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纯德经方一剂起疴录
尤虎 苏克雷 熊兴江
医家简介:门纯德(1917—1984),字秉洁,河北蔚县人。学验俱丰,是山西省最早聘为副教授的中医,有山西中医临床“北门”之誉。所著的《名方广用》部分被编入全国统编教材。
1.噤口痢危证
王氏,女,36岁。
发热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已八日,病势日增,邀余诊洽。家人述,近二日仍发热,便次顿频,虽量少但皆有脓血,恶心呕吐,已水食不进。
诊见:面色焦黄,两目深陷,神倦懒言,舌面干燥,脉微而数。余认为此乃噤口痢之危证。津液胃气大伤,且表邪不解,湿热毒邪内盛。余斟酌再三,遂出以清里解表生津的葛根芩连汤,方为:
葛根24g,川黄连6g,黄芩12g,炙甘草6g。急令水煎温呷服,幸好饮药未吐。
一剂后,身热渐退,后重亦轻,便次明显减少,诊其脉象细略数,又给予仓廪汤以益气解表,败毒养胃。
一剂后,诸症好转,已能少量进食。后继以仓廪汤冲服香连散数日,症状消失。调养月余而康复。
2.水肿高热
1983年曾治一患者冯某,因下地劳动,被大雨浸淋,次日全身浮肿,高热不退。赴医院诊治,三日尿量共计600mL。诊见脉浮无汗,疏麻黄10g,生石膏24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水煎服。
服药当夜小便达2500rnL,浮肿大消,身热退。后又以防己茯苓汤与上方各服二帖。服后,浮肿消失,化验已趋正常。
3.小儿病毒性肺炎
王某,女,2岁。
患儿高热,咳喘,时而抽搐,已十余日,住某医院诊断为小儿病毒性肺炎。曾大量用抗生素,并输血输氧,体温一直在39.5-41.0℃,病情危重,邀余会诊。
诊见:患儿高热,面色苍白,面微肿,印堂色青,口唇发绀,神识朦胧,咳喘急促,呼吸困难,身无汗,腹胀大,四肢厥冷,二便失禁。舌质淡,苔少,脉沉细,指纹青紫。此为寒邪闭郁于表而发热,寒邪闭肺而咳喘,入里而伤于阳。治以兴阳解表,温经发汗。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之。
处方:麻黄3g,细辛1g,附子3g。一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手足转温,头身微汗出,热势退却,体温降至37.0℃,喘促渐平。此阳气已复,表邪已解,但肺气未复。再服以生脉散加芦根、黄芪、玉竹一剂,继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一剂,病愈出院。
4.龋齿痛
李某,男,46岁,炊事员。
左下二臼齿腐蛀成黑洞,疼痛难忍,坐卧不安,面色红,大便干。方以桃核承气汤加味(桃仁10g,川军10g,桂枝6g,芒硝6g,炙甘草6g,银花12g,蝉蜕6g,生地10g,丹皮10g)。
仅服药二剂,牙痛消失。半年后小痛,自服上方一剂痛止。遂将上方常备,每痛时一服即效。
5.龋齿痛
郭某,男,9岁,学生。
满口牙齿发黑色,有的牙根已腐蛀,常因牙痛哭闹,嚎叫不已。给予桃核承气汤原方,药量减半,加银花10g,蝉蜕3g,丹皮6g。一剂痛止。
