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长期忽视的同侪分享

培训是个好东西,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但是组织者只将眼光放在外边,一心想从社会上找讲课老师。
不是说外边老师不行,相反,社会上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老师多的是,只是担心Ta不了解你单位实际情况,讲的东西与你的企业不一定同频与共情,很难刚好适合你。
十个指头伸出来,各有长短,无可非议。
企业内部的人也一样,同专业的能力有高有低,没必要避讳;不同专业的技能自成一体,如财资、人资、采购、研发、营销、生产、计划、售后等等,术业有专攻嘛。
即使是一名新员工也有可分享的技能,譬如计算机。
在老龄化团队中,普遍不善于使用计算机,尤其是一些高级功能,如EXCEL中数据透视、宏应用等,这些对于新新人类而言是小菜一碟。
有的新员工是Python编程语言高手,而这恰巧是企业中很多定量研究人员在项目管理中一项亟需技能。
所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不同层次的师资培训力量,还是有较大空间的,但是绝大数企业没有好好挖掘出来,被白白地浪费掉了。
内部同侪分享主要困难有两点:一是培训组织者没有用心去引导和挖掘,二是内部员工不感兴趣,或是没有看到主动分享给自己会带来什么好处。
私以为,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构建好一套内部培训激励机制。
正如富兰克林所说:想要说服别人,那么一定要诉诸利益,而不是诉诸理性。
问题是有的企业连理性都没有认识到。
分享第一个障碍---看不到分享带来的直接好处
分享一定会占用讲师的时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虽然不至于这么夸张,但是写出一件课程,需要总结、需要思考、需要提炼,自己购买书籍,到图使馆查阅资料等等,需要看很多书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很多事情,嘴上讲讲可以,一旦落到纸面上,就需要理论、体系和逻辑支撑,需要不停地揣摩、修改完善,再加上备课。
如果最后形成一套漂亮的、图文并茂的PPT,基本上可以这样说,讲课1小时,准备100小时。
所以必须尊重劳动者时间成本,加大分享鼓励机制,不能让分享者吃亏。
譬如,可以加大课酬奖励;
可以在员工绩效指标中增加一个“助力他人成长”的指标,所有员工必须将10分“助力他人成长”的绩效分加给帮助自己成长的同事,得分较高者绩效也同步提升;
可以在管理岗位晋升、选拔中增加技能分享经历等。用各种措施鼓励分享做的比较好的员工,让分享者得到显而易见的实惠。
另外培训,本来就是教学相长,教者也是自我知识和体系逻辑的一次检验和提升。
分享第二个障碍---教会同事,饿死自己
在同事之间存在激烈竞争关系的团队推行同侪分享会面临巨大困难,比如销售团队,比如年底内部绩效ABC强排位的团队,比如业务僧多粥少的团队等。
没有危机感,是技能保守者最大的危机。
以为自己多年的秘笈被分享出去以后,就砸了自己饭碗,孰不知,自己的饭碗已经漏洞百出。
譬如厨师,有的擅长烧肉,有的擅长煲汤,有的擅长冷盘,如果各保守一块,不愿意分享与学习,只能是一名狭窄的专案厨师。
可是若能融汇贯通,各个都可能成为大厨级人物,自己出去开饭店创业都有可能。
这这却是很多办公室白领目前看不到的地方,故步自封,窝里斗,一旦走到社会上,方知水平的高低。
你不是和身边的小圈子里的同事在竞争,而是在与整个行业竞争。
私以为,本领事大,绩效事小,因为能人、工匠向来是这个行业、是这个社会在定价,而不是企业。
但是很多感到怀才不遇的人,不是企业亏待了他,而是他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这种意识,只有在自己被离职或企业整体倒闭时,被迫再求职时才会愈发明显。
新的东家不会问你,你在原来的企业多么牛逼,而是你目前在他们企业是不是能够牛逼,给你定一个什么价!
你以前平时与原单位同事在知识、经验上互相提防,还有什么意义?
不要再有这些只能害己的思想和行为了,因为实际上你根本损不了别人。
一个部门10个人,希望每一个人在行业内都能成为专家、工匠,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而不是这10个人都处在行业的末位、在一个小小的部门中互掐,共同被这个社会、这个行业所淘汰。
能力,要意在长远,意在外界。
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是经验交换一下就是两种经验,隐性知识分享是最快的进步。
分享第三个障碍---很多企业对于培训工作存在误区
碰到自己刚刚培养出来的员工跳槽走了,认为太亏了,花出的钱、花费的精力打了水漂。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不培训,这些人一直不走呢?!
