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记忆,旧(1)

印度文明起源于大河,前有印度河文明,后有以朱穆纳河、恒河为中心的雅利安文明,然而印度次大陆的主体却是面积广大,连绵起伏的德干高原。德干高原端坐于次大陆中央,将次大陆分割为东、西、南、北、中,五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科钦是一座位于印度西南海岸的港口城市,属于狭长的克拉拉邦。其早期历史已完全沉入历史迷雾,值得一提的大概只有元末明初之时,中国商人把当时流行的捕鱼技术传到了这里,并在海边和回水河里修建了一排排的,巨大的“中国渔网”,而这捕鱼技术在其故乡却早已被淘汰。在此之后,科钦被纳入中印度穆斯林苏丹国比达尔的势力范围,欧洲文艺复兴,开启大航海时代,葡萄牙冒险家达伽马首先抵达印度,几经周折,在科钦建立了欧洲人的第一个南亚殖民地,“风暴之城”。

殖民时期,科钦几度易手,曾先后被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三个西欧强国统治。直到20世纪,印度独立,科钦终于回归印度人的治下。文艺复兴之前,中国商人已是南洋霸主,垄断着利润丰厚的香料贸易,而文艺复兴拉开了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的序幕,曾经极度辉煌的东方强国迅速衰落,进入悲惨的殖民时代。滋味万千的香料从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销往中国、波斯湾、奥斯曼土耳其和欧洲诸国,西南印度成为重要的中转站。“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国首先发现“香料群岛”,致力于改进自己的饮食文化,顺而做起香料贸易。在航海技术还不那么发达的年代,长途航行实属不易,西南印度成为“海上丝路”的中介,克拉拉诸邦也因此繁荣起来。大航海时代伊始,西欧航海技术突飞猛进,自然是不甘于让中国人和阿拉伯人执了这宗国际贸易的牛耳,冒险家们跃跃欲试,扬帆远行,一探这东方神秘海域的究竟。

利用季风和洋流,东非和西印度之间早就存在海上奴隶贸易。文艺复兴以前,穆斯林商人控制了这条古老的贸易路线。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马可波罗游记风靡一时,驱使渴望建立帝国的葡萄牙人,组织了一只舰队,前往东方寻求财富,舰队首领便是达伽马。当时,东非的贸易港口,蒙巴萨和马林迪,已经完全皈依了穆斯林。然而,当蒙巴萨排斥达伽马的基督教舰队之时,它的竞争对手马林迪,却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接纳了他们,为舰队提供补给,还指派了一名随队向导,伊本.马吉德。在马吉德的带领下,达伽马舰队顺风而下,成功抵达了印度西海岸的大邦国,卡利卡特。当时,这里大多数邦国仍信仰印度教,但穆斯林商人已经控制通往西方的香料贸易。他们自然不希望多一个竞争对手,断了自己的财路。在他们的挑拨下,卡利卡特大王和达伽马翻脸了。他只好故技重施,向北航行,投奔卡利卡特的商业竞争对手,坎努尔。坎努尔大王友好的接见了这位异教徒船长,并用香料填满了葡萄牙人的货仓。达伽马带着西欧人梦寐以求的,餐桌上价值连城的财宝,顺利返航。

达伽马返航的一年之后,来到了15世纪的最后一年。葡萄牙国王派出了一支强大的武装舰队,下定决心稳固这条由达伽马发现的贸易路线。卡拉布尔率领这支由13艘大帆船组成的舰队再次抵达卡利卡特。目睹了葡萄牙人的强大实力,更不希望让竞争对手白白得了这强大的盟友,卡利卡特大王重新与葡萄牙人坐回了谈判席。但穆斯林商队为了继续彻底垄断这桩贸易,不择手段的偷袭了卡拉布尔的舰队。葡萄牙人措手不及,士气低落,落入下风,很快50名水手被杀。卡拉布尔当机立断,再次利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思路,买通了印度教商会,仓皇逃走,向南航行,找到了卡利卡特的另一个竞争对手,科钦。科钦大王意料之中的对葡萄牙舰队,这个强大的“敌人的敌人”,十分友善。双方不但顺利达成贸易协定,科钦大王还专门划出一片临海的土地,允许葡萄牙人修建起了小型要塞。科钦本就是一处古老的深水良港,又有了城墙和大炮的庇护,卡拉布尔成功的建立起了第一个西欧在南亚的殖民地。双方使团很快乘船拜访了坎努尔,和更靠南的强大城邦奎隆,四方缔结了反卡利卡特的贸易联盟。新世纪的第一年,卡拉布尔在坎努尔、科钦和奎隆建立了永久性的商埠,满载香料,带上三位大使,心满意足的返回了里斯本。一年以后,葡萄牙人图穷匕见,达伽马带领一只更强大的武装舰队重返印度,用坚船利炮彻底击败了穆斯林商队,并以武力要挟住昔日的三位盟友,彻底垄断了印度通往西方的香料贸易。自此,开启了欧洲在亚洲,长达几个世纪的殖民时代。