6.心烦面赤,头昏痛便秘
赵某,男,18岁,学生。
常心烦面赤,便秘,头部昏胀,前额跳痛,每于看书用脑或午后则昏痛加重。舌苔微黄,脉沉实有力。此属瘀热结于上,方以桃核承气汤加怀牛膝18g,生龙骨15g,菊花9g。一剂而愈。
7.老人体虚感冒
庞姓老翁,80余岁。
初冬外出感寒,回家后自觉疲惫不堪,饮食不下。观见面色苍白,蜷卧欲睡,目闭不严,言语绵绵,声低气弱,时断时续。脉弱无力,舌淡,苔薄白。此为体虚复感风寒,以致营卫不和,虚阳更衰。疏与桂枝人参新加汤。
桂枝9g,生白芍12g,小红参6g,炙甘草6g,生姜12g。水煎服。
一剂后见效,老人精神好转,饮食少许,又拟六君子汤加味,三剂后,恢复正常。
8.胃溃疡
周某,男,52岁。
上腹部疼痛已两月余,午后疼痛较剧,伴恶心呕吐,不思饮食,靠输液维持。钡餐造影诊断为:胃小弯溃疡,伴有胃炎、胃痉挛。曾用解痉镇痛等西药稍缓解,后渐无效。又予中药补气、健脾、调胃等汤剂,效果不太明显,病情日渐加重。诊时见:面色苍黄,形体羸瘦,心悸气短,冷汗自出,言微语颤,自觉上腹疼痛,痞胀不己,触之则濡软无块。脉象微弱,舌淡苔薄。此证为体质虚弱已极,营卫失和,脾虚肝急。应以调营养卫、柔肝建中、缓急止痛而立法。令服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9g,生白芍20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
一剂后,疼痛明显缓解,次日二剂服毕,疼痛基本消失,精神亦渐好。又令服四剂,诸症大见好转,也能少许进食。结合自拟和胃散、西药维生素类药物,治疗月余,逐渐恢复健康,一直工作至今。
9.急性胃扭转
张某,女,32岁。
某日突觉上腹剧痛,疼痛难忍,大汗淋漓,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急去医院诊治,放射科报告:胃扭转。需施复位手术。患者不从,邀余治疗。与服仲景桂枝加芍药汤。
生白芍18g,桂枝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加全蝎6g(研冲)。
一剂后吐止痛减,二剂诸症消失,医院复查,扭转复原。
10.不寐重证
郑某,男,46岁。初诊日期:1964年4月27日。
患者最近三月来持续失眠,屡治不效,收入院,诊见其面色青,双目布满血丝,彻夜不卧,烦躁,在病房四周行走不休,白日喜独自蜷卧,少言少食,脉弦细,舌淡苔少。所服西药甚多,中药如磁朱丸、柏子养心丸、安神丸也屡服,少效。盖失眠一症,无非邪正两端。寐本乎阴,神其所主,神安则寐。或邪袭,或营虚,阴阳失交,则神不安而不寐。此患者既已养阴精,又潜阳定志,缘何不效?细询之,方知其患病前,曾因着雨外感,自己大剂服葱姜红糖汤,得大汗,风寒得解,而不寐旋起。知其气血失和,心气馁虚,疏桂枝甘草汤一料试服。
桂枝12g,炙甘草9g。睡前服一煎。
次日晨八时,余查房,见其患者正在酣睡,同室人谓其昨一夜安眠。九时半,患者找余问还可服否,遂嘱其再进二剂,以后经调理病愈而出院。
11.小儿急惊风