实际上这是企业管理者目光短时的典型表现,下面算一笔账。
假如一个企业100名员工,按照业界测算培训投入产出比一般为1:6,如果每个员工投入1元培训成本,那产出将是6元,100个人投入100元产出600元。
如果跳槽10%,则投入100元产出540元,净赚440元;即使跳槽50%,则投入100元产出300元,净赚200元.
只有跳槽率达到84%以上,才会出现入不敷出的地步,如果一个企业到了这种境地,还需要争论这个问题吗?
如果从不组织培训,0投入当然也0产出,与84%这个跳槽率盈亏平衡点来说,哪个概率更大,不用想结论一目了然。
那如何才能构建一套实用的分享机制呢?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内部分享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分级课酬制度,企业应每年组织专家和学员进行讲师评价分级,分出一级、二级、三级.
讲师等级要与外聘讲师一一对应,如内部一级讲师对应外部大学教授,内部讲师课酬也不能亏待,与外边接轨。
华为规定内部讲师可以获得外聘讲师60%的课酬。向奋斗者倾斜,才能激发更多高水平的讲师。
二是评选优秀课件和优秀讲师,企业应每年组织专家和学员共同评价优秀课件,进一步激励。
就像写作一样,编撰一个好的课件也是费尽周折,讲师常常深更半夜笔耕不辍,苦思冥想,所以再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也不为过。
三是建立管理岗位晋升与培训经历挂钩机制,优选选拔课程讲得好的业务能手。
第二,构建内部师资队伍。
内部讲师的挑选有几个原则:
一是企业高层必须是讲师,他们讲什么,讲文化、讲理念、讲意识,也就是企业文化、领导力、质量教育、创新意识、哲学故事等方面的课程任务首先交给他们。
这是保证高层团队统一思想的最基本外在表现。
二是企业中层必须是讲师,法律部主任讲合同风险、审计风险,财务部主任讲成本分析、资金风险、预算执行.
质量部主任讲失效性分析、七大质量工具,生产部主任讲精益生产、拉动生产、6S、看板、JIT,研发部主任讲IPD、标准化等.
由于都是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成功案例、失败案例,大家都亲身经历过,更是会抓住人心,效果奇好。
三是企业内部专家、工匠必须是讲师,传授他们身上的专业技能和实操手法,实现企业工匠精神的传递和生生不息。这种培训课堂可以在车间现场。
企业内部自己的讲师,虽然讲课技巧和手法、教材逻辑和PPT美观度等要比专业讲师弱一些,但它最大的优点就是针砭时弊。
课堂上,从开始到结束,讲的人、讲的事,经验教训全是自己企业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能够同频。
时不时,讲师抛出一个问题直接精准地问到某一位同事,那效果,不管讲的还是听的,心脏跳动都在一个频率上:怦怦怦。
这些是外边讲师讲不出来的,因为没有长时间一同工作经历过。
第三,建立培训效果应用持续跟踪机制
没有真刀真枪对培训工作本身进行绩效考核,就犹如企业不对利润考核一般,这需要培训组织者好好思考的问题。
譬如建立学员当场打分制度,讲师的课酬与打分相关联。
譬如建立学员培训知识考核和编制与实际工作关联的心得体会制度,优秀者表扬,或免费获得更高层次的培训活动。
优秀课程、优秀讲师评选,对培训组织者进行工作绩效评价,等等。就是把培训这项工作方方面面折腾起来,这样才有活力!
没有建立培训效果跟踪机制。现在很多培训课,当时老师讲的精彩,学员听的激动,想想感动,回去就是没行动。
培训的产出评估,由于比较软性,不太好衡量,因此做好这项工作的企业不多。
学员课程结束后,要提交改进提升计划,制定目标;人力资源部门定期跟踪、发布,加大培训效果的应用与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培训延伸价值。
从而强化培训价值,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
当今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每一位员工都要时时学习提升,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培训、教导和实践,然后再培训、再教导和再实践。
周而复始,人的综合能力自然就会螺旋式上升,最后成为领导、专家和工匠,概莫能外。
把内部团队变成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让同侪技能分享成为惯例。
这是一个组织最廉价、最快捷、最有效的技能提升途径,最终也将会成为这个组织的文化核心内容。

作者 : 周洪涛

--- END ---

您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阅完请点击右下角在看

点击下面二维码,精彩内容每周一、四晚为您呈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