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抑郁症等精神障碍,已经吃药很久了,为什么还没有好转?

“阅读原文”跳转阅读

最近几篇【家长自助指南】的文章,我们集中分析了患者、家长关于服药的疑问。

很多家长有一种困惑,本来孩子从心理上接受药物就需要一个过程,好不容易孩子终于愿意开始服药,也看过用药经验非常丰富的大专家,父母本盼着病情很快能缓和;可孩子吃的药不少,时间也不短了,还是没有明显好转。

而且,有些知名精神科专家用药风格比较猛,在前期副作用较大,导致孩子昏昏欲睡、体型发胖。但专家说,这是个过程,要坚持。

很多父母和孩子这时都很纠结。有的父母想坚持,但孩子不肯,导致剧烈的亲子冲突,孩子的情绪波动更大。父母真的非常痛苦、烦恼:

孩子已经吃药很久了,病情为什么还没有好转呢?有时甚至还加重了呢?

为何服药很久仍未好转?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社会因素、以及医生的诊断、用药方案等等。

这些因素难以一一展开。以下仅从多学科诊疗(MDT)的角度,针对常见的情况和原因提供建议。

第一点,也是老生常谈的一点了,对于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来说,药物治疗有明显局限性,并不是吃了药就一定会有明显的疗效。

绝大部分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是症状学诊断,用药针对的是症状,而不是病因,无法像多数躯体疾病那样针对病因进行药物治疗,更谈不上精准化治疗,所以临床用药经验再丰富的精神科专家给出的药物治疗方案,也无法做到“药到病除”的效果,精神科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是偏低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最常见的抑郁症,我们多次提及,单纯的抗抑郁药大约只对30%至40%的患者有显著效果。又比如强迫症,它的首选疗法不是吃药,而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尤其是认知行为治疗。

也就是说,从临床数据统计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单种用药,还是联合用药,肯定是有部分患者服用药物后疗效不佳的。说得直白一些,父母和患者一定要意识到,本来药物能否起效就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因此,绝不能将康复的希望都寄托于药物治疗上,也不能全部寄托于精神科医生的药物治疗上(这里毫无贬低之意,我自己也是精神科医生)。如果家长、患者有这样的想法,一定要反省,必须纠正心态!否则,很有可能撞得头破血流!

第二点,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清楚:不同患者的症状各有不同,用药又只是针对症状,不针对病因;加上精神科药物的药理作用有个体差异,所以,对于每个患者而言,都有试药的过程。

在临床中,不同的精神科大夫有不同的用药习惯。相对来说,用药经验丰富的大夫往往更加懂得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用哪些药可能更易出效果,试错的时间成本更低。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试药期,只是可能更容易试对罢了。

一般抗抑郁药的起效期是10到14天,如果疗效不明显,还要逐渐增大药量,达到足量足疗程,仍然没有明显效果,如果诊断不变,则往往考虑增添辅助用药比如抗精神病药或者换另外一种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一来一回,试药期最短1个月,甚至长达3个月左右。那如果家长、患者并不知道这些知识,可能觉得服药1个月已经很久了。

还有另一个因素。父母往往先带孩子看的是就近、当地的精神科医生,如果效果不太理想,再开始找市一级、省一级、甚至我国精神科“四大巨头”的专家。

也就是说,确实存在基层医生用药经验不丰富,试药时间较长的可能性。而当孩子去看大专家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好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了。因为各种原因,孩子在此期间病情不断发展、加重,对治疗越来越失去信心。

当家长带孩子找到专家时,专家不见得会认可之前医生的诊疗方案,甚至可能诊断都会有所不同。那么,专家就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用药,重新进入新的试药期。所以,此时家长、孩子觉得吃药已经很久了,但对于最近就诊的某个专家来说,这个时间是比较正常的。

那是不是只要家长尽量在一开始就找到用药经验丰富的权威专家,就能缩短时间成本?

理论上,这是有可能的。不过,也可能存在另一种情况,那就是部分专家一上来的用药剂量较大,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有效剂量,希望尽快起效,先缓和患者的情绪症状,然后再逐步减药。

这有可能会导致一些患者很快就出现非常明显的副作用。如果孩子无法接受这些副作用,那么药物治疗可能反而成为孩子情绪波动的因素。看上去就是药吃得越多,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孩子甚至会擅自停药。

所以,我以前提及过,家长不要人云亦云,一味追求炙手可热的知名大专家、老专家。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对于青少年患者来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用药风格比较温和,有较多时间与孩子和父母沟通,又懂得心理治疗的精神科大夫是比较好的选择。

此外,部分家长对“好转”这个概念也有一些不客观的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