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西方建筑(三-古罗马建筑-03)
- 原书精彩内容非常多,有喜欢的朋友请在评论区留下邮箱,休息日的时候我会把完整电子版发给大家!!!
- 万神庙剖视图
万神庙建筑还没有找到成熟的结构方法来削弱拱顶的侧推力,主要采用了材质的变化来减轻拱顶的重量,此外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厚厚的墙壁。墙体采用了混凝土浇铸的方法制作而成,至顶部墙体变薄,还加入了大量质量很轻的浮石,从而大大减轻了穹顶的重量。
- 罗马万神庙立面图及剖面图
从立面与剖面图(Pantheon: half elevation, half section)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穹顶似乎是由底部环形的墙面支撑,而神庙内部墙体上开设的壁龛与神龛似乎削弱了墙面的支撑作用。实际上,在四周的围墙之内暗含着八组巨大的墩柱,这些墩柱承接了大穹顶主要的重量,才使得在墙面上开设壁龛成为可能。同时,这些壁龛也使得混凝土墙干得更快。
- 罗马万神庙内壁龛
环绕万神殿四周都设有壁龛,这是拱券技术所取得的另一项成就。壁龛作为一种装饰母题,本身形象就来自于建筑立面。它作为墙面的装饰,又在大穹顶与底面之间形成过渡,使人们在感觉到神庙连通空间气势非凡的同时,又不至于有孤立感。高大的建筑由于壁龛的加入而更具人性化,同时壁龛中还可设置神明或皇帝的雕像。
- 万神庙剖立面
万神庙由一个门廊与平面为圆形的穹顶建筑组成,是一座集中式构图的建筑。其穹顶使用分段的方式浇筑而成。首先要用楔形或弧面石料建造球面的胎模,再在球形胎模表面发券并浇筑混凝土。这种方法也为哥特式肋架券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 罗马万神庙正立面
万神庙采用了圆形平面的穹顶集中式结构,由前部一个带有三角形山花的门廊和后部圆形的主体建筑组成,立面的大门]两边各设一个高大的壁龛,里面分别供奉着奥古斯都和他助手的雕像。圆形的主体建筑整体都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从底部起,不仅墙逐渐变薄,砌墙所用的骨料也从底部沉重的岩石,逐渐过渡到中部的多孔火山岩、碎砖,直至顶部采用较轻的浮石。万神庙穹顶建筑的落成不仅丰富了建筑内部空间的变化,也开启了人们追求高大穹顶建筑的大门,使穹顶建造技术不断完善。其实早在尼禄皇帝在位期间,就已经出现了平面为圆形的宫殿建筑,只是穹顶结构还处于试验阶段,至万神庙建造完成后,古罗马时期又在各地修建了多座平面为圆形的穹顶神庙建筑。
- 神庙附属建筑
神庙旁边与之相连接的附属建筑,通过体量的变化与主体建筑相区分,同时又通过相同的柱式、相同的墙面,以及相同风格的雕塑作品与主体建筑产生相一致的关系。
- 万神庙内部墙面
万神庙内部墙面分为上下两层,都采用大理石贴面,还设置了壁龛和壁柱装饰。上下墙面层的壁柱尺度形成鲜明对比,底层柱高大粗壮,而上层柱矮小纤细。这种对比性很强的设置将内部空间衬托得更加高大。
- 古罗马万神庙穹顶
整个穹顶直径达43.3米,截至19世纪,这是世界上跨度最宽的一座建筑。这座穹窿顶是把混凝土灌入肋架内作为永久性框模,框模之间为较薄的藻井墙。平面为圆形的主体建筑部分的墙体,总厚度达7米,外墙面为砖,内墙面为大理石。穹顶中央开个直径达8.9米的天窗,使教堂内部与外部天空直接相通。穹顶上遍布凹型藻井,每个藻井都有金箔包裹,里面还镶嵌着镀青铜的花朵。它和天窗一样,不仅减轻了穹顶的重量,还达到了装饰的作用。制作手法相当巧妙。
- 万神庙剖面图
为了支撑巨大的穹顶,万神庙的墙体厚达6.2米,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其中还加入了凝灰岩和灰华石的骨料。为了使墙体更加坚固,每隔1米左右,还要砌一层砖。砌筑好的墙体外以大理石板贴面,完全遮盖了混凝土墙壁。
