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亭麦饭紫微山――南宫市

南宫普彤塔(民国照片)

南宫市地处冀南平原,属黑龙港流域地区,地势平坦,东南略高于西北,海拔27.2米至30.1米,为县级市,隶属河北省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市东部。北距石家庄108公里,西距邢台市区86 公里,北与新河县相连,西邻巨鹿县、广宗县、威县,东连衡水市冀州、枣强、故城县,南以清凉江和清河县相望。河流有清凉江、溹泸河、西沙河,这些河流均为季节河。京九铁路从市域的东南隅经过,青银高速斜穿西部,除此还有京大、邢德、石油等多条主干公路,村镇间均有公路相通。南宫历史悠久,文化浓厚,历史上就有“金南宫”之称。为什么称南宫?专家考证说自于周代八士之一南宫适的姓氏。西汉时置南宫县,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古县之一,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古老且有文化的姓氏

南宫是县市名,还是一个古老姓氏。这个姓氏源于一个叫南宫适的人。此人是春秋时鲁国人,字子容,亦称南宫括、南容。他崇尚道德,能做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公冶长》)。有学者考证说,南宫适是孔子的学生,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有一次,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离开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这件事记录在孔子的《论语》一书中。后来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宫适。唐代开元二十七年(739)追科“郑伯”,宋代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龚丘侯”,后于政和六年(1116)改称“汝阳侯”,明代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贤南宫子”。

其实这只是南宫姓氏的一段历史,还有记载说南宫适是商末周初时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南宫适又称南宫子,是周文王时期的“八士”之一。文王八士又称文王四友,据《汉书·古今人物表》记载说,“大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颜师古注云,“大颠已下,文王之四友也”。又《尚书大传》(清陈寿祺辑)卷三中有载,“文王以闳夭、太公望、南宫括、散宜生为四友”。这四人都是扶佐文王的大臣,其中闳夭在西伯被纣囚禁时,设计献美女给纣王,营救西伯脱险;大颠为太颠,也就是太公望,后封在齐国,即姜尚;南宫括也就是南宫适,古代时适的读音为括;而散宜生成为宗周的大臣,在青铜器中有一个散氏盘,就是散宜生的后人。

在武王伐纣时,南宫适立下很大的功劳。南宫适助武王之事被后写成演义,记载于《封神演义》一书中。书中的南宫适与和散宜生并称西岐的文武双将,勇冠三军,多次冲锋陷阵。为了安抚天下,南宫适将商纣王建立的鹿台拆了,并把鹿台的财物分给百姓,后又把商纣王的粮仓的粮食分给受饥的庶民们。

南宫适所做的好事使周武王得到更多人的拥戴,武王很高兴对群臣说:“我有戡乱的大臣八人,南宫适就是其中之一。”并将鹿台一带的土地给了南宫括作封地。此后南宫氏一族在中原繁育并迁徙到各地,其中有一支南宫修随箕子等进入东北并到了朝鲜。

明万历年间,南宫知县邢侗在文庙东侧修建南宫子祠。

□ 古老且有文化的寺院

在南宫市北部的旧城村,这里原是南宫县的故城址,有一座高三十多米的砖塔,名曰普彤塔。为八角形楼阁式仿木结构实心砖塔,底径为5米,塔原为九级,后维修成了八级,一至六层塔心为边长1米的空筒,七、八、九层为实心。塔身每级出檐,檐下置仿木斗拱。塔的须弥座正南面,有一券门洞直至塔心,在塔心下面有一个砖井,砖井的上面有石佛一尊,普彤塔内部还设有佛龛,佛龛中供奉佛像。

南宫普彤寺的历史资料也见于地方志书。

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南宫县志》版本,为明代嘉靖三十八年(1559)时刊印的,在县志古迹辞条下有普彤塔,记载:

普彤塔,在废县。汉明帝永平十年建,贞观四年重修。有唐时断碑,大耳禅师重建。

以后的康熙版《南宫县志》与民国《南宫县志》记载基本一致,但略有补充:

普彤塔,在旧城,汉明帝永平十年建,贞观四年重修。有唐时断碑;大耳禅师重建。基周三十二武,高十仞,《一统志》作“普同寺”。《正定府志》作“彤塔书院”

清代的光绪年间,南宫对普彤塔进行了一次大修,完工后立碑为记,至今保留,碑文是这样说的:

