辟谷、存神以及房中之术等等,所以葛洪说:“知玄素之术者,则曰唯房中可以度世;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气可以延年;知屈申之诀者,则曰导引可以难老;知草木之方者,则曰唯药饵可以无穷。”(《抱朴子·微旨》)道教的这些修炼方术,虽以修真成仙为目的,具有虚妄迷信色彩,但其中包含着古代医药和养生的科学内容。现就这两方面分述如下。
20世纪以来,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瓶颈。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历来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老子想尔注》提出了“守中和之道”、“冲气以为和”、“和则相生”等理论。“中和”之气具有“调和万物”的功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长的重要基础。可以说,“道”的本性就是“中和”的,是自然和谐的,只有天地自然的和谐,才会有万物的生长和成熟。“中和之道”是道教追求和谐生命、和谐自然的重要思想资源。
从“中和之道”的和谐思想出发,道教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反映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合共生的生态建设。
道法自然:中和之道的生态伦理
“中和之道”体现了道教“道法自然”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的,以“无为”为法则。道化生万物,皆自然无为而生,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约。
“道生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所化生,因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都按照“道”赋予它们的秉性而存在,有自然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没有权利去破坏它们。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应该如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所称的“任物自然”,即遵循客观规律,与一切外物和谐共生,以获得人与自然在整体上的和谐。
“道通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该互相尊重、和谐共处,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教还认为,道化生万物,但人是道的“中和”之气所化生的,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气和智慧的生物。因此,人居于“万物之师长”的位置,为“理万物之长”。也就是说,人负有管理和爱护万物的职责,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人应该“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使自身与自然更加和谐。
“道贵中和”的生态伦理。道教从“道法自然”的整体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道教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确保天地的平安。“道贵中和”,就是说人类社会与自然要维持一种和谐的平衡。《太平经》强调人类若想长久安宁,就必须使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谐安宁。为此,人类就要认识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天人合一:中和之道的生态智慧
道经称:“天地合和,万物萌芽”,“天地不和,阴阳失度”,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太平经》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而化生万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缺一不可。只有阴阳二气相互和谐产生“中和”之气,并共同生养万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太平经》还进一步指出,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气所生,即是说,天、地、人同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有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必须要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所谓“天地不和,阴阳错谬,灾及万民”,就是说自然生态失衡将直接影响到人类世界的生存。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几乎贯穿在道教思想的各个方面,如在自身修炼方面,道教所强调的是自身的和谐,追求的则是与道合真、长生久视。再如,历代道教徒都能自觉绿化造林,美化道教建筑的周边环境,道观内外的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正是道教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具体体现。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现代环境科学告诉我们:大自然具有一定的整体相关性,即自然宇宙间没有孤立发生的现象,一切都处在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人与自然也是整体关联的,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道教并不反对“人化”的自然,但是主张人改造自然应受道德的约束,应对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以谦下的精神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共存于同一个地球之中,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那么人作为万物之灵,就有责任和义务协调、关照人与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和合共生:中和之道的生态建设
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在享有对自然的权利的同时,应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去年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发表的“2010年贵阳共识”明确提出,“绿色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
道教从“中和之道”的思想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态伦理。《太平经》指出,人和自然万物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这就是“天地之大德”。“和合共生”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今的中国道教界,正在积极阐发和弘扬道教的生态智慧,践行着“和合共生”的中和之道,以全面推进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
积极倡导生态保护,着力推进生态道观建设。道教崇尚自然,历来就十分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早在1993年中国道教协会召开的全国道教界爱国爱教先进表彰会上,就积极鼓励全国道教徒“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并对“植树护林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参加了在英国召开的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会议,发表了《中国道教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言》,并正式加入了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合会。此后,我国道教界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道观的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倡导植树造林,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中国道教协会于2003年初向全国道教界发出倡议,计划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目前,“基地”已基本完成了植树造林任务,对民勤县的防沙治沙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提出“生态道观”理念,举办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生态道观就是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实现道教所追求的人间仙境。