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系统思考时容易掉入的几个陷阱(上)
麻烦的是,我们几乎完全愚昧无知,即使最博学的人也是无知的……知识获取从本质上看永远都是在破除无知,获得一些启示。我们关于世界的认识,首先告诉我们的就是,世界远远大于我们对它的认识。
1 被表象迷惑
尽管我们知道“所见即所得”不一定靠谱,但我们还是会经常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
比如一支NBA球队是一个系统,这个球队连胜时穿的都是红色球袜,于是队员们相信,只要穿红色球袜,就会取得胜利。
显然,这只是表象,连胜总有结束的时候,那时候大家就会明白,技战术的执行和配合,以及稳定的发挥才是赢得比赛胜利的关键。
正因为系统通常都是比较复杂的,它常常会呈现出一些表象来迷惑我们。当一个事件发生时,我们需要找到它背后的历史发展趋势和行为变化趋势。这样才能理解该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
我们说,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行为,而系统的行为最终就表现为一个个的事件。所以,了解系统的结构是重中之重。
系统的结构,其实就是存量、流量和回路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在进行系统思考时,不仅要看到表象的事件,还有看到内里的行为,最终还有理解起决定作用的结构。
比如一支球队获得了比赛的胜利,这是表象;某些球员打的很好,得分高,其他数据也不错,这是行为;更关键的是,球员们都良好地执行了教练的战术安排,这才是决定性的结构。
2 线性思维模式
什么是线性思维?就是认为某两个东西之间是成比例变化的。
比如一台机器1分钟生产10个零件,那么2分钟就生产20个零件。
为什么人们偏爱线性思维?因为它足够简单,易于理解。
但现实往往是非线性的,系统往往也是非线性的。
比如你有一块地,上面种植了农作物。你加10斤肥料,可以增产1斤;加30斤肥料,增产效果已经不大了;加50斤肥料,反而减产了。
为什么?肥料太多,农作物都被烧死了。
人人都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十分耕耘,能得到十分收获吗?
大概率是不能的。首先,过度的勤奋可能会损伤自己的身体,得不偿失;其次,收获不仅和努力有关,也和运气有关。
比如都是名牌院校毕业,一个去了夕阳产业,一个去了朝阳产业。即使两个人的努力程度完全一样,但产业的不同导致了他们的发展是大不相同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但十分价钱能买到十分货吗?显然也是不能的,因为这其中含有品牌溢价。
也就是说,你多付出的钱,并不是全部都投入到了产品的质量上,而是有很大一部分支持了品牌宣传的费用。
上面这些例子,都是系统非线性的体现。
3 边界划分不恰当
系统是复杂的,在边界上的表现更是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不可能清晰地将两个系统的边界划分开。
现在为什么强调跨学科融合发展,因为各个学科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联系。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边界。大学强调通识教育,也是这个道理。
那么问题就随之而来了,正是由于系统没有真正的边界,我们在思考一些问题时,如果没有恰当地划分边界,系统的行为就会和你的预期不一致。
我们先来看看如果将边界定得太窄,也就是说,只考虑最直接的因素,会发生什么结果。
比如你负责某条道路的交通规划,你发现这条路车很多、很堵,当下你就觉得拓宽马路,原来的4车道变6车道。结果拓宽之后呢,你发现,这条路还和以前一样,甚至比以前还堵。
如果你只是简单的拓宽道路的宽度,那么只会吸引来更多的车流和人流,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条路不堵了,结果反而事与愿违,人人都走这条路,反而更堵了。
这就是将边界定的太窄,没有考虑到人们的出行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最终的结果差强人意。
但你把系统的边界定得太宽也不行,就是说在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把所有大大小小的情况都考虑了进来,觉得这样才系统。
这种盲目堆积信息的做法,只会将真正的解决方案所掩盖。抓不住主要矛盾,被细枝末节的东西所牵绊,只会让你迷失。
比如一场比赛失利了,球员的各项数据都有。如果你每项指标都关注,可能你会抓不住重点,找不到比赛失败的原因。
因此,恰当地划分边界很重要,尽管系统没有真正的边界,但你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合适的边界,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