南邑之有普彤塔也,建自汉汉明帝永平十年,至唐贞观四年,大耳禅师重建。基周三十二武,高十仞,为西邑十景之一,由来旧矣。塔后古庙大殿三间,卷棚三间,东西廊三间,弥勒殿一间,东西便门二座,垣墙四周。迄我清道光间屡修不替。奈日久年远,风雨剥蚀,坍塌殆尽。所余仅西廊,禅堂及弥勒殿与庙前宝塔,然亦大半陨坠。今於甲申季春鸠工庇材塔已补葺坚固,庙亦规模一新。固人心之勇於捐输,实神佛之默为启佑也,兹将乐施蓄谋名诸贞珉,以示永久云尔。

处士张士魁

贡生尹东岳书丹

清光绪十一年岁次乙酉暑月中浣谷旦

历史上对普彤塔修缮有较详细的记载,第一次是在魏明帝太和四年(230),主修人为海和尚,用铁锔将上层的裂缝锔住;第二次大修是在唐代贞观四年(630),由大耳禅师主持修复;第三次为宋徽宗大观元年(1170),由铁指禅师主持大修;第四次为明嘉靖十五年(1536),由青江、青海两位禅师主持大修;第五次为清光绪十年(1884);第六次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由南宫县长黄容惠主持。

改革开放以后,南宫市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十分重视,于1982年、1990年两次大修。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将普彤塔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3月,邢台大地震时从塔顶上震掉下来三尊佛像。1990年,河北省市文物部门对普彤塔进行修缮时,在普彤塔四层的佛龛中发现铜佛像41尊。

所发现的佛像有如来、观音、文殊、普贤等,高度与重量不一,最高的佛像有58厘米,重达17.25公斤。质地有青铜、红铜两种,有佛像还进行鎏金工艺处理,部分佛像上有题记,为研究普彤寺与普彤塔历史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

普彤塔是何年何月建造?历史上有着明确记载,且甚为详细令人难以置信。

据南宫文物管理部门介绍,1990年至1992年河北省文物局拨款,由河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主持对普彤塔进行维修时,发现一块带铭文石板残片,系民国二十二年(1933)修缮普彤塔的记事板,上有铭文说明普彤塔的建造年代:

……汉明帝永平十年始建,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竣工 ……

这个发现再次印证了普彤塔建筑年代比白马寺早一年的传说记载。

2013年5月,由于普彤塔的特殊历史和建筑特色,普彤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 古老且有传奇的建筑

  南宫旧有“南宫十景”,其中风亭麦饭为十景之首。

风亭即大风亭,又名“麦饭亭”、“驻跸亭”,位于邢台南宫市西郊,旧址在南宫市西丁街北、旧城村内。在村内的幼儿园教学楼前有一个花池即为大风亭的位置,《南宫县志》记载,原亭为为四角正方亭,四方廓柱,顶为方形攒尖式,上混铺琉璃瓦,形态端正,古朴且结构大方。亭的四面各有一块匾额,正面为“大风”,其它三面分别为“龙翔凤翥”、“岐并微峰”、“汉京圣迹”。亭北为“关王庙”,庙亭相连,松柏掩映,蔚为壮观。至清嘉庆二年(1797),大风亭“亭圮碑断”,当地人出资重修,但又因年久失修,大风亭又渐渐废圮。

为什么在这里建有这样的一个亭子又名为大风呢?亭,在《园冶》一书中说:“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南宫大风亭除有此功能外,更重要的是纪念在这里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

据《南宫县志》记载,公元24年,光武帝刘秀在河北建立帝业时,与王郎进行多次的战争。一次,听说王朗兵至,便急渡滹沱河。当他赶到南宫一带时,遇到了大风大雨,于是引车进入道路一旁的空舍,他身边的两员大将冯异抱薪,邓禹点火,刘秀靠着灶火干衣。后人在此建了一座亭式建筑,以大风为名,以表纪念。据说当时冯异曾向刘秀进麦饭,所以这座亭子又名麦饭亭。

如果说《南宫县志》是地方文献,那么在正史又是如何记载?