2006年,第一次中国道教生态保护教育工作间(中国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前身)召开,通过的《秦岭宣言》提出了致力于营建环境友好型道教宫观的奋斗目标。2007年,第二次中国道教生态保护教育工作间举行,提出了7项具体任务,如将宫观的土地使用和管理纳入区域生态保护规划之中等。2008年,第三次中国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召开,“生态道观”项目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关注,也得到了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支持。论坛发布了《生态道观茅山宣言》,要求各地道观“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宣传教育的规章制度,大幅度提升住观道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最大限度地采用节能技术和材料,形成与周边自然环境和社区人群相协调的良性生态圈”。这使营建生态道观的活动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为道教参与环境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积极开展环保规划,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9年,中国道教协会形成了《中国道教界保护环境的8年规划(2010-2017)纲要意见》,向各地省(市)级道教协会下发。《纲要意见》要求各地方道协、宫观进行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将宫观的生态保护纳入创建和谐宫观的目标中,为建设生态道观、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新的贡献。《纲要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在资源使用中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如合理规划建筑设施,倡导文明敬香,最大限度地保护道教宫观周边的水资源等;把环保意识和行动落实到生活起居中,如倡导道教节俭的生活方式,提倡符合环保要求的养生健身方式等;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宣传环保,如倡议在所有道教节日和大型宗教活动中,都要突出生态保护宣传内容等。
积极宣传环保理念,着力推进生态和谐建设。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笔者认为必须要注重“三个保护”的真正落实。即是说,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生态文明的保护;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生态和谐的保护。
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笔者认为要坚持实现“四个观念”的根本转变。即是说,要实现自然观念的根本转变,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要实现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用人类社会应有的道德伦理去约束无限消费的欲望;要实现伦理观念的根本转变,把伦理的指向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要实现生产观念的根本转变,人类应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博爱万物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使人类与自然万物在高度和谐统一中相互转换物质和能量,最终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在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方面,笔者认为要坚持“四项措施”的全面实施。即是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社会法制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自觉意识。
综上所述,道教的“中和之道”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中和之道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存之道,要求人类社会始终要遵循“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遵循“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的这种生态文明思想,正是人类社会必须要大力提倡和加以推广的。特别是对于现代生态和谐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做人,最不该有的,就是优越感,最应该保有的,是一颗谦卑心。
一个人若是太自命不凡,最终只会自讨苦吃。
很喜欢一句话:凡自高者,必降为低;凡自低者,必升为高。
做人太过于傲慢,只会引来一时的喧嚣。
唯有收敛傲气,懂得谦卑不自大,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是故人若想有所成,必定要能弯下腰,低下头。
永远怀有一颗谦卑的心,包容万物,与人为善,就是给自己积福。
三、信实之相,不敷衍
史料中记载:曾国藩用人时,十分器重有“乡气”的人。
只因这类人没有“官僚气”,做事踏实,为人可靠。
踏实的人,做事不敷衍,有始有终。
《资治通鉴》里有这么一则故事:
一天,魏文侯与大臣们一同饮酒,尽兴之余不料突降骤雨。
随后,魏文侯立即命人备驾,赶往郊外。
众大臣纷纷不解并劝阻道:“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
魏文侯解释说:“吴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
原来,魏文侯早与某官员约好今日狩猎,即便下雨也不能失约。
于是他冒雨来到郊外,亲口告诉这位官员:“今日下雨,狩猎就取消吧。”
正是魏文侯这般事有归着的行事原则,才让众多仁人志士追随于他。
最终,他不断富国强兵、开拓疆土,成为魏国百年大业的开创者。
《道德经》中有言: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做事有始有终,从不敷衍,便能成就不平凡人生。
事实上,做事有始有终的人,归根结底,就是“靠谱”二字。
这类人做事,往往有条不紊,会把每件事落到实处。
一个人再聪明,如果做事不靠谱,则注定不会成功。
有位企业家也曾说:“聪明的人只能聊聊天,做事要找靠谱的人。”
靠谱的人,即使做事平淡无奇,却能让人安心落意。
也许聪明的人走得快,但事有归着,做事有始有终的人注定会走得更远。
人生在世,唯有做事靠谱,善始善终,才能让未来的路越走越宽。
四、宽厚之相,不计较
有句话说得好:将军有剑,不斩苍蝇。
越是聪明的人,越是不屑与小人争,不值与烂事缠。
正所谓:能容小人者,必定是君子。
史料中记载:左宗棠一生刚直忠介,盛气凌人,屡次为难、诋毁曾国藩。
但是曾国藩却都是不闻不问,不予回应,并让亲朋好友也不要因此而与之交恶。
并且每当左宗棠征战急需粮饷、军械时,曾国藩也总会倾囊相助。
众人对此始终不解,曾公为何以德报怨?
曾国藩解释道:“我与左同朝为官、身居要职,倘若我俩整日钩心斗角,哪还有精力为民请命、抵御外患?届时受苦的还得是无辜百姓呀!”
正所谓: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一个不为自己谋求的人,反而可以成就自己。
因为不争,方可潜心笃志,敦行致远,终获成功。
这样的人,往往心存济物,怀揣大格局。
《史记》中有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泰山之大,在于包容细小的土石,江河之深,在于收拢所有的溪流。
一个人心存济物,懂得包容,自然就会有大格局、高眼界。
格局大了,心就宽了,事也就顺了。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格局,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的定位,格局越大,成就越大。
一个人若是没有大格局,哪怕运气再好,也很难做出一番成就。
怀揣大格局,心存济物,为人宽厚,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小窗幽记》里讲:“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
倘若上天给我的福气很薄,那我便修养自己的品德,努力改变它。
一个人的福气不是天定的,而是自己修来的。
福浅福深,全在人为;命好命坏,都在自己。
为人谦卑厚重,做事踏实善良,这样的人,上天定不会辜负。
往后余生,愿你福气满满,福禄双双,福报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