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劲”的境界
1、松柔连贯的拳式。力由脊发,由腰脊运动带动躯干四肢运动,各个关节肌腱、五脏六腑甚至每个细胞全松活开,这个“松”字很关键。“逢松必变”,“逢变必松”,动作轻灵,毫不着力。“轻灵”这点至关重要,多数太极爱好者都因忽略“轻灵”而悟不得太极真谛。
2、“腰腿求之”,松腰落胯,腰腿是支架,所谓“立柱顶千斤”、“擎起彼身借彼力”,腰腿进退转侧得宜,便与敌之攻走之势,合成为太极阴阳妙图,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故胡师的拳架与推手,均不可擅改,那是悟入真太极的必由之路。
3、“胸背犹如一纸扇,开合折叠任君变”(胡师语),腰脊带动两臂胸背化发,处处能化能发,所谓“无形无象,全体透空”。腰腿与胸背相合,则形成“上下相随人难侵。”
4、“引到身前力始蓄”,距离感至关重要,距离远,化之人也不惊,打之我也无力,必须对方手触我身(躯干)而后化之发之,见李经梧、胡老师均是“以身试法”让徒弟推其身上(躯干部位)而后化发之。兵法所谓:“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善进身者对方打不出、摔不倒,阴阳鱼游走不已,近身好处大矣哉。
5、改造先天顶抗为顺势而动,会避双重,身如被单,床单、随打随移,一点打不到实处,而又能作周身一家,处处得机得势,所谓“敷”、“盖”、“对”也;又如老叟戏顽童,不单玩自己的,还要和对手合在一起玩,不即不离,犹如事先编排好的对练路子,可以周旋无已而又处处我顺人背,不想周旋则能随时发之。所谓“吞也”、“吐也”。
6、“一臂三力”“退必吸提,进必粘逼”(胡师语)。
搭手后诸式诸劲中均含有三种力:牵引力、顺势力、推动力,这在肢体的螺旋走转中实现(“缠线劲?”),这是近身制敌的保证,也是处处我顺人背的保证,使之进不得,退也无法逃脱,这也是“敷盖对乔”之意也。
一、劲与力的区别劲与力,在未学拳术之前,常无法区别其不同,但已学拳术后,就不可不分析清楚了。曾见学习武术数年之久的人,对于劲与力仍莫明所以,殊属憾事。
应当知道,力由于骨陷于肩背而不能发,劲由于筋能发,并达于四肢。力为有形,劲则无形,力方而劲圆,力涩而劲畅,力迟而劲速,力散而劲聚,力浮而劲沉,力钝而劲锐,这是力与劲的不同。
二、沾粘劲沾粘劲即不丢之劲,主前进,是太极拳中最需要的基本内劲,由推手而来。
初练沾粘劲时,两手不知所觉,犹如木棍,一段时间后,才由手到臂、到胸、到背,以至全身皮肤,逐渐生有感觉。有感觉才可沾粘,才可将敌吸住,为我所制。这种沾粘,须由高明教师引领,就如蓄电池的过电,教师系有电的发电机,学习者为无电的蓄电池,引领犹如过电,功成则如发电机已将电输入蓄电池中,之后蓄电池亦能单独发电。欲称这一过程为喂劲。就如慈母喂食小孩,日久以后,小孩亦知自食的方法。
所以,练习这种劲到相当程度后,皮肤上有似云似雾的气,如漆似胶,一遇敌手即不丢离。非但两手如此,周身亦如此。其艺愈高者,气愈厚,面积也愈大。但此气看不见,仅能自我感受,或使具有同样功夫者互相感觉。因此,艺高者与人推手时,一搭手即知对手程度,其道理即在彼此沾粘圆圈面积大小。此劲是练习太极拳推手中最重要的内容,必须练习。否则,就不能研究其他诸劲,初学者不可不注意。
三、听劲听劲中的'听',是指周身皮肤感觉的听。所以,在未练习听劲之前,必须练习沾粘劲,如果不明沾粘劲,就不能听。
四、懂劲能听,然后能懂,这虽然是一定之理,但是如果听不准确,也不能全懂。所以懂劲一门也很困难,非由名师口授与自己切实研究不可,而且经相当时期后,才能全明其理。
