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联:一曲相思送雁归,如何设置上联呢?

今天的对联,下联:一曲相思送雁归,如何设置上联呢?

上联:两处闲愁恨君远,

下联:一曲相思送雁归。

当然,上联亦可是:两处闲愁恨君晚,末字还可用去,即:两处闲愁恨君去。单就字面而言,去字与下联尾字堪称正配,但较之用“远”或“晚”表达离别之苦,思念之情的表达力就逊的多了。所以,对对联亦要有整体观念思路,不要只是凑字、凑词,还要考虑意境或谓表达力的深浅程度。

单就所出下联看,即是表达思恋之苦、想念之情的!

在古代通讯不发达,尤其是在秋天这种极易引起愁思的季节,或者在心上人离去许久杳无音信的时候,大雁南飞,时常被人们引为传达愁思的信使,古称书信为“鱼雁”。

在我国古代,鱼雁和书信有着密切的渊源,古诗文中留有许多记载。如:

“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等。

雁又称鸿,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像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而称信使为“鱼雁”,也叫“鸿鳞”。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有诗曰: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大雁这种候鸟,每年春北秋南而迁移,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隨人薛道衡在《人日思归》中写道: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以雁写思(思归、思念)的还有: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想物华”(北宋欧阳修《戏答元稹》)。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秋望》)等。

所以,鸿雁在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运用也就很普遍了,如:

“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李白》)等。

总之,“雁”或说“鸿雁”在古代乃至现代、今天,代表的意思(涵义)就是:

思念,相思;

乡愁,思乡;

使者,消息;

孤独,孤寂。

那么,如此看来,“雁”即是一种吉祥之鸟,因为它给人以希望,寄人之思念。但,“雁”又代表孤寂、失落、失望…………

说起相思之苦,恋人之念,离别之痛,孤独之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词人把相念夫君,离别之愫诠释(表达)的淋漓尽致,而又不落俗套,堪称经典。原词如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藕香残玉簟秋”,首句词人描述与夫君别后,目赌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回房欹靠竹席,颇有凉意,原来方晓秋天已至。

词人不经意地道出自己滞后的节令意识,实是写出了她自夫君走后,神不守舍,对环境变化浑然无觉的情形。该首词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原文意思如下: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冰)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运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的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叹!自古红颜多薄命,从来相思最绕心!

就象词中所写“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就象这副对联所撰:

两处闲愁恨君远,

一曲相思送雁归。

上联:十年别恨悲人老,

下联:一曲相思送雁归。

上联:几笺红叶捎书去,

下联:一曲相思送雁归。

上联:几番惆怅辞君去,

下联:一曲相思送雁归。

上联:满山枫叶随风落,

下联:一曲相思送雁归。

上联:两行清泪离君去,

下联:一曲相思送雁归。

上联:千年長亭别君去,

下联:一曲相思送雁归。

上联:三更梦醒忆江南,

下联:一曲相思送雁归。

上联:五湖聚海游龙潜,

下联:一曲相思送雁归。

上联:九重游云彩虹绘,

下联:一曲相思送雁归。

上联:二泉映月闻莺叫,

下联:一曲相思送雁归。

上联:十年助教来西部,

下联:一曲相思送雁归。

朋友们,你们怎么对呢?请在留言区留言哦!

大别山神话,发布文学作品,传播历史知识,展示搞笑视频,关注,会有更多精彩哦!小编:宋高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