韩某,男,6岁。睡前活泼如常,忽于夜间十一点突发高烧,时有抽搐,忽而头顶后倾,四肢强直痉挛,欲吐而吐不多,问之不语。家长急于救治,半夜叫门召余。诊时抽搐已减,双脉滑数有力。诊断为小儿急惊风,急予川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各3g,生石膏24g,令其赴本地一家“日夜药店”取药,速煎服之。
次日余前去复诊,患儿始睡,其家长云:当夜把药煎好服之,约临晨四时半诸症缓解,渐渐入睡。触其脉象小滑,令其醒后服下二煎即可。几日后,患儿全家前来致谢,患儿已活泼如常。
12.心包积液
一男性战士,心悸、短气、咳喘、胸痛、不能平卧、痛苦之极,X线检查心影呈烧瓶状扩大,诊断为心包积液。施以大戟、芫花、甘遂为末,各等分,共1.5g,以红枣十枚煎汤,清晨空腹送下。
服后一小时许,腹痛难忍,起卧不安,先吐渐尿,后腹泻,半日反复数次,午后方安,自感身体十分疲惫,心悸、短气明显好转,已能平卧。次日X光胸片,心包积液已不存在,后以己椒苈黄丸维持一周,病情未见发展。
13.肝硬化腹水
席某,男,71岁,农民。腹胀腹痛、便秘、尿少、视其腹部胀大、下肢肿硬、阴囊浮肿,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已7日无大便,遂以“十枣汤”0.6g,一日二次,以救其急。
患者服后,便通溲增,三日后,腹水、阴囊及下肢肿胀消失,后以胃苓汤交替一贯煎调治,病渐好转,亦能干些轻活。
14.痉厥实证,挛急抽搐
李某之妻,30余岁。素日体壮无病,忽于某日上午挛急抽搐,齘齿握拳,不省人事,召余急诊,见:呼吸粗壮不匀,牙关紧闭,神志不清,触其腹硬而胀,脉实而大。急疏大承气汤一帖,令立即煎服。余亲自给患者掀齿喂药,约二时许,患者渐渐苏醒,全身诸症消失,即可下床自如活动。
15.急性肠梗阻
仝某,男,40岁。正值劳动时突然腹痛,蜷屈俯卧,嚎叫不已,抬至公社医院,诊为“急性肠梗阻”,因医院条件太差,不能施行手术救治。此时,余正在此地巡回医疗,应邀诊之。见:面赤身热,腹痛拒按,其脉洪大滑数,遂疏与大承气汤令速煎服。不足一小时,患者下床欲便,便后安然如常。
16.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米某,女,32岁。妊娠五月余,患急性阑尾炎,右下腹疼痛阵发性发作,并波及胎动。医院建议手术治疗,一并剖腹取胎。患者不从,家属急召余等会诊。见其身热面赤,脉滑而数,右下腹疼痛拒按,询其已三日未行大便。余大胆疏与川大黄6g,牡丹皮9g,桃仁9g,冬瓜子30g,芒硝6g,金银花40g,败酱草30g,令速煎取服之。
午间服药后,诸症未变,次日临晨大便出一大摊,症状减轻,按压阑尾部仍有痛感,体温已至37.0℃,遂令其煎取金银花60g,蒲公英30g,日三服。
三日后体温正常,诸症消失,腹胎平安。
17.子宫腔脓肿
张某之母,61岁。脐下腹胀大痛四日,高热烦满,腹痛剧烈,急住院诊治。西医与抗生素不效,准备剖腹探查。其子闻及,心悄焦急,当夜邀余会诊。诊见:少腹中央胀起,如孕胎儿,疼痛拒按,周身高热,面赤口渴,六脉洪大滑数。余料定此为湿热雍毒之重症,应急予救治。即疏以川大黄9g,桃仁10g,冬瓜子30g,芒硝6g,牡丹皮12g,金银花90g,令其当夜取药煎服。午夜时分,服下一大碗汤药。
