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氏雕刻艺术

写在前面

焦氏雕刻。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各种雕塑工艺,如牙雕、玉雕、木雕、石雕、泥雕、面雕、竹刻、骨刻、刻砚等,是中国工艺美术中一项珍贵的艺术遗产。雕刻技艺有不同的流派,南宫焦安世是南宫雕刻中的代表,有着自己的特色和特点。2016年,收录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焦氏雕刻

南宫传统木雕历史悠久,起源于清末时期宫廷硬木家具制作,在民国时期,王玄对南宫雕刻进行改进发展。王玄,于1942年毕业于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受教于齐白石和徐悲鸿两位美术大家,与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张仃为同学和舍友,王玄在齐白石、徐悲鸿和张仃的影响下,对南宫传统木雕进行了飞跃性的发展和提升,使得南宫传统木雕在原有的雕刻和古典家具上,吸收了北京牙雕、苏州竹雕和东阳木雕,第二代传承人焦安世使得南宫传统木雕种类更加丰富,竹、木、牙、角、铜样样有特色。

焦安世牙雕

焦安世,1945年出生于天津,5岁时母亲去世,兄妹五人送回南宫生活。15岁时就辍学挑起家庭重担。1960年代,父亲被遣送青海时希望他学习手艺。先后学会了扎笤帚、编席、养蜂、砌灶等等,后来学习木工,有薛师傅见他诚实肯学,传授他学习圈椅手艺和雕刻。在四清时,天津来南宫很多美术专科学习的老师,焦安世在业余时间中,向他们学习绘画,1978年之后,到天津艺术学院学习绘画,提高了艺术鉴赏力,学习中结合自己的木工手艺,开始进行学习雕刻艺术。

“死木活师”,为了学习雕刻艺术,购买了大量的书籍,不论多忙总是挤点时间去读书学习。同时在艺术创作中带着问题去学习,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人请教。好到好的作品,静观默察记下尺寸,绘出图纸,进行实践。

焦安世先生认为:优秀的艺术品中,不仅含有制作者的高超技术,更蕴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反映着特定历史的文化特征。可以说,没有雄厚文化底蕴的东西,品味不会高,是不能称之为艺术品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兵不练难精,艺不练不巧,艺痴才能工巧,艺术之路,必须经过“汗水”、“泪水”“苦水”的浇灌,在学习和创作中始终要贯穿的是一个“悟”字。

以焦安世为带头人的南宫传统木雕走出了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即以传统古典家具和传统木雕工艺品为主,以牙雕竹雕玉雕为辅。

赏艺牙雕

南宫艺术家褚宝楷欣赏完焦安世作品后,写下《赏艺牙雕记》:

赏艺牙雕,象牙之尖端也。长一尺八寸三,顶径二寸。其质似玉,似冰、似璧、似水晶也;其曲如弓、如月、如舟、如卧佛也。天工巧夺,妙造自然。左侧,曰琴、曰棋、曰书、曰画,津津乐道;右侧,或渔、或樵、或耕、或读,栩栩如生。左右凡五十六人,寓煌煌中华,民族之兴也。其端有盖,盖上有铭文曰:赏艺精舍。其间八仙道具环绕。观牙雕之工,有浅浮雕、有深浮雕、有透雕、交相生辉;赏图画神韵,若桃花源、若伊甸园、若怡园、美伦美奂。造型之奇,刀笔之绝,概出于芥子园画风也。其山水,风平浪静、绿树如荫;其人物,各具情态、呼之欲动;其鸟兽,或静或动、憨态可掬。雕之精、意之真、情之笃,不禁令人神往、令人震撼、令人叹为观止。赏艺牙雕,实乃旷世珍宝也。

赏艺牙雕,乃高级工艺美术师焦安世大师之杰作。自庚寅年起笔,历时两度春秋,於辛卯岁告成。焦安世,自幼家贫辍学,耕读中,习书学艺,孜孜矻矻,有日无闲,学而不厌,厚积薄发,成就为一代宗师。焦安世诗书画皆精,尤擅木雕、牙雕、微雕。其作品刀法犀利,线条遒劲,画面典雅,立意高远,自成流派。每出一品,皆惊四座。其大作深受大江南北及日本、韩国、东南亚藏者青睐。焦安世,实为一旷世奇才也。其为人淳厚,谦卑恭敬,平易近人,德艺双馨,传道授业,诲人不倦,弟子满门,有口皆碑。焦安世,真乃一大仁大德也。有诗云:焦桐裁琴心之灵,安乐颐养造化形;世承仁义儒家墨,师者传道刀笔铭。

大功告成之即,赏艺牙雕主人李先生嘱予作文以记之,因吾才疏学浅,难以解读其奥,不由望洋兴叹焉。

文章中不仅对焦安世的作品进行了描述,同时亦对他的作品技法进行了赞叹,认为:“焦安世诗书画皆精,尤擅木雕、牙雕、微雕。其作品刀法犀利,线条遒劲,画面典雅,立意高远,自成流派。每出一品,皆惊四座。其大作深受大江南北及日本、韩国、东南亚藏者青睐。焦安世,实为一旷世奇才也。”

目前,河北省南宫市有60多人专门从事木雕工艺,每年约有3000多件的木雕作品销往北京、天津、山东、陕西等地。

传统木雕技艺

传承人焦永隽继承父亲的传统木雕技艺,她在一篇学习心得是这样说的:

我自学习雕刻已十余年,这是我人生中真正学习的十余年,使我逐步成长逐步完善的十余年。学艺术的过程不仅仅在于技艺的成熟,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王世襄说过:“凡学百术,必求无我,惟艺术必求有我。”艺术都是个人写照,而雕刻同样也是在雕刻自己。只有我们的完善才有艺术的完善,只有我们心中有真善美的存在,我们的艺术才会被人欣赏,有人喜欢。

父亲常说:“艺是静中事,不静无艺事。”我是个浮躁的人,以前是,今天依旧是。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努力求其心静。做艺术不能图功、求名更不能逐利,真正做到心静如水。才能客观冷静地发现生活的真谛。学艺术还要有恒心、吃苦心。不见异思迁,要锲而不舍。最无益是一曝十寒。我不太相信天分,只相信勤能补拙、天道酬勤。我学雕刻之初,手笨如爪,再加上自己的年少轻狂。面对雕刻我无所适从、处处碰壁。有时自己都会问:“天生我,何所用?”心中极度困惑、抑郁甚至是恐惧。现在才发现只有在那种心情下,才能真正的虚心,真正的学进东西。走过困惑会感觉豁然开朗、柳暗花明。通过勤学苦练让手中的工具成为你延长的手指,你身体的一部分。才能随心所欲的表现自己,从而步入艺术的大门。

另外学艺术还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清”,只有多读书才能“博众家之长、外师造化、中的心源”。还能去俗气,除铜臭气。我们所创作的作品才神形兼备,更有生命力。

总之,艺术是神圣的,是来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艺术更是博大的,她雄世百代、永葆青春。走进她是我们的幸运。艺术不能用任何语言形容,不容任何人轻视和亵渎。要求我们永远有所顾忌。十余年来,每做一物都有遗憾,更有暴殄天物的罪恶感,学海无涯,艺无止境。让每一件我们的作品都成为不朽的艺术品,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南宫传统木雕技艺传人还有候庚震 张殿芳 路砚君 苏梅雪 许淑丽 张静 田风辉等人。

点个在线,传播优秀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