在太极拳推手中,未懂劲之前,虽然易犯顶、偏、丢、抗等病,但是懂劲之后,往往也有断、结、俯、仰各病,这是因为后者正处在似懂非懂之间。断结无一定的标准,都因视听不能准确,尚未达到真正懂劲的境界。如能闪、还、撩、了、转、换、进、退行动自然,随心所欲,才可谓真正懂劲。真正懂劲之后,即能得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之效。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让,就去即升,果然能达到此地步,可入神明之域。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懂劲后愈练愈精。'在未懂劲前,如果先求尺、寸、分、毫,这是小功,不过是末技而已。所谓能尺寸于人,实非懂劲。必须懂劲后,神而明之,自能量尺、量寸、量分、量毫,能量,然后能节、拿、抓、闭。到此境界又分自己懂劲,于人懂劲两种。自己懂劲,接及神明,能反探战己身中之阴,时时皆然,欲谓阳得其阴。水火既济,乾坤交汞,性命葆真,这是修道的要诀。若于人懂劲,视听之际,随遇变化,不着思虑形相而无往不宜,自得太极之妙,此即技击中之要纲。上述两种是太极拳大成的标致。所以,习练太极拳者,非懂劲不可,如莫明此道,则难与之论说太极拳。
五、走劲走劲即不顶之劲,主后退,由懂劲而来,不懂如何能走?譬如人来势,或高或低,或横或直,或左或右,或长或短,原本没有一定标准,如果不懂其势,如何能走?走者,走避人的重力,而不与之相抵。因此,推手时,手部一觉人有重意,即变为虚。如遇偏重则偏松,遇双重则偏沉之,泻去其力,随彼方而去,不稍抵抗,使人处处落空,毫不得力。正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然而,初学者不遇大劲不走,是尚有抵抗之意,并不是懂劲后真走。走劲的枢纽全在腰腿,腰腿无功,亦属徒然。学练者对此不可不知。
六、化劲化劲由粘劲与走劲而成,不丢不顶,随感随化,前进后退,左顾右盼,相济不离。化之要点,全在我顺人背。若能达此境界,则彼虽有千斤之力,亦无所用。所以,化劲在太极拳中极为重要。
化劲中应略含掤劲,无掤劲则不能化。化劲并非以手或肩化之,而全用腰腿。若用手或肩,是谓硬拨,不是太极拳的化劲。如果能顺人之势,或高或低,或横或直,快慢相合(化之太快,不能引其入榫,过慢仍未化去),即能沾而化之。至于直来曲化,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是顺彼劲路变化方向,随机应用。但往返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使人不知己之劲路,直到对方势背为止,是谓真化。
化后可拿可发,要点是不化尽。化尽则己的沾粘劲易断,而去势随之远矣。也不能化之过后,过后则势背,不能前进。至于化敌的发劲,要待敌劲将出而未全出,将至而未全至之际,随势而化,不要太早,或过迟。太早未到,无有所化,过迟已着,化之无益。至于化圈的大小,艺愈高者圈愈小,反之愈大。有人认为太极拳全尚软化,并不正确。该拳实乃有化有发,化之得势,则发亦自可,化不得势,何能言发,全由习者领悟运用。艺高者后化即前进,其上身似往后化退,但下步同时已前进。这是以退作进之法,奥妙无穷。反之,初学者多以退步为后化,实不知这是逃避,并非真化。上乘者外操柔软,内含坚刚,此坚刚非有意识的坚刚,实乃练功日久后自然增长的内劲。所困难的是内含坚刚而不施于外,即迎敌化人时,亦以柔软应付坚刚,使人坚刚尽化无存。这步功夫非常玄妙,要不是沾、粘、连、随已由懂劲而达神明之域,就不能轻灵玄妙,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七、引劲引劲即人不动,而引其动,或人既动,而引其入于己之路线。人仅知化劲、拿劲、发劲,而不知有此引劲,实际上引劲处于化拿之间,而较化劲更难。因为对方来势不能随己心欲,所以必须引之。譬如两物行走,方向不一,则无法相合,必须引之,然后才能相合。
