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心与现代心
关于解剖,中国古代早有描述,《内经》言: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并且也一直在发展,下面关于心的描述,收录如下:
东汉《难经》曰:心重十二两,中有七乳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根据东汉的度量单位,一两大概15.625g,十二两就是187g左右,而现代解剖认为正常心脏的重量约300~350g,)
明代张介宾曰: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其中有窍,多寡不同,以导引天真之气,下无透窍,上通乎舌,共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脂裹,是为心包络,心下有膈膜,与脊胁周回相看,遮蔽浊气,使不得上熏心肺,所谓膻中也。
(对心脏的大小形态的描述)
清代《医宗金鉴》又云: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着脊之第五椎,其合脉也,其荣色也,开窍于耳,又曰开窍于舌。
(到了清代,对于,肺心脏的解剖位置已经是很清楚)
清代《医林改错》……至肺管前面半截处,归并一根,如树两杈归一本,形粗如箸,下行入心,由心左转出,粗如笔管,从心左后行,由肺管左边过肺入脊前,下行至尾骨,名曰卫总管,俗名腰管。
(而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已经认识到了心脏血管走向,大小等,因为时代,科技,认识等局限,对于解剖知识认识到如此程度,已经非常了不起,相信假以时日,绝对可以认识到现在解剖的程度。)
现代:
一、心脏位置和外形:心脏位于胸腔内,属中纵膈,外裹心包,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覆盖,只有下部一小三角区域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和第4~5肋软骨相邻。心脏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一般如自身拳头大小。
二、心脏内部解剖: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
三、心壁的构造:由内向外分三层 心内膜 心肌层 心外膜。
四、心脏的支架结构:以主动脉瓣环为中心的四个瓣环的纤维三角和连接主动脉瓣环与肺动脉之间的圆锥韧带组成心脏支架结构,心肌及瓣膜均附着在纤维支架上。
五、房间隔和室间隔:房间隔较薄,并以卵圆窝处最薄。
六、心脏瓣膜:1、三尖瓣:分为膈瓣、前瓣、后瓣。前瓣最大,是维持三尖瓣功能的主要部分,后瓣最小。
7、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激动,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
八、心脏的冠脉循环:1、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冠状动脉窦,经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达左冠状沟,分为左前降至和左回旋支。
九、大血管:1、主动脉,起于左心室,向左前上方行至右侧第二胸肋关节高度,弯向左后方第四胸椎体右侧,沿脊椎下降,穿膈入腹,于第四腰椎体下缘分为左右髂总动脉。
十、心包:纤维性心包为心包最外层,上部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移行,下部与膈的中心腱愈合。浆膜性 。
(图片开源于网络。详细解剖知识,请看书+百度)
由此可知,解剖上古代认识到的心与现代的心是一致的。本人能收集到的对心解剖上描述的就那么多,如果还有,欢迎补充。
这一系列的文章已经耽搁了很久,现在提上日程,梳理历代中医的解剖的认识,解剖应该是中医的一部分。后面的文章会陆续写出来,有兴趣的可关注,评论,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