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十七帖》“文氏朱释本”宋拓本

《宋拓十七帖》为东晋王羲之著名草书。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广泛搜集王羲之墨迹,穴右军书记移记载:“《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炬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及言语,以数相从缀成卷”。又说:“《穴十七帖》者,以卷首有「十七日」字故号之”。

由于《十七帖》是王羲之著名草书,因此摹刻极多。唐时弘文馆曾摹勒上石,其本未有一大「勅」字,下刻「付直弘文馆臣解无畏充馆本臣褚遂良校无失」,俗称馆本,但原刻本未见流传,后世传本多据馆本辗转摹刻,传本有优有劣;其次是根据唐、宋人临本或勾填本上石,流传此种拓本亦各具面目。

传世《十七帖》善本虽多,但面貌也不一致。此本有“勅”字,“僧权”二字不全,白麻纸擦拓,用墨浓淡相间,拓法精美,为宋代佳拓。中有明文征明朱笔释文,有学者认为为唐人临本,但字画流动圆润,神骨清劲,世称“文氏朱释本”,为传世著名善本之一。此本明代藏蒋伯宣家,文征明为其释文并题跋。册中有清代冯敏昌、翁方纲等题签,翁方纲、伊秉绶、吴荣光等跋文。

《十七帖》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凡27帖,134行,1166字,其中的一些帖尚有摹本墨迹传世,如《远宦帖》、《游目帖》等。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年—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自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被视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一、王羲之十七帖临习管见

《十七帖》是右军代表之作,草书圭臬,自古以来,历代学草书者,无不从此帖获得营养。

●《十七帖》字形偏扁,暗合章草之法,横画多取平势,有八分书之遗韵。

●关于临帖,孙虔礼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此二语道破天机。

●临书之时,不用急于动笔,宜先仔细揣摩帖中各字的点画、结构、方向、位置,悉心研判,做到胸中有数。此谓之“读帖”。

●读帖一事,许多学书者直接忽略,下笔便写。然笔画、结构都不能像,仅内容一样,此是临帖之最下等水平,谓之“抄书”。

●临帖须准确无误,不可随意增添笔画。有人临帖,仅凭脑子印象,只求遍数,忽略质量,起笔多有小动作,映带勾法随意添加,何谈察之者尚精乎?

●临后将所临之字与原帖对照分析,找出不足,然后循序渐进改正,而不可将错讹继续,否则,久之则成痼疾,改正难矣。

●《十七帖》起笔多为露锋,要尽显锋芒,收笔处圆润,必有回锋动作。米海岳云:无垂不缩,无往不收,非妄语也。

●作行草书,笔画要有连续性,笔画断处,笔意仍在,则笔在空中仍要完成动作,然后落纸,则气韵生动。笔势如武术家打拳,动作连贯,气息绵长,若行云流水,势不可挡。

●临帖须知提按,线条丰富,全在提按二字。横画侧锋入纸,旋即调整为中锋,匀速拉出,万不可笔入纸顺势拉出,则横画粗扁无力,状若朽木。竖画宜将笔提起,然后写出,可体会推自行车下坡之力。

●《十七帖》字字平实大度,若儒雅秀士,若刻意求起笔之锋芒,发笔处作细丝状,则舍本求末,实刻板拘泥也。

●若遇笔画连续缠绕,宜找准位置,加快行笔速度,须有快刀斩乱麻之意,方能写出内在之精神。若犹豫不决,依葫芦画瓢,则点画臃肿,拖沓而无节奏,如病夫打拳,虽动作完成,仍是乏力不堪。

二、王羲之《十七帖》, “文氏朱释本”欣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