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历史名人】谭继和:中唐第一才女薛涛
谭继和
四川历史名人薛涛
薛涛像(引自《望江楼志》)
薛涛像(图片来源:成都望江楼公园官网)
薛涛
您是怎么接触到薛涛这个诗人的?您开始研究她时,她什么地方最吸引您?
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巴蜀文化。我的夫人祁老师(祁和晖)也研究巴蜀文化,我们俩共同喜欢薛涛。下面我所谈到的薛涛的内容,包含了我们俩共同的研究成果在里面。我们在20世纪60年代,读到明代通俗小说家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里面有一回:“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这一回所讲的故事,就是我们蜀中才女黄崇嘏的故事。凌濛初在这一回的卷首就写道:“蜀女多才,自古为然。”他举了好些例子,这些例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1976年,祁老师根据凌濛初提供的线索,写了《蜀中才女简传》,有二三十个才女,七八万字。祁老师的这本《蜀中才女简传》,是我帮她找的资料,她写作文稿。当时出版社才刚刚恢复,后来编辑说老鼠把唯一的手写稿咬坏了,找不回来了,让我们痛惜不已。但我们对蜀中才女的兴趣起源,就是这段故事。巴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蜀中才女,而为什么在众多才女里注意到薛涛?因为蜀中才女,我分为4种类型。一是为时代中国、国家治理作出贡献的才女,比如武则天。二是为文化中国、民族团结作出努力的才女,比如王昭君。三是在文学史和妇女文学史上作出重要贡献,写诗、写词、写赋的诗词才女,比如薛涛、花蕊夫人。四是女扮男装的才女。前面《二刻拍案惊奇》所讲故事的主人公黄崇嘏,就是第四种类型的才女。蜀中才女类型多样,各有特点,但是在诗才上,薛涛是第一。
为什么说薛涛的诗才是蜀中才女第一?
我说:“蜀女多才,薛涛秀冠。”她自编的《锦江集》一共有500首诗,留下的也有93首,数量最多,而且质量也最高。为什么会有这么确切的数字?这要感谢张蓬舟先生作出的贡献。他对现在的薛涛研究相当于一个奠基人的作用。他一生主要的成就是汇集了薛涛诗;薛涛的作品能保留这么多下来,他功不可没。而且张先生最早(1925年)认定薛涛是浪漫诗人。薛涛的诗类型很多,有很多吟竹诗,这为大家所熟知的。但很少知道薛涛是浪漫诗人。除吟竹诗之外,她还有唱和诗、边塞诗、乡愁诗等等。她的诗不仅咏物,还以竹的高贵品格,写文人诗人要有高贵的品节;以《筹边楼》写出公忠体国、报效为国的志向,维护大一统,反对民族分裂。总体来说,她的诗体现出:以明德引领风尚,以诗才引领文化。
您说薛涛是一大“才伎”,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风尘女子,那是误读,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乐伎和乐妓的问题是这样:其实唐人并没有妓女的说法,我认为是宋人提倡理学,把薛涛歪曲了。因为宋代理学讲究男尊女卑、贞洁,所以把薛涛误读为乐妓。但其实薛涛是乐伎,她加入的是成都节度使军镇衙门乐籍。乐籍怎么来的?是唐玄宗逃到成都时,带来了朝廷教坊,也就是朝廷表演乐舞的机构。唐玄宗带来的音乐风气,成都人也很喜欢。所以成都节度使军镇衙门也有乐伎,但不能叫教坊,中央朝廷才能叫教坊,节度使衙门只能叫乐籍。加入了乐籍,就要去演奏。所以这个乐伎,是人字旁的伎。韦皋给薛涛的任务,也就是4个字:“侍酒赋诗”。这也是薛涛一生以唱和诗为主的原因。在唐玄宗带进蜀中的教坊乐伎中,最有名的叫金五云,也是一个女乐伎。后来,元稹写了“菖蒲花发五云高”送给薛涛,就是说薛涛的音乐可以和金五云比肩。为什么给她这么高的评价?我研究后发现,薛涛会弹奏蜀国弦,有她的诗为证:“强为公歌蜀囯弦”。蜀国弦是蜀地最高贵、最优雅、最难弹奏的乐曲。所以她不仅是侍酒赋诗的诗伎,也是一个会弹蜀国弦的古琴家。永陵王建墓的石棺上有24乐伎画像,拿着各种各样的乐器,这是前蜀时的宫庭乐伎形象,比薛涛晚。但薛涛就是这种唐代官署乐伎形象性质。这也能证明薛涛是会弹奏音乐的乐伎,按现在的话来说应该是女艺人,而不是一般大家理解的乐妓。当然女艺人在唐代的地位比较低,古代女艺人地位都比较低。薛涛在女诗人里,确实居于蜀中第一位。
薛涛笺是怎么改进创新的?除了诗、蜀国弦、薛涛笺以外,薛涛还有让您佩服的地方吗?