《东观汉记》是记载东汉(25—220)光武帝到灵帝时期的一部史书,是因东汉时期官府的修史馆设在南宫东观而命名。在汉明帝时期就开始由班固等人撰写,到光武帝时又由伏无忌、黄景续写,灵帝时蔡邕、杨彪等人进行了补写,成书共有一百一十四篇。成书早于范晔的《后汉书》。《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称为“三史”,到《后汉书》出现后,《东观汉记》的地位才慢慢被《后汉书》取代。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东观汉记》全书一百四十三卷,到《旧唐书·经籍志》则是一百二十七卷,官方收藏本减少了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只记载了八卷,这说明了《东观汉记》的大部分已经散失。近代学者对《东观汉记》进行大量整理与研究工作,有许多的研讨、校记、辑录方面的书籍印行,是研究汉代史十分重要的史籍。

《东观汉记》卷九中记载:

上闻王郎军将至,复惊去。至南宫,天大雨,上引车入道傍空舍,灶中有火,冯异抱薪,邓禹炊火,上对灶炙衣。冯异进一笥麦饭兔肩,因渡呼□河。

《东观汉记》所载的历史与《南宫县志》所述正好相合,也充分证明了南宫大风亭历史是真实的。

历史又是那样巧合,到了千年以后的明代,燕王朱棣以一藩王之兵,抗大明王朝倾国之力,发动了燕王扫北战事。明建文二年(1400),燕王军队“战东昌(今聊城)不利,王易服突重围还北平”(《罪惟录·太宗文皇帝记》),在“易服”败逃的路上,朱棣或许想起了避难南宫而终成帝业的汉光武。如《重修大风亭记》所云“虽偏隅僻壤,皆有云气显护,昭人耳目”,于是朱棣“取道过南宫,暂止县西关王庙(大风亭北侧)”(《南宫县志》嘉靖版),承接圣灵瑞气,躲过了一劫,一年之后朱棣登基称帝。

关于大风亭的修建时间,是在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南宫县知县胡延召到任后,得知曾有两朝皇帝在此驻跸,圣迹卓然,并且均遇难呈祥,很快成就帝业,深感神异,惊叹此地灵秀、祥瑞。随即请当朝检察御史南宫人刘濂书丹,刻立“大汉世祖皇帝驻跸碑”、“大明成祖皇帝驻跸碑”两通,在大风亭侧并建“驻跸亭”。清嘉庆二年(1797),知县丁履端再修“大风亭”并立“重修大风亭记”碑,以“昭一时云龙之盛”(光绪版《南宫县志·光武庙记》)。亭、碑建好后,慕名瞻仰,追昔揽圣者络绎不绝。千古的历史流传更为“风亭麦饭”景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今天虽然两亭皆毁,但亭基尚存,并存石狮一对,碑三通,为南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传说、神话与历史的考证

南宫大风亭与普彤塔在历史发展中脉络中又有着密切关联。

《后汉书·卷一百十八·西域传第七十八》记载为: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身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

《魏书·释老传》记载,汉明帝刘庄曾夜宿南宫,“夜梦金人,身长六丈,顶有白光,飞行殿庭”。醒后便召集群臣给他解梦,有一个叫傅毅的大臣回答说:“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必是也。”刘庄听后,就派郎中蔡愔和博士弟子去访求佛法,其后中国遂有佛的形象。这也就是佛教东传的由来。

《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也是一部十分严谨的地理著作,其中在谷水注中说:“谷水又南径白马寺东。昔汉明帝梦见大人,金色,项佩白光,以问群臣。或对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形如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发使天竺,写致经像,始以榆欓(朱谋玮笺云:榆欓乃以榆木为经函耳。)盛经,白马负图,表之中夏,故以白马为寺名。此榆欓后移在城内愍怀太子浮图中,近世复迁此寺,然金光流照,法轮东转,创自此矣。”

另据《高僧传·卷一》记载,明帝永平中,汉廷派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前往天竺寻求佛法,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摄摩腾、竺法兰,遂邀二人来中国。

地方文献及志书则将这一有历史延续下来,摄摩腾等人奉明帝之命来到中原,在南宫县大风亭附近修建佛塔。相传,建佛塔选址就在南宫城内,是因汉明帝刘庄父亲光武帝刘秀被王郎追杀,幸起大风得以躲避,在南宫驻跸。汉明帝以此为风水宝地并建佛塔祈福,这个时间就是汉明帝永平十年(67)。

关于普彤塔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国内的一些学者和文化界公认是“中国第一佛塔”,同时这项研究成为河北研究佛教文化的专项课题,2007年3月,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与南宫市签订普彤塔佛文化课题研究,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永平十年是普彤塔的肇建年代。据现在已知的历史资料证明,普彤塔是中国内陆后肇建年代最早的佛塔。因此,完全有理由称普彤塔是“中国第一佛塔”。

