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打工者的春节
一步一步走进加拿大
来自东北的亮灯,讲述移民加拿大的生活
文 | 亮灯
在温哥华过春节,是以国内春节气氛为背景、按着国内的传统习俗、紧跟国内时差节奏来过的——起码我这个打工者是如此。今年大年三十儿和初一都是上班工作时间,初二初三才逢周末,算是春节放假两天。在家里挂起大红灯笼,门上贴上福字,小范围的节日气氛靠自己营造。
春节期间我家的花也适时地开放了。
发红包
春节前,在我还不确定是哪一天开始过节的时候,几个菲律宾工友在工休吃饭时就向我打听,中国新年到了吧?你明天会给我们带什么?中国新年是吃月饼还是吃粘糕?过年要庆祝一个月是吗?这是早几年已被我逐渐培养出来的中国年情结,因为每年过春节我都有所表示,发红包提醒工友们中国年到了,所以现在根本不用我提醒,他们倒来提醒我了。
我在这公司工作有八年多了,工人进进出出都换了好几茬人了,原来以西人为主的工友,现在除我和另一位华人外几乎全换成菲律宾人了,因为菲律宾人很能干。他们很喜欢了解关注中国文化,我当然责无旁贷要为他们普及。我告诉他们,月饼是中秋节吃的,过年时要吃饺子。于是有人想起来了,前年中秋节时我还带月饼给他们尝了。
第二天上班时,华人同事特意买了代表中国特色的食品小笼包带来与大家分享,我带了红包。之前每年我只是把春节参加活动时收到的省市议员们派发的红包转送给工友们,从去年起,我不再总是给议员们做义务宣传了,去商场买来带福字喜庆图案的红包,在里面装上一块中国大白免奶糖,上班时拎着一袋子红包挨个送,包括早班的工友和主管,听他们用蹩脚中文跟我说“恭喜发财”,还有人跟我开玩笑,问我红包里装有10元钱吗?整个车间里似乎都有中国年味了。
拜年
国内过春节有七天长假,从三十儿到初七,拜年信息不间断。每天我下晚班回家后,第一件事先看手机再看信箱(白天手机没网络,干活期间有网也没空看,只能晚上集中批阅文件了),节日期间每天都是红通通一片提示,几十条拜年信息要逐一拜读回复。无论近在温村还是远在故乡他乡的,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就接上了与其交往同处的经历片段,瞬间拉近了久别遥远的时空距离,真能感受得到扑面而来的温暖。
也有朋友问我,这岁数在国内都退休了,你为啥还要上班呀?其一要还房贷这是现实,其二我们公司类似和尚敲木鱼的工作简单重复没压力,令头脑放松,权当净下心来坚持锻炼身体了,我似乎没把它当成是在工作,而每天写作倒像是我的主业;其三每天上班下班已像一日三餐睡觉一样成了习惯,还可接触当地西人社会,我喜欢这种有规律的生活,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微信拜年真方便,现成的华丽极致的拜年词、设计精美的拜年图片,在各个群里铺天盖地像雪片般飞来,天南地北的朋友很多很多,选一款能代表自己心意的发出去,就将祝福传达给对方了。
也有同学同事自己亲手敲字叙说友情的,这种更让人感动。
汉学家王健教授讲汉语比华人更溜,他的拜年回复最有特色,仿佛是听他打着快板说出来的:
春节又来到,
一拜全家好,
二拜没烦恼,
三拜收入高,
四拜乐逍遥,
五拜六拜幸福到,
七拜八拜不变老,
九拜十拜好运到!
祝您及全家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各大商场里的中国年味一年更比一年浓厚,素里中心商场过年期间有舞狮的,搭台演节目的,穿唐装搞活动的……。
在一面墙上还挂满了喜庆的中国红灯笼,狗年吉祥图片等。
拍张照片传给朋友拜年。
阖家团圆
大年初一那天是工作日,家人都照常上班,家庭聚会吃团圆饭就只能定在周六大年初二了,为此还推掉了朋友的活动邀请。恰逢北美崔哥来温哥华过春节邀我见面,也遗憾未能赴约,只能在电话中互相拜年了。
我在加拿大的所有亲属加一起老老少少总共七口人,今年集中在我家过年吃团圆饭(前几年陆续送走了国内老一辈双亲,姊妹兄弟分布地球村各自生活,远方尚无牵挂)。因头天上班没时间准备更多,但过春节的元素必须有:饺子,年糕——寓意步步高,年年有鱼。谈不上丰盛,在乎的是亲情。
这是我自制的皮冻和凉拌佛手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