- 多种柱子的组合形式
除了古罗马的五种柱式以外,人们还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更多样的柱子形式。图示的柱子就是在科林斯柱式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布满苕莨叶与扭曲线脚装饰的两根柱子与科林斯柱子相比更显细长,但三根柱子的柱头部分相同,建筑的基部、横梁、山花甚至大门和墙面都力求简单,以突显多变的柱式。
- 万神庙内部
大穹顶中央开设了一个没有镶玻璃的大圆洞,圆洞不仅是神庙内主要的采光和通风口,还有着丰富的寓意,象征阳光如神明一样从天而降,把光明带给人间。穹顶遍布凹形的花纹藻井。环绕四周还设有壁龛,供奉着罗马人已知的五大行星和太阳、月亮两个星体。壁龛在大穹顶与底面之间形成巧妙的过渡,使人们在感觉到神庙非凡的整体空间的同时,又不至于有孤立感。庙内的地面也是依照帕提农神庙的地基做了一些处理,中部较高而两边较低。这种处理不仅矫正了底面的视差,使之看起来更平坦,也使得人们站在神庙的中心观看四周时产生种退缩感,加大了神庙的视觉范围,使神庙显得更加高大宽敞。
- 古罗马万神庙
万神庙建造于公元120- 124年(Pantheon120- 124 A.D.),外部的台基很高,其门廊显得异常高大,使站在万神庙前的人们根本看不到后部的穹顶。而进到庙内部则又是另-番景象。底部环绕的壁龛和柱式都采用了正常的尺寸,而壁龛上,从底部一直延伸上去的五层四格逐渐减小,更加强了穹顶的纵深感,使本来直径就达40多米的穹顶内部显得相当高敞。万神庙建筑建成之初被作为广场兼法庭,皇帝在此进行公审并签发救令,神庙内还供奉着从古希腊承袭来的天界诸神。中世纪时万神庙被改为教堂,中央壁龛里设置了圣母子的雕像,周围的墙壁和壁龛还绘制了宗教题材的壁画。
- 梅宋卡瑞神庙
这座神庙位于法国尼姆( Maison Carree Nimes 16 B.C.),是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神庙,在外部形象上兼有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双重风格特点。整个神庙建在高台基之上,四周有柱子围合,前面有深达四根柱子的广门廊,这些都是古希腊神庙的建筑特点。而高大华美的科林斯柱式,半圆的壁柱形式则又是罗马时期建筑的主要特征。
- 帝国时期的宫殿建筑
除了广场以外,皇帝们开始为自已建造辉煌的宫殿建筑,而尤以尼禄皇帝营造的金宫(Golden House)和哈德良行宫(Hardian's Villa,Tivoli)最为著名。在尼禄皇帝统治期间,罗马城发生了大火灾,而火灾过后大半个城市的废墟都被皇帝独自占有,修建了一座占地达300多英亩的新宫殿。这座宫殿不仅以其超大的占地面积和各种建筑形式俱全而著称,同时这组建筑还异常华丽,用了大批的黄金作为装饰。宫殿中主要的穹顶建筑就因为被黄金装饰得灿烂夺目而被称之为金宫。另一座哈德良皇帝的行宫则以建筑面貌多样和景色秀丽而闻名。由于这位皇帝阅历丰富,因此在这座行宫中集中了。
- 科林斯柱顶端
古罗马的科林斯柱子上部采用束腰式,并有成排的忍冬草装饰。与古埃及时规整成束状的装饰图案相比,古罗马的装饰图案更加分散。而与古希腊时有着清晰轮廓的连续檐部雕刻相比,古罗马连续苕莨叶装饰的外廓更加不明显,大小涡旋形的叶饰相间设置,占满了所要装饰的区域,众多的叶片似乎随时都会溢出边框。
- 罗马附近哈德良行宫
哈德良皇帝是罗马历史上著名的“建筑家皇帝”,他设计的这座别墅( Hardian's Villa) 是一座包括了剧场、花园、建筑、浴室等多种类型的复杂建筑群,其中还包括了来自埃及、希腊等各地的代表性建筑。图示为别墅中著名的卡诺布斯大水池,水池周围有环绕的拱柱廊和大量雕塑作品,其中一排雕塑就仿自希腊伊瑞克提翁神庙中的女像柱。
- 混合柱式的变化