服后不足二小时,小腹胀痛加甚,愈来愈烈,坐卧不安,顷刻间痛势下坠,欲便,刚端及便盆,却从阴道内迸出一大堆脓血,秽臭难忍,之后诸症解除。以后数日,西医方确诊为宫腔脓肿。众医实感惊叹,若施手术,后果不堪设想。
18.久腹痛
史某,男,50余岁。
腹痛三年之久,遇寒即发。疼痛时自觉右侧脐旁上冲,撞及胁肋,难以忍耐,甚者连日而发,呕吐秽物。多处医治,未能奏效。诊见胁下偏痛,脉象沉紧。询其大便只四日一行。治与大黄附子汤一剂。
服后小息,下矢气,欲便,便后腹痛减,又用大黄附子汤轻剂加元胡9g,生白芍12g,一剂而愈。
19.急性肠梗阻
王某,男,19岁。
腹痛五天,面部一阵青一阵白,剧烈呕吐。诊时腹痛,大声叫喊、翻滚,吐出粪水,气力全无。西医诊为急性肠梗阻。触其手足冰冷,脉沉紧。证属沉寒积滞,并发寒厥。余急疏川大黄15g,附子15g,细辛6g。药煎好即服。因其难以服下,嘱其与干饼之类并服。
服后二时许,腹痛更剧,其状甚苦,少时欲便,未及端来便盆已下一大滩水样便及干粪十余块,便后腹痛遂止,身如软瘫。调养数日,腹内渐适而出院。
20.手术后巨结肠症
许某,男,52岁。
因患肠梗阻二次手术治疗,西医诊为巨结肠症。患者腹满胀痛,每五六日大便一行。诊见颜面萎黄,四肢逆冷,脉搏沉弦,横结肠部胀痛拒按。遂与大黄附子汤一剂。
服后,肠鸣便下,诸症若失。后每隔数十日,凡此症一发,患者自服此方一剂即效。
21.小儿咳喘浮肿
贺某,男,7岁。
患百日咳七十余日,虽痉咳已减,但诸病缠身。诊见颜面黄而浮肿,腹胀,下肢肿,虽不痉咳,但频频喘息,时而咳嗽干呕,时有痰涎吐出,时而索食,与之则不入口。余断为痰饮犯肺,久病伤脾。喘、肿为其主症,故先用小青龙轻剂。
次日呕止喘大减。二诊与服香砂六君子汤数剂。时过一周,其父代述,患儿已愈。
22.疟疾
史某,36岁,男性患者。已患疟一月余,每到下午,寒战一时,继而发烧,汗出,大渴,口苦咽干,呕而不吐,脉弦。与服小柴胡汤加草果9g,一剂而愈。
23.晚期癌症疼痛
常某,男,39岁。
右上臂患滑膜肉瘤。手术一年后,肿瘤又发,且疼痛愈来愈烈。医院检查后确定为晚期癌变,遂以度冷丁之类药物予以镇痛。初用有效,但后来注射后仅能止痛一小时左右。患者痛苦万分,家属邀余治之。症见疼痛冷汗出,神疲面色白,手足厥逆,脉沉紧。拟以乌头桂枝汤。
处方:川乌片12g,桂枝12g,生白芍12g,炙甘草6g,生姜3片,红枣4枚。入蜂蜜0g与药同煎。水煎服。
当晚服药后,疼痛减轻,渐渐入眠。次日复诊,令其每日服一剂,三日后,改为隔日一剂。至死疼痛未再大作。于此,余获得这一经验,后又遇此类痛症,用之皆效。
24.心肌梗死
江某,男,56岁。
患冠心病多年,某上午突然胸部憋闷、刺痛、头晕目眩、冷汗淋漓。入院急诊,心电图示: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型改变。患者神疲欲寐,面容青紫,周身不温,四肢厥冷过肘膝,口唇及指端发青,冷汗渍渍,脉沉迟弱极,时隐时现,舌暗而见瘀斑,余当即辨为心阳衰微之证,并急疏附子10g(生、制各半),干姜10g,炙甘草6只,葱白9根,令速煎取温灌之。会诊医师遵余意进行救治。
