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日课291丨安命而不认命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孟子日课第291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23》
孟子说:
口之于美味,眼睛之于美色,耳之于好听的声音,鼻之于芬芳的气味,四肢之于安逸舒适,这些爱好,都是天性,但能否得到满足,却取决于命运的安排。君子并不把这些作为天性的必然,其权在于造物主之手中,不可力取。
孟子并不否认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欲望,然而能得到多大程度的满足,要看外在的客观条件,非自身所能决定。正所谓: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日课225丨你无法改变世界,却能改变自己)对于天性要顺之,导之,不可强求,终虽未得,亦当知命而安之。《集注》言:
程子曰:五者之欲,性也。然有分,不能皆如其愿,则是命也。不可谓我性之所有,而求必得之也。
不能皆如其愿,不止为贫贱。盖虽贫贱之极,亦有品节限制,则是亦有命也。
张居正亦言:
人惟能安命,而后能立命;能忍性,而后能尽性。
孟子接着说:
仁在父子之间,义在君臣之间,礼在宾主之间,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能够实现与否,属于命运,但这些却是天性的必然。所以君子不把它们认为是该属于命运的,而要去努力顺从以实现之。
仁义礼智信,天命之谓性,也受制于外在的命运,但它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虽求之而不能得,也要守之而勿失。人是生理意义上的人,亦是精神意义上的人。张载言:
养则付命于天,道则责成于己。
加入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涵泳儒雅人生。
温故知新
孟子日课286丨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流言蜚语,如何应对
孟子日课282丨不护佑民生的神,不是好神;不为民做主的官,不是好官
论语温故
声律启蒙
日诵丨《声律启蒙》上平三江03 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
日诵丨《声律启蒙》上平三江02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日诵丨《声律启蒙》上平二冬03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家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