建筑中使用的混合式壁柱变化更加多样,柱身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形式,柱身上的雕刻也更加自由。柱头部分除了固定的苕茛叶与涡卷以外,又加入了新的装饰元素。柱顶檐部的装饰也更加灵活,简洁时横梁与檐部连三陇板也省略掉,而繁复时则布满雕刻装饰,雕刻图案也不再限于记述战争场面的浮雕,各种植物、动物的造型也普遍被应用。
- 拱顶冠石
图示为拱券顶部的装饰性冠石( Agrafe),对拱顶的装饰一般都集中在中间一块拱心石上,可以用连续的涡旋形花饰或特定的标志物为装饰图案,如本图所示的人面形标志。
- 玛提约斯学院剖面图
巨大的拱券由厚重的墙体支撑,而建筑顶部仍旧采用木结构屋顶。这所建筑是一座长方形的巴西利卡式建筑,一端还带有半圆形殿和两个圆形平面的小室。方形大厅采用木结构屋顶,而半圆形穹顶则采用混凝土浇筑,并有厚墙支撑其侧推力,但墙面与穹顶都采用红砖饰面,已经看不到真实的结构。
- 大竞技场和斗兽场之间的区域
罗马城中最为雄伟和庞大的建筑就是各种公共娱乐和服务性建筑,然后才是整齐规整的王宫。权贵和富人采用院式的住宅形式,占地面积较大,而且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大多数普通民众都居住在多层的公寓中,城市中的合院式建筑也大多出租,城里建筑密集,人口众多。高架桥的输水管线是城市主要的用水来源,贯穿整个城市。古罗马城市中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区,商业区、居民区、竞技场、剧场等相间分布。在罗马帝国最繁盛的时期,罗马城中人口众多,而为了解决这种人多地狭的状况,罗马居民区中的住宅越建越高,日渐密集,也造成了城市消防、供水、卫生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政府还颁布了限制建筑高度的法令,这也是城市管理进步的表现之一。
- 古罗马大竞技场
竞技场(The Circus Maximus) 位于罗马帕拉蒂诺山与阿文廷山之间的山谷中,总体呈长方形,两边抹圆。竞技场中心位置建有被称为山脊的矮墙,其上修建了各种纪念性建筑物作为点缀,实则是分割出两边的跑道。竞技场内可以容纳大约25万名观众,主要用于双驾或四驾马车的比赛。竞技场或称体育场建筑也是从古希腊时期延续下来的建筑形式,主要用于进行各种体育比赛。竞技场平面长而窄,两边为半圆形,一边为出入口,另一边则为起跑点,竞技场中部有一道细长的中脊分隔,并设雕塑和各式纪念碑。由于马车竞赛运动在罗马颇受欢迎,因此竞技场建筑在罗马各地兴建,仅罗马城中就仍有4座此类的比赛场。
- 古罗马剧场
这座剧场位于法国奥朗日地区(Romn Theatre,Orange),剧场的座位席是沿山坡凿制而成的,可容纳大约一万观众。对面的背景墙大约有五层,顶部还带有遮风避雨的屋顶,内墙上以拱券和壁柱装饰,各层上建有通道,可供演员进出场使用。背景墙中间还设有退缩的壁龛,设置着皇帝的巨大雕像,背景墙是主要的演出区,设有可移动的舞台,舞台与观众席间则是乐队演出的乐池。古罗马早期对剧场的兴建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剧场也建造成神庙的样式。古罗马时期最早修建的永久性剧场建筑位于庞培城,此后在罗马帝国的各行省中也都修建有独立形式的剧场建筑,因为此时的戏剧表演已经不再是祭祀活动的一部分, 而成为人们的一种休闲和娱乐活动。
- 塔司干柱式
这是古罗马时期新创造出的一种柱式,柱径与柱高的比例为1:7,无论柱础与柱头都只有简单的线脚装饰,柱身粗壮。这种柱式通常用在多层建筑中的最底层,以其粗壮的柱式带给人稳重之感。
- 罗马剧场亚洲分剧场
