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公桥(27)
▲古炮台
一直期待着大清国的地方官在高压下低头屈服的京华陀接到了傅磊斯欲擒故纵的“撤回令”后,既没有与孙家谷再次协商土地价格,也没有理会傅磊斯要求将宜昌租地事宜办结,就匆匆于光绪三年九月十四(公元1877年10月20日)离开宜昌,从此再没回来。孙家谷也向上司报告了京华陀的去向:“京领事已于是日清晨偕同翻译官仕森租民船由宜启行,除发给护照,并派拨砲船护送至汉”。
很明显,英国方面对京华陀在宜昌洽谈租界一事的完成情况极为不满,所以回到汉口不久就被解职。《宜昌开埠》作者李明义老师有一股宜昌话说的“想天方儿,设地方儿”,追踪寻源的毅力,天知道他从哪里翻到英文的、发行量极少的《威尔特郡考古学与自然历史杂志》第四十卷,里面记载了1878年回到英格兰的京华陀在乡下的一个村庄里居住了很长时间,近四十年后才在80岁时默默死去,四十多岁就被解职自然不能简单用“退休”来解释。
其实,当年地方官员和士绅百姓反对在本地设立领事馆和租界的情况比比皆是,不足为奇。比如清室档案记载: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5月,坚佐治(George W.Caine)上任为汕头首任英国领事。据英国档案记载:7月,坚佐治奉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之命访问驻潮州府城的惠(州)潮(汕)嘉(应)兵备道赵昀。这表面上是上任时的礼仪,实际上是让百姓看到英国领事被地方官承认,打消百姓的疑惑,并为日后英商入潮州的自由和安全打前站。据坚佐治8月4日从汕头写给卜鲁斯的报告称:赵氏先是表示沉默,但由于坚佐治的促答,从而转告说,据澄海县知县言,英国领事访问潮州,途中安全难以保障,请暂时中止。
这个理由也是有道理的。当时由潮州首要士绅控制的潮州团练总局为了反对英国领事进入潮州府城,已在府城成立了“靖夷公局”,并在下属各村镇设“靖夷局”,志在坚拒外夷,并发布《靖夷公局公启》称:
“一、鬼子如敢逞强,进入内陆,凡各港口附近强族,务期同心协力,防堵把截,即相离稍远者,亦宜闻声驰往助威,勿令夷船一帆进港,夷兵一名登岸,以清疆界。二、鬼子如驱逐不退,必欲深入,是彼自投罗网,非我轻于诛杀。有杀得白鬼首级一颗者,给花银伍拾元;有杀得乌鬼首级一颗者,给花银拾元;生擒者加倍奖赏;俱由公局给发。决不失信。三、沿海沿河各港汊乡村,皆宜遍插靖夷局旗帜,广设侦探,一闻该夷蠢动,立即飞报内陆,摇旗号召。其旗由靖夷局制给,以昭一律。四、凡九邑之人,如敢通同鬼子,作为汉奸者,在城由绅士,在乡由房族,挨家查察,立所处死,本人逃逸,坐及父兄不贷。”
文告中的所谓乌鬼,是对英军中的印度人的称呼,他们多为锡克人;而白鬼当然是指西方人。可见得当时沿海的抵制力量比宜昌不知要强大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