第二、普彤塔虽然也泛称为“塔”,但估计它不是“浮屠”,而是“支提”。依照印度佛教惯例,安置舍利的塔称作“浮屠”(Stūpa),而不安置舍利的塔称作“支提”(Chaitya)。根据南宫文管部门资料记载,在1990—1992年修复普彤塔时,发现该塔1—6层塔为空筒结构,底部有一水井,7—9层是实心结构,整塔之中未发现安放舍利宝匣的空间。由此推断该塔并未安置舍利,应当是弘扬佛法的标志,以表明佛法从此在中国内陆扎根。

第三,有学者注意到,摄摩腾和竺法兰不是同时到达洛阳的,即摄摩腾于永平十年十二月三十日抵洛阳,而竺法兰稍后才至。这不禁令人猜想,究竟什么事情耽搁了竺法兰的行程?会不会是普彤塔的筹建呢?

此后,有学者在研究中也取得了成果,“永平十年是普彤塔的肇建年代,据现有已知的历史资料证明普彤塔是中国内陆所见年代最早的佛塔。”

为什么要在南宫修建普彤塔呢?

西汉后期,王莽乱政使各种矛盾的激化,赤眉、绿林、铜马等数十股大小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顿时,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虽为皇族却为布衣的刘秀,骑牛上阵也开始了征战立国的生涯。新莽地皇四年(23),西汉宗室刘玄被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拥立为帝,建元“更始”,刘玄就是历史上的更始帝,刘秀受封为太常偏将军。经过昆阳大战后,刘秀受封武信侯,不久因河北混乱,被派出巡河北。初到河北便于自立为帝的王郎相遇,刚刚来到河北的刘秀尚未立足就被王郎追赶,传说在经南宫时,遇大雨躲入路旁舍中,朦胧中见到一位白衣老者,指点他投奔信都郡治所,于是取得了第一座自己控制的城池。正是在信都立脚之后,刘秀才得以率军转战河北,取真定,陷元氏,克房子,据邯郸。

更始三年(25)六月,已经是“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于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千秋亭,在众将拥戴下即皇帝位,为表中兴汉室之意,刘秀建国仍然使用“汉”的国号,史称东汉,刘秀就是汉世祖光武皇帝。这段记录在《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中。

为此南宫成为光武帝刘秀的转运之地。

2007年11月,河北省佛协、河北师大与南宫市共同举办了摄摩腾竺法兰驻锡南宫1940周年纪念活动,交流研讨了南宫普彤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地位、意义与影响,追溯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渊源。

南宫普彤塔是一个历史之谜,有待于考古、历史、佛教等方面的学者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不过有一点可以说明,冀南一带(南宫)的佛教文化传入是很早的,1995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在南宫发现早期的佛造像和佛教寺院遗址。特别是在2006年时,就是距普彤塔不远的群英湖发现北齐时期佛造佛近百件,又在后底阁村寺院遗址出土窖藏佛造像残件300多件,这也充分的证明南宫佛教文化流传与发展,以及与普彤塔历史有着一定渊源。

历史不是巧合,而是佛家所说的“缘”。传说与神话,历史与演义都是这个基础上逐渐演绎的。

□ 更为古老且神秘的故事

尧是古代的圣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为人朴实,生活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用现代的话是说接近他如太阳一般,远望他如云霞一样灿烂,富有而不骄横,高贵而不傲慢,黄色的帽子,黑色的衣服,红色的车驾以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他命羲氏、和氏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节,深受百姓的爱戴。

尧帝开创了帝王禅让先例,尧在位七十年,认为儿子丹朱不成器,就决定从民间选用贤良之才。尧问四方诸侯首领:“谁能担负起天子的重任?”四方诸侯首领说:“有个单身汉,在民间。叫虞舜。”于是,尧微服私访来到历山一带,听说舜在田间耕地,看见一个青年身材魁伟、体阔神敏,聚精会神地耕地,犁前驾着一头黑牛、一头黄牛。奇怪的是,这个青年从不用鞭打牛,而是在犁辕上挂一个簸箕,隔一会儿,敲一下簸箕,吆喝一声。尧等到舜犁到地头时,便问:“耕夫都用鞭打牛,你为何只敲簸箕不打牛?”舜见有老人问,拱手以揖答道:“牛为人耕田出力流汗很辛苦,再用鞭打,于心何忍!我打簸箕,黑牛以为我打黄牛,黄牛以为我打黑牛,就都卖力拉犁了。”尧一听感觉得他很有智慧,又有善心,对牛尚如此,对百姓就更有爱心。尧又走访了方圆百里,听大家说舜是一个贤良之才,尧便决定试一试舜。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两个女儿观其德;把九个男儿安排在舜周围,让九个男儿观其行。把舜放进深山之中,虎豹毒蛇都被他驯服,舜头脑清醒,方向明确,深山之中不迷失,很快就走了出来。尧先让舜在朝中作虞官,试舜三年后,尧舜在庙坛前举行了禅让。

