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你 ”是实现 “ 我爱上你心目中最完美的我”的修炼过程。
世人多为嚣崖利薮忙却一生,难得几净、香炉、笔墨、琴磬间,不论初阳薄暝,或坐雨闭窗,握一卷闲吟慢读,与作者密语谈私,甚或助情热意,兴逍遥于物外高隐之感,此为读书之乐,是元月之闲,清福也。
故,文人钟于读书,尤其得遇契心之书,或歌或叹,或悲或泣,沉迷其间如痴如狂,文字当酒可饮可醉,忘乎所以,最后掩卷而笑。
幽人韵士喜莳花,或流连山水以遣寂除烦。
故,但有闲暇,不若多读书,或于山水间俯仰景色,怎不令人心神俱爽。
当你读了以上几段,也许误解作者不食人间烟火,只是一个书呆子,或许对人间的情爱没有太多的眷恋了吧。事实如此!一个过于沉迷于文艺世界的人,对爱情的执迷不会太深,即使对爱情的执迷很深也是因为热爱艺术。
爱情为何是艺术?
佛说:“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南怀瑾说:“我们所生存的欲界乃是以欲为根本;到了色界,则偏重于爱;到了无色界,则升华为情。宇宙中的三界众生,都在情、爱、欲的困扰中。”
古人也说:“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如果没有情爱则不会到这个世界来做人,只要有嗜好终究是生活的拖累。没有这些拖累与烦恼,人活得便很无聊、无趣。拖累本身意味着自己很重要。无足轻重者便无人需求他,便成为无用之人而边缘化。生命之高级也体现在被需要。
以上先人的话皆指向一个问题,爱是什么?不论佛家说、古人说,都说明了爱的重要性,没有了爱,便没有一切。这爱是自私的也罢,无私的也好,都是人为之而生死的一个因果。
只是人如植物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的人追求爱的目的不同。如果简单地以肉体上的荷尔蒙(气之炽盛)的来去定义爱情,未免把人比喻为最低级的动物一般简单化了。
人之爱,尤其智商较高的人的爱,不会轻易受到肉体的需求支配而为欲望所驱使,否则显然说明智商的不足。
但是,人若恋爱了,智商便会下降,尤其女性,欲因爱生,爱欲此时浑然一体,难以区分,使理性不足的女性任由自己服从于爱的淫威而智商为零,容易被欺骗。
如果没有恋爱,爱欲分明,欲望影响、指挥不了智商。由此可见,爱在情欲中所起的化学作用,促使荷尔蒙发挥作用。
爱不是绝对的情欲,为何是艺术呢?个人以为,爱情首先是一种宿命、一种磁场,遇见谁,爱上谁,都不由自主。
有的人不该爱上条件不般配的那个人,可他们偏偏爱得生死不离。有的恋人貌似般配,偏偏貌合神离。这些都是宿命决定和磁场碰撞的问题,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甚至恋人、夫妻的亲密关系都是互相欠债。就是那么一刹那间因了某事、某句话的醒悟,债清了,人分离了。无论对方如何求和、纠缠,也无法再延续了。
珍惜你所拥有的爱,不要过分自信地以为他或她非常爱你了,离不开你了,你便可以随意、任性消耗这份爱,因为不知道究竟谁欠了谁更多,还款日期是何时,所以节省一点、珍惜一点,那些爱便可以用得长久一点。
世人皆自私,没有一个傻瓜,甘心为你做傻瓜的都是爱你的人。好好爱着,你便觉得岁月静好,酸甜苦辣都有滋味,容易快乐满足。看到窗明几净,想读书;看到春暖花开、池塘鱼跃,产生诗情画意;山水花草间的踏足俯仰,也不过是心中有爱而愉悦。这些爱都来自那些爱你的人给予你的精神满足感。
生活与艺术,都是为爱而服务。没有了爱,生活乏味,艺术作品缺少灵魂和生命力。
因此,经历和读书越多,我越讴歌爱情,不因为谁不爱我而否定爱情的本身。
爱情本身是珍贵稀有的,只是有人利用和玷污了它,使它蒙尘、蒙羞。爱情的自私、高尚、伟大,永远值得人类热爱和追求,能获得爱情的人,才能得到通往生命大门的钥匙,而永远成为一个有趣又高尚的灵魂。
因为得到爱情,除了天生的宿命、福气、好运,还需要历经修炼,方能摘得爱的硕果,所以修炼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创造艺术的过程。热爱这样一个过程的人,不会过度沉迷于情欲中,而是为了爱而修炼自我,最终完成 “ 我爱你 ” 乃是 “ 我爱上你心目中最完美的我”的过程,即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艺术修炼过程。因此,爱是一门艺术、一种信仰,人类才如此迷恋它、歌颂它。
孟丰敏作词作曲的爱情歌曲
林觉民的《与妻书》是英雄的痴情,人间至爱!
借用林觉民的英雄赞歌: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