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经典名句和解释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摘自《庄子·外篇·知北游》
解释: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色骏马跃过一道缝隙一样,很快就结束了。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摘自《庄子·外篇·秋水》
解释: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摘自《庄子·内篇·大宗师》
解释: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我们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大江大湖。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摘自《庄子·外篇·山木》
解释:朋友之间的交往要像水一样清澈,不掺杂污浊物。小人间的交往包含着浓重的功利之心,表面看起来像甜酒一样甘浓,实则浑浊不堪。
哀莫大于心死
摘自《庄子·外篇·田子方》
解释: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摘自《庄子·内篇·人间世》
解释:知道世事艰难,无可奈何却又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摘自《庄子·杂篇·列御寇》
解释:人心比山川还险恶,知心比探知天象更困难。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摘自《庄子·内篇·大宗师》
解释: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摘自《庄子·内篇·齐物论》
解释:大道容易被小的成就遮蔽,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摘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解释:姑射山上住着一个神仙,皮肤白的像冰雪,像是处女一样风姿绰约,不吃人间五谷杂粮,吃露水。能腾云驾雾,有坐骑是一条飞龙,经常在海外游玩。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摘自《庄子·外篇·至乐》
解释:人生最高境界的快乐就是无所谓快乐,人生最大的荣誉是不追求荣誉。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摘自《庄子·外篇·胠箧》
解释:那些小偷小摸的人被逮到了一定会按律治罪,罪行严重的甚至还要判死刑。但是那些大偷大到偷窃整个国家的人则不但不会被治罪,而且还能成为诸侯称霸一方,受世人景仰。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 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摘自《庄子·杂篇·盗跖》
解释:古时侯,有个叫尾生的男子和心上人在桥下约会,等到河水上涨,女子还没有来,尾生为了不失信,抱住桥柱而被河水淹死。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摘自《庄子·杂篇·盗跖》
解释:喜好当面阿谀奉承的人,也必然喜好背地诋毁别人。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摘自《庄子·杂篇·外物》
解释: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
摘自《庄子·内篇·人间世》
解释:好的习惯养成在于长时间的修炼,恶习一旦养成就难以除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摘自《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
解释: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摘自《庄子·外篇·天道》
解释:语言所可贵的是(在于它表现出的)意义,意义自有它指向之处。意义的指向之处是不可以用言语传达的,而世人因为注重语言而(记载下来)传之于书。
灾人者,人必反灾之。
摘自《庄子·内篇·人间世》
解释:你给别人灾祸,别人也必会给你灾祸。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摘自《庄子·内篇·人间世》
解释: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
摘自《庄子·杂篇·天下》
解释:认为天下沉浊,不能讲庄重的话,以危言肆意推衍,以重言体现真实,以寓言阐发道理。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摘自《庄子·外篇·骈拇》
解释:野鸭的腿虽然很短,给它接上一截它就要发愁;仙鹤的腿虽然很长,给它截去一段它就要悲伤。
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
摘自《庄子·杂篇·外物》
解释:旋转木轮,摩擦木条,木条燃烧。烧旺火炉,投入金 属,金属熔化。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
摘自《庄子·杂篇·徐无鬼》
解释:农民不干农活就不快乐,商人不做买卖就不快乐。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摘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解释:及时雨降下了,还要用池水灌溉,与雨水润泽万物相比,不是白费力气吗?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摘自《庄子·外篇·刻意》
解释:指世俗的人重利益,廉洁的人重名声,贤明的人崇尚志气,圣明的人追求精神修养。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摘自《庄子·内篇·齐物论》
解释:天和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摘自《庄子·内篇·人间世》
解释:未来的世界不可期待,过去的时日无法追回。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摘自《庄子·内篇·齐物论》
解释:在这里是对的,在那里就是错的了。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
摘自《庄子·外篇·天地》
解释:孝子不奉承他的父母,忠臣不谄媚他的国君。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摘自《庄子·杂篇·徐无鬼》
解释:不能因为一只狗善叫就认为它是好狗;不能因为一个人能说会道就认为他是贤人。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摘自《庄子·内篇·养生主》
解释:安心顺时而适应万事万物的发展和变化,悲哀和欢乐的情绪都不能侵入身心。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摘自《庄子·杂篇·外物》
解释:捕鱼的渔具是为了捕鱼而存在的,捕到鱼后,反而将渔具忘记了。
四时相代相生相杀。
摘自《庄子·杂篇·则阳》
解释:四季轮回相互替代,相互产生,相互消灭。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摘自《庄子·外篇·知北游》
解释:天地有最大的美,但人们无法用言语表达;一年四季有明确的规律,但人们从不议论;万物的存在和变化都遵循现成的规律,只是人们还没有发现而已。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摘自《庄子·内篇·齐物论》
解释:形体诚然可以使它像干枯的树木,精神和思想难道也可以使它像死灰一般吗?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摘自《庄子·杂篇·让王》
解释:学习了却不能付诸实践叫做病。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摘自《庄子·外篇·天道》
解释:保持淳厚素朴的天性天下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跟他媲美。
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
摘自《庄子·杂篇·庚桑楚》
解释:不能容人的人没有亲近,没有亲近的人也就为人们所弃绝。
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
摘自《庄子·杂篇·徐无鬼》
解释:用眼睛看眼睛能看见的,用耳朵听耳朵能听到的,用心灵领悟心灵能领悟的。
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
摘自《庄子·杂篇·庚桑楚》
解释:选择头发来梳理,点数米粒来烹煮,计较于区区小事又怎么能够有益于世啊!
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摘自《庄子·杂篇·让王》
解释:如果有人用随侯之珠去弹射千仞高的飞鸟,世上的人肯定会嘲笑他。
小人殉财, 君子殉名
摘自《庄子·杂篇·盗跖》
解释:小人为财而死,君子为名献身。
孰恶孰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
摘自《庄子·杂篇·盗跖》
解释:谁坏谁好?成功的居于尊上之位,失败的沦为卑下之人。
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摘自《庄子·杂篇·天下》
解释:一尺长的鞭,一天截去一半,万世也截取不尽。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摘自《庄子·杂篇·列御寇》
解释:灵巧的人多劳累,聪明的人多忧患,不用智巧的人无所求。
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摘自《庄子·内篇·人间世》
解释:凡是国家之间的交往,与邻近国家一定要用诚信使相互之间和顺亲近,而与远方国家则必定要用语言来表示相互间的忠诚。
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
摘自《庄子·杂篇·则阳》
解释:生来就漂亮的人,是因为别人给他做了评价,如果别人不告诉他,就不会知道自己比别人漂亮。
用管窥天, 用锥指地
摘自《庄子·外篇·秋水》
解释:用竹管去窥视高远的苍天,用锥子去测量浑厚的大地。
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摘自《庄子·杂篇·庚桑楚》
解释:鸟兽不厌山高,鱼鳖不厌水深。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