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肠道疾病是什么?
炎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通常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IBD易感基因定位于几个染色体区域,位于第l6条染色体长臂的IBD1区域被认为与CD相关。CD可能由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和肠道微生物群改变等之间复杂相互作用引起,会导致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失调,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自2001年发现NOD2与CD相关后,其在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NOD2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表2)被证实与白种人患CD显著相关,在人类社会中存在重要种族差异,其后的蛋白功能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它是CD的易感基因[1]。
表2. NOD2基因的3个常见SNPs
NOD2的C末端部分(图1)包含一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RR),这是一个结构域,可以与细菌脂多糖(LPS)发生物理作用以激活NF-κB。三种氨基酸多态性中最显著的是移码突变3020insC/Leu1007fsinsC,导致C末端33个氨基酸的截断。
图1. Nod2基因的结构和克罗恩病相关变异体的定位[2]
三个CD相关的变异体不是发生在同一个单倍型(从一个亲本遗传的连续DNA片段),经常出现于更常见的Pro268Ser变异体的背景上(图2)。这种非随机分布可能是对于含有Pro268Ser变异体的人群施加正向选择(有利于CD相关变异体),在整个人类进化过程中对微生物因子的反应起着主要的选择作用。
图2. 克罗恩病(CD)相关Nod2三种CD相关变体的遗传来源[3]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