(0)

相关推荐

  • 海洋之花号:葡萄牙远洋帝国的扩张急先锋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公元16世纪初,葡萄牙已是享誉欧洲的殖民专业户.不仅独霸非洲海岸与大西洋群岛的商业特权,还迅速成长为西方世界的糖业输出大国.由大量轻快帆船拼凑的贸易舰队,更是在南大西洋 ...

  • 复仇的葡萄牙人:我打你消耗的炮弹,你要付钱

    1500年底,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率领的舰队,在印度被狠揍了一顿. 商业城市卡利卡特 拉布拉尔按照达·伽马的交待,用展示强大武力的方式,耀武扬威的在印度卡利卡特做生意.尤其是坚持"与伊斯兰世 ...

  • 印度记忆,旧(2)

    初识科钦缘于英国广播公司把它选入了纪录片<世界八十宝藏>.纪录片的主持人是个风度翩翩,又饱含激情的英国老人,跟着他的步伐,我认识了那些位于科钦堡和犹太城之间的贸易仓库.古代,中国商人将&q ...

  • 印度记忆,旧(3)

    我搬入科钦堡,入住曾作为英国香料贸易总公司办事处的酒店,"茶别墅".既然偷得闲暇,我带着这个难解的问题,与同一间酒店的白人房客们搭讪起来,希望能借助这出坊间调查,寻得半线蛛丝.他是 ...

  • 印度记忆,旧(4)

    长久以往,除了古老的烧尸仪式和幼稚的历史传说,瓦拉纳希亦以其怪异的身姿吸引来众多"文明世界"的猎奇客.古老的河坛.莫卧儿时期的遗迹,与各个时期的违章建筑相互围绕.叠加,街道越来越窄 ...

  • 印度记忆-奇谈(上)

    一位肌肤黝黑,中等身材的印度大叔,身着宝蓝缎面马甲,内衬雪白纯棉长衣,抱着一把形制古雅而奇特的短颈三弦琴(Sarangi),演奏着时而戏谑,时而忧伤的印度乐曲.曲子空灵纯净,有些孤寂.闭上眼,侧耳倾听 ...

  • 印度记忆-奇谈(中)

    早在两个小时前,我们就已经点了晚餐.此时饭竟仍未送来,我们早已饿的前心贴后背.可古人云"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对方饿的受不了之前,我们是万万不愿首先叫苦的,于是只好故作镇定,继续交 ...

  • 印度记忆-奇谈(尾声)

    更有趣的是,这样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牙科医生,却对性力派巫术,这样一种既违反现代科学知识,又与锡克教一神论信仰相矛盾的迷信深信不疑.闲谈间,他突然压低声音,故作神秘的对我说,他的"脉轮&qu ...

  • 印度记忆-奥恰色彩学(上)

    从瓜里尔到奥恰的火车晚了一小时,我们跳上出租车,行驶在狭窄的公路上,穿越苍翠的原野,缓缓驶入奥恰小镇,巨大的古堡突然映入眼帘.车子通过古老的石桥,跨过护城河,穿过长满铁钉的残破木质城门,进入古堡.拐过 ...

  • 印度记忆-奥恰色彩学(中)

    天才微亮,一声炸雷惊醒了我.起床上过厕所,打开窗帘,走上有些狭小的阳台,大雨刚过,天空仍是阴云密布,但城堡之下却是一片苍翠,七八古塔隐藏在远处的丛林里,犹抱琵琶半遮面,有些神秘,又略带羞怯.我们住在镜 ...

  • 印度记忆-奥恰色彩学(下)

    供奉着四臂罗摩的巨大神庙矗立于小村正中央.神庙建筑形式独特,集寺庙.要塞和宫殿的特点于一身,建筑主体呈莫卧儿风格,又融入些许中印度苏丹国的旨趣,顶部设计显然是模仿了吴哥的塔山布置.正中央代表须弥山的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