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军:培养有担当的好人——谈“全面发展的人”之六
培养有责任担当的好人
——谈“全面发展的人”之六
刘向军
立德树人,这是全人类学校教育共同认可的标准。“德”的内涵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政治体制下有不尽相同的内涵,但责任担当无疑是其共性。
认可责任,承担责任,尽到责任,这在社会组织结构无论哪一个层面上都是宝贵的品质。对于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来说,拥有责任担当就是最大的美德,就可以被称为一个好人,就可以被称为一个“精神贵族”。
责任担当的第一个要义是社会责任。
什么是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就是一个人在社会角色中应当担负起的具体的责任。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家庭中的孩子,是学校中的学生,是班级中的同学,是老师的弟子,是社会上的一员,是成年后的公民。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要担负起不同的具体责任,这就是社会责任。
因此,所谓的社会责任,绝非一个抽象空洞的概念,也绝非只有高中生、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有了所谓“社会参与”之后才有的责任,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切实可行的、随时随地都需要践行的责任。这种社会责任心的培养,是从幼儿就需要开始的教育,比如幼儿要有尊敬长辈的责任,要有饭前洗手的责任,要有自己学会穿衣服的责任,等等。
责任担当的第二个要义是国家认同。
所谓的国家认同,就是对自己所生活的国家的热爱,包括这个国家的土地,这个国家的人民,这个国家的文化,这个国家的传统,这个国家的权力,这个国家的尊严,等等。
人类文明中,有无国界的科学的存在,也有世界公民的存在,但对于几乎所有的人来说,他首先和最终是属于生他养他的国家的。即便是21世纪的今天,国家利益至上依然是世界各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原则,无论有多么动听的普世性道德宣扬,在国家利益冲突面前都显得苍白甚至虚伪。
相比于“天下大同”的宏伟理想而言,“爱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和社会责任一样,家国认同的培养要始于幼儿并贯穿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
责任担当的第三个要义是国际理解。
什么是国际理解?国际理解就是对不同的国家认同的尊重,也是不同的国家认同之间的友好相处、沟通合作。小而言之,我们要培养能够理解世界,欣赏世界,走向世界的公民;大而言之,我们要培养能够包容世界,尊重世界,创造世界的公民。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国际理解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教育应有的内涵,也是“天下大同”的高远理想的应有之义。
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这三者构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责任担当。这三者显然是一个层递关系。在这三者之中,我们更看重社会责任;而在社会责任中,我们更看重一个学生的家庭责任——做不好小事就不可能做好大事,不能担负起小的责任,就难以担负起大的责任。在责任担当教育中,我们要培养的是实实在在的有责任担当意识、习惯和行为的人,而不是要培养那些满嘴宏大理论的“责任担当者”。
明确责任,承担责任,尽到责任,这样的人就是生活中值得信赖的好人,这样的人就是社会中值得尊敬的好公民。
202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