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30岁之后,还做一个只会愤怒的人
这是我的第287篇原创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因为抗议美国纽约州警察暴力执法,不少美国人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但最后很多地方渐渐演变成打砸烧的恶性暴力事件。
在这场群体性事件中,很多人已经习惯用愤怒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愤慨,但其实大家都明白,这对美国来源已久的种族歧视而言,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我不懂政治,也不了解美国,更没有身临现场目睹一切。
我只想就我所看和所想说一些心里话。
1
在一条视频中,一位黑人大叔看到游行示威的队伍中,有不少黑人少年也在参与打砸抢,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他和一位黑人少年的对话:
“我来告诉你,你现在看到的一切,可能在10年后,也就是你26岁的时候还会发生,你会跟他们干和现在一样的事。
10年后,你还会站在这儿,做你16岁做的事,事情有变的更好吗?而我们现在做的事(指打砸抢等行为),毫无用处。
他(指参与打砸抢的示威者)46岁还在愤怒,我31岁还在愤怒,而你16岁就在愤怒了。你知道吗,让自己处在危险之中并不是个好办法。
你和你那些同龄人有着相同的力量,你们得想出一个更好的方法,因为我们什么也没做。”
每一代人都有各自迷茫的时候,有人选择诉诸理性表达,有人选择使用暴力解决,但很多时候,选择暴力解决问题的最后,只会让暴力伤害到更多无辜的人。
愤怒并不会改变时间,更不会改变一切的本质。
这个发生在大洋彼岸的黑人少年身上的问题,曾经也一度让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想起自己刚刚上大学那会,因为成绩不好,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本科院校都没有考上。
而自己选择的专业后来发现也不是很喜欢,最后渐渐演变成每次上课遇上不喜欢的就不听,实在听不下去就自己看自己的书,这样的态度在后来也一度让自己和家人的关系逐渐恶化。
什么都看不惯,想改变一切却又无能为力,整个人像个火药桶,往往几句不顺心的话就能被点燃,和家里人也总是一言不合就翻脸吵架。
直到后来有一天,看到吴晓波老师在央视《开讲啦》节目里的一段演讲,他说:
林肯讲过一句话,30岁之前你这张脸是父母给的,30岁以后这张脸是你自己给的。
你30岁以前如果没有愤怒过,没有当过“愤青”,你是没有良心的,但30岁以后,如果你还是一个愤青,而且只知道愤怒的话,那你是没有脑子了。
那个时候,我看了看自己,学业无成,身无分文,除了能写几个字,简直什么都不会,现在想起来,完全不知道那会自己有什么能力和资格谈愤怒。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不想再做一个“没脑子”的人,那会临近毕业,很多同学要么就是趁着最后时间不停的放纵,要么就是伤春悲秋感慨时光流逝。
只有我,是我们寝室第一个出去实习工作的人,因为我明白,想的再多都不如出去动手操作。
再到后来,我去到了深圳,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职场上的塑形和改造,也渐渐养成了职业化的认知和习惯,即便是拿到一个新项目也能好不胆怯快速上手。
我发现,我再也不是那个什么都不会就只会愤怒的年轻人了。
2
工作之余,我也很喜欢观察职场,而在职场观察的越久,你会发现每个人愤怒的点都不一样,但大部分人的愤怒往往来源于自己不能控制的事。
明明该你升职了,却被新来的下属抢先上位了;
明明不是你的锅,领导非要你强行出来背锅;
明明自己没做错,却被周围的同事讥笑嘲讽。
说白了,不过是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感到愤怒,而事情又切切实实发生在自己身上。
记得有一回在前公司开内部部门会议,一个95年的小姑娘被领导一顿批评,末了领导还拿她犯的错开了个玩笑,这时大家都笑了,现在看来其实也没什么,但是那个女生大概真的愤怒了,一看周边不是职级比自己高的领导,就是和自己关系还不错的同事,
最后,就直呼我的名字冲我恶狠狠的说了一句:
“你笑什么笑?”
但我那会压根没笑过,我知道这个小姑娘不过是拿我发泄怒火和愤懑,现在看来她和那些在街上打砸抢的少年们又有什么区别?
不过是假愤怒之名,伤害无辜之人而已。
后来在梁宁老师的《梁宁思维30讲》中看到她是这样解释的:
愤怒,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动物都有自己的边界。我们都见过,一只狗、一只猫都会用尿液划定自己的领域。如果一只猫在自己划定的领域里,来了另外一只猫,自己的边界被侵犯,这只猫就会愤怒。
人的边界又是什么?就是自己的存在感的边界。
一个人去抢另外一个人的工作,就是侵犯边界。
一个外行领导来指挥一个设计,就是侵犯边界。
比一个人专业成绩遭到外界质疑,就是侵犯边界。
再回想那位愤怒的同事,我发现我并没有抢她的工作,也没有指挥她的工作,我更没有质疑她的工作能力,为什么她可以肆无忌惮朝我发火?
无非不过是我比她后进公司,平时做人又比较温和,看起来就像那种好说话的人。
如果,我是当时的她,大概会默默记住领导的批评,自己找机会证明我在专业能力和工作层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不是只知道任由情绪放纵伤害他人。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反之,人的一切愤怒,本质上也都是对自己无能的发泄。
真正厉害的人,想的都是如何提升工作能力和人生格局,而不是选择习惯性用愤怒去表达一切。
就如前文黑人大叔所说:
“10年后,你还会站在这儿,做你16岁做的事,事情有变的更好吗?”
而事实的真相就是,愤怒解决不了无能,愤怒只会让无能的人更加无能。
3
愤怒只是表达的一种
并不是表达的一切
古希腊哲人塞内加有一句话说:
愤怒其实是一种短暂的疯狂,就算你有很正当的理由去生气,也不应在怒气之下肆意妄为。
其实,愤怒只是表达的一种,而且是效果最坏的一种方式,它并不是表达的一切。
在这里也想和大家分享下,我对于如何避免盲目愤怒的3个建议:
1. 学会解决关键问题
很多时候,光靠愤怒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相反,还会让人觉得这个人内心狭隘毫无格局可言,凡事锱铢必争斤斤计较,在职场也很难有所发展和成就。
我的建议是学会解决关键问题,也就是别人说问题我解决问题就好了,而不是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发脾气谁不会呢?
所以,还不如动动脑子想下怎么解决实际问题更现实。
2. 注意避免主观臆断
你给我提建议就是针对我,你给我考核不过关就是为难我,这样很容易先入为主,让自己陷入主观臆断的境地。
有时候,对事不对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如果在工作和沟通中,总是带着主观情绪去进行,可以见得,最后收效甚微。
3. 凡事首先理性思考
我很喜欢那位黑人大叔说的一句话:
你和你那些同龄人有着相同的力量,你们得想出一个更好的方法,因为我们什么也没做。
有时候,抱怨和发泄情绪确实会很舒服,但那样最后基本于事无补,你会发现该你做的一样都跑不了,而这个世界也并不会因为你的愤怒而变得更好。
也是在深圳的那几年,我学会了凡事先找自己的原因,如果自己没问题就找客观原因。
一步步按着线索来走,你会发现很多事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棘手和麻烦。
那为什么总有人习惯用愤怒表达,而不理性思考一切?
因为愤怒很简单,而思考却很难。
就如杜月笙说的那样: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
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
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愤怒和发脾气谁不会?
所以大多数人成了没本事的碌碌之辈,30岁之后还只会用愤怒来表达一切。
而那些真正厉害的人物,不过是能够控制情绪默默前行,用实际行动来为自己辩驳和证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