在禅让前,舜曾为了让尧的儿子丹朱继承天下,自己便逃避到南河(今山东濮县)的南边去,但是“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孟子·万章章句上》)

许多年后丹朱死了,就葬在南宫紫微山。紫微山位于城西北2公里小关家庄村西北角,为一大土丘,自西北而来,系太行山余脉。县贡生李燮元《登紫微山记》描写登上紫微山“四望周达,遥瞻城郭隐然在目,兼以长堤蜿蜒,浮图矗立,若拱若揖,信足以豁远眸而散幽襟……”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知县叶恒嵩在山顶之上建观风亭,在山之南坡建紫微书院,渐成南宫一景。紫微山上有丹朱古墓,墓葬封土高约12米,总占地3000平方米。明嘉靖《南宫县志》记载,“在紫微山或曰丹朱墓。故志云,故有隧道抵冀州学南,今有洞口尚存,第人未敢入。”康熙版《南宫县志》也有这样的记载,“侯冢在紫微山,或日丹朱墓。故老云:'古有隧道,直抵冀州学南,今洞口尚存’”。墓地上植树多株,丘上暴露有瓦片、陶片,为西周晚期、春秋、战国和汉代时期的遗物,其墓地具体年代待考。1987年,被南宫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丹朱墓还有一个传说故事。据传在很久以前,这里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地方,谁家有红白喜事,待亲请客时所用的桌椅、杯盘尽可到此处借,只要借者拉出清单,然后到土丘前焚香高揖,第二天一早就会将所需之物现于台前,用完后悉数归还即可,时间久了,知此情由而来告借的人越来越多,但人心不古,有的人借后便据为己有不再归还,这样慢慢的桌椅杯盘也就借不出来了。

□ 丰富厚重的文化遗产

南宫的历史悠久,自古至今文化遗留很多。从分类上讲有古城址、古建筑、碑刻、古墓葬等。

关于古城址共有六个,即南宫旧城遗址、南宫汉县、汉县缭城、信城汉县、堂阳故城、贝州故城、堡子城址。这些古城址说明了古人对这里区域位置的重视。

南宫旧城遗址,《南宫县志》中又称南宫汉县,位于南宫市治西北约1.5公里,城址呈长方形,长约1000米,宽约900米,现地面没有城墙建筑,明清各版本《南宫县志》均有记载。关于南宫旧城的始建,研究者认为应在汉代初年,县名是为赞颂南宫适并以其复姓为县名,吕后时期封张敖子偃为南宫侯,南宫故城在明成化十四年六月(1478),被漳河水淹没。1979年在旧城址挖水库时,出土大量汉代陶器和明代瓷器,经文物部门进行研究,这里是汉代和明代一座古城址,对于研究南宫市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有重要参考价值。

汉县缭城,在今南宫东南二十多里。《水经注》记载:今境内缭城自东汉之后没有复置。城北又东南巡缭城县故城,十三州志记载:经县东五十里有缭城故县也。经县即今威县北之经镇堡。

信城汉县,即今之清河。民国版《南宫县志》引“寰宇记云,汉故城在清河治西北十二里,清河与南宫接壤,其城北不足十里,更北即南宫境,以十二里之说衡之,应在南宫境之董家庙左近。”县志编撰者还亲自进行考察,注曰:“近访得此村果有故城遗迹,但有南北二门云”。明代时在此地设巡检司。

贝州故城是后周时期设置,民国《南宫县志》说治在汉城故址,在今南宫南境的悬空村,左面即为故城。北齐七年迁移到武城县治。

堂阳故城在南宫西二十里。民国《南宫县志》引元和郡县志说在冀州西南门十二里。

堡子城址,位于南宫市开河村西。地面暴露黑白瓷片、碎砖、布瓦等,面积约4000平方米,文物部门研究为宋代堡子城址。

在古代建筑类遗址中有许多,除前述大风亭、普彤塔等,还有兴福寺、报恩寺遗址、镇觉寺遗址、定觉寺遗址、石佛寺遗址等,其中兴福寺遗址位于南宫废城东南隅。民国《南宫县志》记载:后赵石勒时赐额。宋太平兴国年更名为庆和寺。元代大德年间(1297-1307)重修,元末毁于战火。明代成化辛卯年(1471)南宫县令奏请设僧会司于废县水月寺,万历年间寺僧赴南京领大藏经,建三藏阁,有寺产128亩。在旧城东北隅的定觉寺遗址,民国《南宫县志》记载:在南宫故城内有隋开皇十一年(591)碑,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关宗移建今城内东北隅,俗名大庵。