药后三刻,视其眼神转活,面有表情,冷汗得止,询之已能言语,心痛减。此心旧复,故再予人参汤、瓜萎薤白半夏汤兴阳行痹,二方交替轮服数剂,精神振作,胸痛基本消失,夜间已能安卧,饮食能进,六脉略和,小有结脉,继以炙甘草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二方各三剂,交替服用。
一月以后,心电图已大有改善,遂出院。后遇小劳又心悸气短,脉沉细,舌质淡,又以兴阳行痹、活血化瘀方药调治月余而告愈。
25.急性肠胃炎
韩氏老妇,70余岁,因暑热于冷地乘凉,加之多食瓜果,突患吐泻,状似霍乱,腹痛难忍,继则呕而不吐,泻而无物,身体微热,四肢厥冷。诊其脉象沉微,呼吸微弱。知真寒假热,阳气将暴脱,即施以四逆汤一剂。
服后一时许,干呕虚泻停止,少进热食而安睡。次日复诊,患者神情自如,令其饮食调养而愈。
26.大汗亡阳,肢厥脉微
刘某,男,53岁。
患者素有结核病,春天劳累后复感风寒,发热,烦躁不安。诊前一晚服药后,汗出过多,湿透衣被,至全身发冷,四肢厥逆,面色萎白,气短,时而欲寐,时而郑声,脉微欲绝。此乃大汗亡阳之危兆。急拟小红参9g,附子9g,干姜6g,炙甘草8g。二付,水煎服。
一剂后,精神稍复,二剂后,转危为安。后以生脉散、参苓白术散等方药与西药抗痨药调治半年,体渐康复。
27.头痛昏蒙,目眩痞闷
一齐姓男子,28岁。近月余自觉头痛昏蒙,两日眩眩,胸膈痞闷,体乏纳呆,诊其脉弦滑,舌苔白腻。与服瓜蒂散加郁金(甜瓜蒂3g,赤小豆2g,郁金3g),捣为细末冲服。一剂则得吐,吐后诸症若失,唯身体疲惫,静息两日而解。
28.胸满不舒,头昏目眩
张某,女,32岁。
自觉胸中满闷不舒,头昏目眩,心烦不安,同时欲呕则呕。脉滑疾,舌苔厚腻。此痰阻胸中。投以甜瓜蒂3g,赤小豆2g,郁金3g,栀子3g,捣为细末冲服。得吐后,诸症自除。
29.癫狂
贾某,男,40岁。
初患病时,思想涣散,神志痴呆,言不由衷,继而出现狂躁、失眠、两目怒视、骂詈号叫、逾垣上房,甚至毁物伤人。诊其脉数而有力,唯寸独滑,舌红而苔黄。此乃痰火上扰清窍,急当“引而越之”,与瓜蒂散加郁金6g。
一服后吐出涎半盂,发狂止,诸症见轻,后又用越鞠丸汤、安神定志丸汤、血府逐瘀汤调治而愈,一直工作至今。
30.狂躁型精神病
薛某,男,34岁。
患精神病,半年后发展成为“狂躁型”。患者时而狂躁妄言,登高弃衣,不避亲疏,时而吼叫怒骂,狂奔乱跑,哭笑无常。脉象:滑数而无力,舌尖红,苔黄腻。此为痰火上扰,蒙蔽心神。随疏以瓜蒂散加减。
甜瓜蒂3g,赤小豆2g,郁金6g。捣为细末过箩,令其次日晨,温开水冲服。
约服后二小时,患者烦满不适,涌出大量黏性很强的顽痰。吐后精神疲惫,狂躁顿减,安睡二日。余又以自拟活化汤、温胆汤加胆南星调治月余而告愈,至今已十五年未复发。
31.急性咽炎失音
靳某,女,学生。
咽喉疼痛三日,医院诊断为急性咽炎。给消炎药治疗过程中吃冰棍三个即嘶哑失音。余先与半夏散及汤一煎。服后半小时即可发音,后以麦门冬汤加银花12g、元参15g,三剂而愈。
32.慢性肝炎,胃肠功能失调
白某,男,37岁。
曾患慢性肝炎,每遇肝区疼痛时见口苦咽干,食欲不振,胃脘憋胀不适,嗳腐吞酸,烦满失眠,溲黄便溏。脉弦,舌苔黄。予半夏泻心汤加枳壳6g,香附9g。