至于引的方法,须化到对方的劲将尽未尽时,才能引之入彀。换言之,引劲是欲引出对方背势中的焦点。如遇对方是艺浅者,固易为之,若是稍有功夫者,还须用假引之法。如引高打低,引直打横,或故出一虚拳以引之,使彼丹田气上升,重心不稳,在惊惶之际出其不备,即可拿而发之,所以,在发之前,须有拿;在拿之前,须有引;在引之前,须有化,这是一定之理。
上述引劲之法,不专门练习几年难以掌握。因为引劲不仅手引,同时也须应用身法、步法、腰法等。引之愈长,发之愈有势,正如太极拳论中所谓:'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但其要点终不离沾、粘二字。
八、拿劲拿劲较引化两劲更为难学,并且在太极拳中颇为重要。因为不能拿,就不能发,能拿才可发,发之不中都因拿之不准,拿是发的先锋。通常拿至敌发呆顿而己之意到时,即发其焦点,未有不中的。只是拿时须动作轻灵,重则易为人知觉,而变化脱去。其难点亦在这将拿未拿到之际。若拿到后,敌即不能脱去,所以,拿之妙,妙在人不知不觉之间。
此外,拿人一定要拿其关节,如腕、肘、肩等处,否则易被人化脱。双手拿人,犹如以秤衡物,重则秤锤移于外,轻则移于内,不要使高低轻重相等,勿失其衡。拿时除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敛气凝神外,己之重心尤须注意,一定要尾闾中正,顶悬步稳,重心稳定。所谓'拿人不过膝,过膝即不拿',正是此意。如果离人远,必须自己进步,调整距离,否则有重心不稳之虞。拿人非手拿,手拿钝而易化,拿之枢纽全在腰腿。拿人非力拿,力拿呆而易脱,拿之主使全在意气。同时拿的步法、身法、方向亦很重要,非口授不可。
功深者拿人,一搭手无论何处,一索即得,且能使被拿者身不自主,随其所欲,俗曰入榫。但艺高者往往拿而不发,其理在于拿到后,人既知势败必损,已认屈服,可毋庸再施发劲,令人更觉难堪,这亦是君子之道。拿又分有形、无形两种:有形拿,拿的圆圈愈小,功夫愈深,圆圈愈大,功夫愈浅;无形拿,在二人皮肤相粘各施引拿时,艺浅者的圆圈常被艺深者遮蔽。这种奥妙功夫虽由名师教授,然而非本身持之以恒,不会有成。
九、发劲欲击人,非发劲不可,不知发劲,焉能击人?更谈不上技击。对于以太极拳养身者,可不谈发劲,而对于欲防身者,就非知发劲不可。因为就太极拳而言,如仅知化而不知发,这是只知守而不知攻。须知化中有时不能手手化净,岂能安然无事?一有失败,即牵连全部。进而言之,即使不求胜于人,至少也应不败于人,所以必须一化一发(即一守一攻),这样可使敌不能致全力于发,而同时也须顾及于化。前辈发人有'出手见红'之语,意为一出手就使敌人跌倒,不令人攻而守,或己守而攻,免得多费时间与精神,实为至理名言。否则既须注意于守,又须注意于攻,反使己之精神分散,为人所乘。
太极拳中的发劲,分为截劲、长劲、沉劲、钻劲、寸劲、分劲、冷劲、抖跳劲等,其中截劲较长劲为猛,钻劲较沉劲为厉,分劲较寸劲为狠。其发人能将人双足离地,以一次腾出为佳,如人双足不能离地,仅是带跳带退,这是次等功夫。后者的原因是气与劲不足,不能摧敌根腾起。至于冷劲,因引发人于不知不觉中,所以其势甚猛,用起来固然不容易,而且为艺高者所不取,大概是有损于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