薛涛笺是写诗专用,是在成都笺的基础上改进的。薛涛笺最早的名称就叫成都笺。成都笺是大纸,16开,薛涛笺是32开,改小了,方便写诗。而且薛涛笺还第一次加入色彩、加入松花,做出了有松花纹路的彩色纸笺。薛涛笺是蜀地制纸史上的改革和改良。成都造纸印刷业在古代比较发达,有诸多勇为人先创第一的贡献,薛涛正是蜀地先进制纸业的代表。除了诗,薛涛的书法也很了不起。她的书法学习自王羲之的行书,一直到明代宫廷都保留有薛涛的书法。薛涛的书法在她那个时代评价就很高,认为她的字可以和魏夫人相比。薛涛写的是“五云体”,一种艺术体的行书,也是薛涛所独创。所以薛涛不仅在制笺上有巧思,在书法上也有创新意识。
薛涛写诗题材宽泛、数量众多,她对唐诗的贡献有哪些?
薛涛对唐诗有一个贡献,研究的人比较少,就是她的诗,以唱和诗居多。唱和诗是唐诗的特点。唐代诗人之间互相唱和,是时代风气。薛涛常与官员诗词唱和,成都11个节度使都很重视她,20个大文人都和她有来往,包括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这些大诗人。唱和诗是在唐声诗的基础上发展的,这个“声”是声音的“声”,是说唐代的诗可以歌唱。但宋代以后,诗就没有声音了;到现代更没有,失去了这个传统。前面有说到,唐声诗的特点是唱和诗,而薛涛在唱和诗里占有重要地位。像她这样,以唱和诗为其一生的诗人,还没有。这就是为什么她在唐代诗歌史上、妇女诗歌史上地位这么高。第一是因为她诗歌内容的特点;第二是数量的特点,这两点前面都提过;第三点,就是她诗歌中唱和诗比较突出。这3点对唐诗都有贡献。
薛涛和元稹的关系历来众说纷纭,您怎样看待他们的关系?
元稹的确给薛涛写了很多诗,比如:“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根据我的考证,薛涛比元稹大10岁以上。这样的年龄差距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结为夫妻的可能性很小。他们更可能是两个互相爱慕的诗友。
薛涛好竹,她的这一特点有她个人性格的体现吗?
有。薛涛诗歌里,两类诗最有名。一类是公忠体国、为国家为民生的诗,但这类诗数量比较少。第二类就是吟竹诗,这个数量比较多。薛涛诗歌最有特点的就是爱竹、敬竹、翫竹。薛涛的第一首吟竹诗——《酬人雨后翫竹》就用“苍苍劲节奇”“虚心宁自持”来歌颂竹的劲节,歌颂人的气节和高贵品格。薛涛的格局不小,她上承晋竹林七贤,下启宋文同、苏轼的中华审美竹文化,她所住的竹居茅舍,就代表我们的竹居文化。所以望江楼公园里竹子很多,是东亚竹类第一公园,继承了薛涛翫竹的文脉。
后世为纪念薛涛,修筑了望江楼公园,您对成都博物馆文化也有研究,您觉得望江楼公园在成都文化地标的特点是什么?
俯瞰吟诗楼(来源:成都望江楼公园官网)
崇丽阁,民间俗称“望江楼”,是成都望江楼公园内的主要建筑,高39米,共4层,建于清光绪十五年。其名取义于晋代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中“既丽且崇,实号成都”崇丽二字,因其矗立在锦江岸边,民间称之为“望江楼”
濯锦楼(来源:成都望江楼公园官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谭继和
配图:方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