服后疗效甚佳。后与半夏泻心汤、膈下逐瘀汤二方交替不间断地服用半月,症状消失。
33.慢性浅表性胃炎
患慢性浅表性胃炎三年余,常自服各种健胃西药及中成药以调理,病情时好时坏。近日因进甜食量多,则病情加剧,症见脘腹胀闷,噫气,呕逆,有时酸水上泛。舌苔薄白,脉细弦。投以半夏泻心汤。
半夏10g,川黄连6g,黄芩9g,干姜9g,炙甘草6g,党参12g,大枣4枚。水煎饭前服,三剂。
一剂后腹胀除,余症轻,二剂后诸症消然。
34.急性肠胃炎
赵某之女,7岁。因食不洁之物而腹痛,吐泻不止,大便溏薄,完谷不化,指纹青紫,体温38.5℃,腹胀拒按。此乃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胃之气尚健,故饮食不适则脾胃运化受限。今食物不洁之,当损伤脾胃之气,且邪热结于胃肠,致升降失调,运化失职,而见腹胀痛,吐泻不止等症。急当投予半夏泻心汤以调和肠胃,降逆止泻。
处方:半夏6g,党参6g,川黄连3g,黄芩9g,干姜3g,炙甘草3g,大枣2枚。水煎饭前服。
一剂后热退,二剂后吐泻止。
35.全腹肿大
周某,女,21岁,未婚。
全腹肿大四个月之久,曾赴医院妇科、内科及X光透视详细诊查,确定无怀胎,无肝、肾病变。医院查无病因,故请中医诊治。余触之溶溶大腹,实感异常,询其无痛感,脉象略弦。如此全腹肿大竟无病证?余思时许,是瘀血?积气?虫疾?最后细思辨为肝脾不和,水湿内停。试与当归芍药散汤剂,茯苓倍量一剂。
岂知药后小便增多,腹肿大减,医患均为之赞。再拟当归芍药散汤加茯苓皮12g,木香9g,生姜9g,令服三剂。肿胀消解,全腹柔软而告愈。
36.头痛干呕
祁某,女,24岁。
头痛一年余,诸药不效。诊见:体质素虚。面色㿠白,痛时剧烈,自谓头脑欲裂。发作时伴干呕,触其两手冰冷,脉象沉弦。与服吴茱萸汤,加半夏9g,生赭石12g。
一剂,头痛、呕逆若失,继与服小建中汤二剂而愈。
37.脑瘤头痛,呕涎肢冷
张某,女,20岁。
患者头痛加重二月余,每头痛发作,欲碰墙撞壁。服用镇痛剂多种无效,遂邀余治之。诊见:唇面苍白,四肢清冷,呕吐涎沫,脉象细弦。余与吴茱萸汤治之,不料头痛渐止,遂令其隔日服一剂,十余日而痛未再发。一月后,患者赴北京检查,诊为“脑瘤”,经手术治疗而愈。
38.肝炎
毛某,男,33岁。
患者形体消瘦,颜面苍白无泽。自述周身无力,夜寐不安,头晕,腰腿疼痛,右胁胀痛,畏寒肢冷,晨起眼睑及足跗浮肿。其脉沉弱,舌淡苔白。经医院检查:脑絮(++),麝絮(++),转氨酶280单位。西医诊断为“肝炎”,经治三月余,未见疗效。再三辨证,余认为此以阳虚寒滞为主,便以附子汤投之。
处方:附子12g,茯苓9g,党参15g,白术12g,生白芍9g。水煎,饭前服。
二诊:患者自述:服药后,腹鸣肠动,愈响愈适,待次日服二剂后,晨起胁痛大减,且八年之恶寒,身痛消失。触其双脉仍沉弱,令服附子汤一剂、当归四逆汤一剂。
三诊:患者云:服药后,全身舒适,双手温和,为八年罕有之感。诊其脉已滑活,遂令服归脾汤、逍遥散二方各三剂,交替服用。二月后赴医院复查,索得结果:双絮加号消失,转氨酶16单位。医院惊叹不已,云:已为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