在南宫古代碑刻中不凡精品倍出,宋君碑是其中之一。宋君碑全称为《大隋南宫县令宋君之碑》,原在南宫旧城内定觉寺中,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迁移南宫县城内东尼姑庵内,1981年又迁移保存在南宫市文化馆院内。碑高1.85米,宽0.74米,厚0.23米,无座,碑首半圆形雕四龙图案,额刻佛龛,龛内刻一佛二菩萨,头部均已砸毁。碑阳隶书阴刻23行,满行40字,损坏25字,计920字,(《邢台地区文物初考》录碑文计有960字)字行间略单方格,字体笔画瘦,横笔两端方而粗,直笔硬而挺直,笔势险峻,结构严谨而安雅,是隋代隶书的代表作。碑阳下部字迹剥蚀严重,碑阴篆额“大隋南宫宋□碑”,刊立时间为隋开皇十一年(591)。《南宫县志》中有邢侗评价此碑是文、篆、隶三妙。1982年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刻中还有一块名碑,即《重修南宫县学碑记》,碑文由清末桐城派学者张裕钊撰文并书丹。字体结构里圆外方,挺拔劲健,别具风格,字体有“南宫碑”一称。1990年邢台地区文化局拓印成册内部发行。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在南宫市不断发现古代文化遗存,其中最重要的是小关遗址和后底阁遗址。

小关村遗址位于南宫市北胡办事处小关村东南,南宫湖西区北侧。

南宫湖由南、北、西三区组成,南区常年有水,而北区和西区一般情况下没水。农民将湖西区的土地平整后进行种植。2006年3月,当地农民关元成在此耕种时,犁头翻出了一些不常见的“石头”,后把泥土冲洗干净,发现是一些佛像的残块,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得知后,即对现场进行调查,发现这些佛像上有“天统元年”、“天统五年”(北齐后主高纬年号,565、570年)、“武平六年”(北齐后主高纬年号,575年)的纪年题记,认为这是一批北齐汉白玉佛造像残件。后经河北省与邢台市文物部门进行勘测,确定遗址年代为北齐,范围20万平方米。

2008年11月,小关村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底阁遗址位于南宫市东南29 公里,隶属紫冢镇。东距京九铁路 2 公里,距京杭大运河20 公里。遗址在清凉江之北,索泸河以东的黄河、清河、漳河故道上,属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

2006年4月,当地农民在起土时发现了一些石造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南宫市文物保管所在此进行了文物勘查和发掘,发现各类遗迹20处,出土佛像石、陶造像及残块283件,包括佛、菩萨、飞天、力士、弟子、莲座等。质地有石、陶两大类。从石质上可分为石灰岩和汉白玉,其中汉白玉造像数量多且雕刻精美,部分的佛造像还有彩绘、描金。陶质造像以红胎为主,个别为白胎、灰胎,质地坚硬。造像均为单体造像,根据形制和具体功能,可分为背屏式造像、造像龛和圆雕造像。石造像的尺寸分为两种,一种为中型造像,大小在120-60厘米之间,小型造像在60-20厘米之间。陶质造像多为30厘米的小型造像。

在造像上有很多的题记和年款,如“河清二年”(北齐武成帝年号,563年)、“龙朔”(唐高宗年号,661-663年)、“上元元年”(唐高宗年号,674年)、“调露元年”(唐高宗年号,679年)等。根据造像题记上的地名,与隋唐时期的武城县有一定的关系。对研究这一地区乃至河北南部的佛教文化发展和造像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3年5月,后底阁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丹朱墓

兴福寺经幢

后底阁遗址出土佛像

晒衣亭的故事

南宫大风亭的记载

晒衣村的记载

普彤塔的记载

南宫祠的记载

光武庙的记载

唐代白釉瓷器

唐代青釉瓷器

唐执壶

宋代黑釉瓷器

张裕钊题写的匾牌

南宫碑拓片

华世奎题写的商号匾牌

清代书画屏风

王启文题写的淡菊斋匾牌

东阳书院旧照

南宫中学旧照

冀南烈士纪念碑

明代圣旨

关注点滴斋书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