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以天才为责任的生活
分析哲学家冯·赖特曾说,凡在哲学史上开创学派者皆可列入伟大哲学家行列,但很少有伟大哲学家能开创两个学派,维特根斯坦就是开创了分析哲学两个主要学派的旷世奇才。
他的开创性著作是两本篇幅不大的格言书:2万多字的《逻辑哲学论》是维也纳学派的“圣经”,死后发表的《哲学研究》开创了日常语言分析学派。爱默生曾说:“伟大的天才的传记总是最短的。”
这句话显然不适用于维特根斯坦,他的学生、亲朋,甚至只有一面之交的人所写的大量回忆录,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维特根斯坦的传奇人生:这个奥匈帝国钢铁大王的儿子到英国是为了学习当时最先进的喷气航空技术,他却沉醉于对数学基础问题和数理逻辑的思辨。
在先后得到分析哲学三大创始人弗雷格、穆尔和罗素的认可之后,转学到剑桥大学学哲学。在写完《逻辑哲学论》之后,他以为已解决一切哲学问题,没有必要继续研究哲学,因而在名声鹊起之际隐居到偏僻山区当小学教师,其间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出版了生前公开发表的第二本书《国民小学字典》。
维特根斯坦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的教学和思想朴实无华,与人交往率性而为,有时简单到不近人情的地步。他在当小学教师时体罚学生,被家长告上法庭,迫使他离开小学。重返剑桥后,他在课堂上率直表达,当他认为学生的提问不得要领或误解其意思,动辄斥之为“胡说”。
成为哲学系主任后,在他主持的会议上,有时竟鸦雀无声。波普尔在自传中记载了他与维特根斯坦交锋的“火钳事件”:波普尔应邀来剑桥作讲演,维特根斯坦主持会议,当讲到道德问题时,维特根斯坦挥动一根火钳问道:“给我一个大家公认的道德规范的例子。”
波普尔应声答道:“不要用火钳来威胁作讲演的客人。”维特根斯坦愤然掼门离开会场。这件事是否真实待考,不过,维特根斯坦确实因为认识到自己缺乏教师应具有的循循善诱的耐心而主动辞去教授的职务。
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回忆录也留下使人疑惑的问题:一是维特根斯坦对学生声称《逻辑哲学论》本质上是一本伦理学著作,他终生关心的是宗教问题,但他的著作和笔记中却极少思考伦理宗教问题;二是在1920—1921年的私人信件中,维特根斯坦多次自责“充满着最丑恶和卑劣的念头”,“在道德上已经死亡”,“时常想要结束自己生命”。
W.巴特莱在《维特根斯坦》一书中肯定维特根斯坦一度陷入同性恋,他绘声绘色地描述维特根斯坦半夜在维也纳同性恋中心帕拉特公园寻找“同志”的情景,以及欲罢不能的矛盾心理。
巴特莱在1985年修订版的“跋”中说,消息来源于“维特根斯坦朋友们的可信报道”,但没有提供证据。维特根斯坦遗留手稿中有一些读者不能理解的代号,一些字句被法定保管人遮盖起来,法定保管人之一安斯康姆说,这些被遮盖的部分与维特根斯坦的私生活有关,这更加深了人们对他是否是同性恋的好奇心。
20世纪90年代,刚毕业的牛津大学文学硕士R.蒙克写作的《维特根斯坦:天才的责任》成为畅销书。该书成功的秘诀如作者所说,他把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和哲学融为一体,克服了哲学研究与回忆录这两类著作“不幸的分离”,书中描绘了一个活生生的维特根斯坦在思索,而不是通常对那些不连贯的笔记的枯燥解释。
在作者笔下,支配维特根斯坦生活的目标不是逻辑、语言或世界观问题,而是“天才的责任”。这个目标是在他早年读到的奥托·瓦宁格《性格与性别》一书的影响下形成的。瓦宁格把男女的性别差异等同于性格高低差别,他极力贬低女性性格,乃至否定爱情的意义。思庐edit
反之,他把男性性格理想化、典型化为“天才”。天才对真与假、是与非有着敏感的直觉,对天才而言,“逻辑和伦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瓦宁格还说,“天才是最高美德,因此是每个男人的责任”,不以天才为责任的生活不值得度过。大概觉得自己不能像天才那样生活,瓦宁格23岁时自杀。
维特根斯坦兄弟5人,他的3个哥哥自杀,可以确定其中一人因羞于同性恋而自杀。维特根斯坦显然也有自杀倾向,正如他多次在私人信件中表露的那样。与他的哥哥们不同,他在“天才的责任”的目标鼓舞下度过精神危机。
研究哲学对他来说不是谋生的职业,而是生死攸关的责任,哲学思考是他实现天才的责任的途径,成为天才证明了他的存在价值,给予他生活的勇气。
至于维特根斯坦是不是同性恋的问题,蒙克引用一些手稿记录表明,维特根斯坦确实对他的男性朋友抱有异常感情,甚至会为他们与别人交往而嫉妒,但维特根斯坦更多地记录了他对这种情感的羞愧和忏悔,他严于律己的自责足以防止他的感情发展成行为。
未公开的手稿中没有任何有关同性恋行为的记载,也没有任何证据可证明巴特莱的断言。公允地说,正如维特根斯坦有过自杀的念头,他也有过同性恋的冲动,但正是强烈的天才责任意识把他从毁灭和堕落的边缘挽救回来。
虽然窥测名人私生活从不属于学术范围,现在崇尚个人自由的西方社会更把同性恋当作他人不可干预的“私德”,但蒙克的书使我们看到,一个哲学家的生活目标和责任感对理解他的理论何等重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9.2
作者:赵敦华
●让人瞠目结舌的法国高中哲学教育,学生们都在读什么?
●许知远: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正死于疯狂
●陈嘉映:人是自私的?〈自私的基因〉错在哪?
●邓晓芒:对西方哲学几个基本问题的介绍
●项飙:大学要寻找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