这种由柱式及壁龛装饰墙面、顶部带有顶棚的背景墙是古罗马剧场的标准建筑模式。背景墙采用了双层带柱子的壁龛装饰,底部为爱奥尼克柱式,上部为科林斯柱式。壁龛不仅凹凸相间排列,顶部山花也采用了拱形和三角形两种形态,增加了背景墙的变化。剧场位于小亚细亚的班菲利亚地区,约建造于公元161-180年(Scaene of Roman theatre at Aspendos, Pamphylia, Asia Minor c.161-180 A.D.)。帝国时期几乎各个行省都有代表性的剧场建筑,从现今遗存在利比亚和约旦等地的剧场来看,这些剧场的形制基本与古罗马剧场相似,但因为有些地区并不具备充足的混凝土和石材等建筑材料,因此也采用依山势造剧场的形式,剧场多位于城市边缘,而且剧场内的装饰也带有明显的东方风格。
- 帝国时期斗兽场建筑
大斗兽场原名为弗拉维圆形露天剧场(Flavian Amphitheater),是古罗马最大的竞技场所,其平面为椭圆形,可容纳约五到七万观众,外围环绕有80个半圆拱回廊的出入口。大斗兽场共四层,由一层实墙和三层拱券组成,而每一.层拱券都分别使用一种柱式,按照由简洁向复杂的柱式排列。然而这些柱子却并不是真正的承重结构,这是与古希腊建筑最为不同的一点。 由于混凝土技术的使用,真正的承重结构部分被墙体所代替,外围的柱式只是斗兽场立面的装饰而已。
- 古罗马圆形大角斗场中的入口
每年一座剧场、 竞技场都设有多个出入口,不同等级的人通过不同的入口进入,所以每个入口的大小、形制并不相同。大角斗场入口(V omitorius,Colosseum, Rome)内部与入口相连接的通常是纵横的走廊或通道,以使人群可以迅速到达自己的位置。
- 牙槽
在垒砌墙面时特意出挑的一块砖石,其中间打洞,再穿入木杆或其他支撑物,主要设置在剧场顶部墙面上,用以支撑上部的雨篷。这就是来自古罗马圆形剧场中的牙槽( Socket, The Colosseum Rome)。
- 罗马风格多立克柱柱身
罗马柱式各组成部分间有严格的比例关系,各种柱式的基座与柱身、檐部的比例为4:12:3。柱径与柱高的比例则因柱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多立克柱式的比例为1 :8,整个柱身(Shaft of a Roman Doric column)显得比较粗壮,与简洁的多立克柱式风格相符。
- 古罗马斗兽场
整个斗兽场(The Colosseum) 平面为椭圆形,由地上环形看台部分与复杂的地下部分组成。斗兽场主体结构外部采用石砌加混凝土,内部则用砖砌的结构建成,主要由墙面和支柱承重,外立面拱券及柱子都是装饰性部件,不起任何结构作用。斗兽场内部座位采用木结构,大大减轻了承重结构的负荷。斗兽场内陆下部分有着复杂的结构,设置了包括走廊、升降系统、居室在内的一整套完备的使用空间。
- 古罗马庞培城的墓地街道
通过这个墓地的街道(Street of Tombs) 可以看出,中心街道可能是留给车辆使用,所以地面主要由碎石铺地,而两侧人行道的铺地则比较细致。城墙主要采用石砌而成,城墙上还有凹凸的垛口。
- 古罗马高架渠上的开口
罗马城中的水道每隔一段距离就设开口(Puteus),以供人们向外引水。罗马城中共有11条高架的拱形水道,这些水道主要为城市中的居民、浴场和喷泉提供日常用水。
- 帝国时期浴场建筑
由于新材料和结构的发明,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帝国时期浴场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共和时期,以戴克利先大浴场(Tthermae of Diocletium)和卡拉卡拉大浴场(Thermae of Caracalla) 为代表。浴场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组成模式,其主体建筑从前到后依次由冷水浴室(Frigidarium)、温水浴室( Tepidarium)和热水浴室( Caldarium)组成。在主体建筑的周围还配套建有蒸汽浴室(Laconicum)、更衣室、按摩室、休息室等。这些建筑都采用大穹顶的形式,由于解决了支撑结构的问题,这些前后左右的空间都连通在一起。在通透而高敞的内部,从地面到穹顶都有马赛克的贴画,浴场中还设有各种雕像作为装饰。除了高大与健全的各种房间,以及与沐浴相配套的建筑与设置以外,浴场中必不可少的还有小吃部、运动场、图书馆等齐全的服务性设施。可以说,除了高大雄伟的建筑,古罗马浴场建筑的另一大特点是其更强的娱乐与休闲性。
