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生前最后一道圣旨,本该是精心保护的文物,却突然神秘失踪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连绵不绝,祖先留给我们的文物非常多。然而,相比辉煌灿烂的过往,这些文物也只是沧海一粟,更多的则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今天要说的,就是一套本该精心保护的文物,却突然神秘失踪,成为文物界的疑案。
我们知道,皇帝的最后一道圣旨,往往是用来交代后事的遗诏。然而,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圣旨却不同。因为爱妃海兰珠之死,皇太极的身体一向不好,但还没有驾崩的前兆,但是他却在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突然在盛京后宫猝死。因为事发突然,并没有留下遗诏,也没有指定继承人。
那么,根据史学界的推断,当年八月初八起草,八月初九颁发的《奉天诰命》,就应该是皇太极的最后圣旨。它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给蒙古科尔沁奇塔特的赐婚诏书。
内容虽然并不复杂,但却牵扯到明末清初的政治形势。当时,满人地处东北一隅,西有蒙古,东有朝鲜,南有大明,可谓强敌环伺,危机四伏。满人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最终建立了全国性政权,除了民风彪悍的武力之外,政治策略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他们将大明视为最主要的敌人,采取一切手段对付明朝。为了不至于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对于蒙古则采用了“北不断亲”的国策。这是为了将蒙古拉入战车,不断与之联姻。皇太极就一口气娶了哲哲、孝庄、海兰珠等多位蒙古科尔沁女子,甚至还将哲哲立为皇后。
除了娶蒙古女子,满族贵族的女子还要嫁入蒙古,构建更亲善的关系。《奉天诰命》中,就是要将皇太极的第三个女儿固伦端靖公主下嫁给奇塔特,诏书是这么写的:
奉天承运宽温仁圣皇帝制曰:自开辟以来有天下者,女称公主,所以昭玉叶之贵。婿称驸马,所以示推爱之谊,自古迄今未尝更也。今朕即大位,爱仿古昔,定诰封驸马之制,兹尔奇炭,原系耨水熬镇科尔沁国主之裔也。特蒙朕眷俾尚公主称驸马。勿挟贵而骄矜,勿持恩而敢慢。尔其更加勤慎,勉遵道义,敬之哉!勿负朕命。大清崇德八年初八日。
这份诏书中的奇炭,就是奇塔特,它以满、蒙、汉三种文字书写,内容很明确。皇太极将自己的公主赐婚给驸马,希望奇塔特能够不忘皇恩,忠心效力。
如此重要的诏书,在当时的制作也是十分精美的。它分为金质诏书和绢质诏书两种。其中金质诏书分为两页,每页重达四两,以纽扣相连,可以折叠收纳,也可以打开阅读。绢质诏书则更复杂,它的正面为朱红、湖蓝、石青、乳白、明黄的绢,其中满文写在明黄绢上,蒙古文写在乳白绢上,汉文写在朱红绢上,周围密布祥云和五彩云龙的图案。
相比本身的材质,诏书说体现的时代背景,更为重要。这份诏书,体现了清朝皇帝对于科尔沁部落的重视,所以被奇塔特的后人悉心珍藏,一直都没有保存完好。只是到了近代之后,金质和绢质诏书却突然神秘失踪。
1947年,内蒙古进行土改,呼和格勒嘎查松劲海如布公爷的土地、牛羊等财物都被翻身农奴分配。他的十二阿哥向政府交待了金质诏书等其它文物的下落。只不过,那时候正是解放战争最激烈的阶段,当地农委会决定将金质诏书和其它一些文物送到东北换取一些货币,以此支援前线。
结果,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一位带路的白姓买卖人带领农委会的三位骨干到东北售出文物后,带着一半钱财逃之夭夭,再也找不到踪迹。那份金质诏书,从此也石沉大海,下落不明。
如果说金质诏书还有个缘由,那绢质诏书的就更莫名其妙。还是在解放前,科左中旗查干诺尔艾勒格日勒图台吉后人旺勤古如达诺彦向国家上交了绢质诏书,并被存放在科左中旗档案馆。然而,就在1997年时,当时管理人员却发现这件文物突然不翼而飞,案件至今无能侦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