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唐宋时期的“玉经幢”小挂佩

我收藏有两件小巧的玉佩,一件和田玉质,光泽温润,中心有通天孔,上下有出廓,中间为八方柱体。还有一件是煤精的,也称煤精玉,漆黑老熟,小巧玲珑,中心也有通天孔,形状像极了寺院的佛塔。

凭直觉感到,这两枚小挂佩是有年份的,做工精致,包浆温润。但,什么时期的?究竟用途是什么呢?查询资料,就教方家,始知这样的小挂佩与佛教有关,应是“玉经幢”。

2016年在微信平台上有一篇文章,也说到了“玉经幢”。有图片,有尺寸:高2.2厘米、宽1.3厘米、厚1.1厘米,形状规格与我的藏品及其接近。看来,对于类似的东西,大家都在进行研讨。

经幢(音床),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又称幢幡。佛教自东汉晚期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得以快速发展,在石柱上刻写经文,称经幢,经幢有四方柱形,六方柱形和八方柱形。下有石基,上有石盖。以玉作佛教用品,始于魏晋,盛于唐、宋。玉经幢于此相关。

关于煤精,又称煤玉,黑色金属光泽,致密块韧性大,比一般的煤要轻。早在罗马时代就十分流行,称为黑宝石。煤精也是我国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宝石,1973年沈阳市新乐文化遗址中,挖掘出来的文物就有煤精玉材质的,为光滑的球形耳铛和煤精球,距今已有6800——7200年的历史。

在古代,煤精与琥珀一样,被视为奇珍异宝。煤精光泽好,质量轻,是历经千万年依然不变的宝石,弥足珍贵。

收藏的乐趣,就在于不断地探索,凡是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物件,都值得去研究,去品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