- 巴西利卡
这种古罗马时期新创造出的建筑形式被称为巴西利卡(Basilica),是一种大型建筑的模式。多被用作交易市场、会场等公共服务性的建筑上。巴西利卡平面为长方形,两侧为柱廊,端头还可以设半圆形龛(Apse),由几列柱券结构支撑房顶,中央大厅( Nave)高敞而两边的侧廊( Aisle)略低矮。古罗马的巴西利卡主要采用混凝土结构建成,主要承重结构为墙面和粗大的柱子。
- 古罗马戴克利先浴场复原想象图
大型浴场是最能代表古罗马拱券结构成就的建筑,罗马最繁盛时期遍布全国的浴场有几百所之多,戴克利先浴场( Tthermae of Diocletium)就是其典型代表。浴场中心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冷水、温水、热水三座大浴室,还设有露天游泳池( Natatio)。浴场采用一纵列十字拱结构,十字拱主要由底部的墩柱支撑,而相互排列的形式也使十字拱相互平衡着侧推力。横向的侧推力由两侧的筒拱承接,而这些简拱组成的空间则正好作为中心浴室的附属建筑。
- 房屋内的墙面装饰
古罗马庞培房屋内的墙面装饰( Pompeian house,wall decoration)不仅开设壁龛,还要对四周的墙壁进行装饰,早期主要用灰泥模仿大理石贴面,中期则添加了各式的彩色绘画,后期墙面的装饰图案日趋复杂和细腻,出现了过度装饰的手法。
- 庞培墙面装饰
庞培建筑室内的墙面装饰(Pompeian wall decoration)多为三段式构图:墙壁大多都带有墙裙,其高度约占墙面高度的1/6,而顶部的檐壁则多位于墙面的3/4处,而中间的部分则由壁柱分隔成多块镶板,其处理手法类似于建筑立面。墙面上使用的色彩都非常明快,以蓝、橙、红、黑等颜色为主。
- 沙得罗雷神庙的综合柱式
由爱奥尼克柱式的大涡卷与毛莨叶组成了更加精美的柱式,又被称为混合式柱。综合柱式的柱身比例与科林斯柱式大体一致。 这种柱式既避免了科林斯柱式过于纤细的柱头形式,又增加了装饰元素,是古罗马时期新创造出的一种精美柱式。
- 古罗马凯旋门建筑
在经过了漫长而辉煌的帝国时期以后,强盛的古罗马开始走下坡路,分裂为东、西两大帝国。这时期由于战争造成社会动荡和经济急剧下滑,统治者再也无力建造大型的建筑。所以此时期唯一著名的建筑就只有君士坦丁大帝拼凑的君士坦丁凯旋门(Arch of Constantine)。 虽然建造凯旋门的材料和凯旋门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来自于帝国时期的建筑,但建成后的凯旋门反而具有纯正的罗马特点。因为这座建筑彻底摆脱了古希腊建筑的影响,真正体现出了古罗马建筑豪放、气势磅礴、华丽的风格特点。
- 圣玛丽亚马焦雷巴西利卡示意图
这座巴西利卡( Basilica)是罗马兴建的第一座献给圣母的教堂,同时也是当时唯一采用三殿式结构的建筑,由一个高大宽敞的中殿与两侧较低窄的侧殿组成。中殿与侧殿由40根爱奥尼克柱分隔,墙面上还有马赛克镶嵌画装饰。
- 尼斯摩斯城女灶神庙
古罗马将建筑与雕塑和绘画更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这座灶神庙采用了华丽的科林斯柱式,但柱顶横梁和山花却没有做过多的雕刻,而只以层叠的线脚装饰。柱头以上的檐部虽然没有雕刻装饰,但方、圆线脚变化丰富,而且与檐下的装饰形成对比,于简约中蕴含精致。
- 罗马马来鲁斯剧场柱式细部
底层的多立克柱式与顶部的爱奥尼克柱式都采用了3/4的壁柱形式,虽然建筑上下两层大体相同,但通过柱式、装饰图案的不同使立面产生了变化。建筑的底层使用相对简单的柱式与装饰图案,而越向上柱式与装饰图案就变得越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