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大观:血手印

一个月黑星稀的夜晚,书生林招得坐在油灯下,虽然手执书卷,却不时地站起、坐下,坐下、站起,一副心神不定的样子。头更敲过,他便离开书桌,望了一眼正在熟睡的老母亲,然后轻轻地带上房门,悄悄离家走了出去。

他摸黑来到一家高门大宅的花园后门,蹑手蹑脚地推门进去。院内一片漆黑,偶然传来几声秋虫的鸣叫,静得有些怕人。林招得走了几步,走到一棵老梅树前站定,轻轻地拍了三下手掌,四周没有动静,又轻轻拍了三下,仍然毫无反映,于是,他再朝前走几步……

突然,他觉得脚下被一个软绵绵的东西绊了一下,一个踉跄扑倒在地上,伸手一摸,啊,竟是一具尸体!遍身粘糊糊的,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出了后花园。林招得跑到街上借灯光一看,立刻软了腿,只见全身上下都是血迹。他慌慌忙忙赶到家门口,伸手拍打几下门,林母掌灯出来把门打开,见儿子浑身血迹斑斑,吓得两腿发抖,说不出话来。林招得哆嗦着将身上的血迹擦净,又将血衣藏进了柜底。母子俩心惊肉跳,不知所措地你看我,我看你。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林招得去的那高门大宅是姓王的府邸。早先,主人王老爷与林招得的父亲是好友。林、王两家都是汴京城里的大户,来往亲密。王家还和林家许下亲事,将独女王千金许配给林家独子林招得,并订了婚约。不料一年后林家老爷因经商不济,丢了大笔财产,便一气成病,四处求医,又用尽了全部积蓄,最后扔下老妻和儿子,一命归天了。王老爷见林家贫穷,便想赖掉婚事,另择良婿。但女儿王千金却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她竭力反对父亲的势利行为,表示坚决不改初衷,且深深爱慕着林招得。王老爷无可奈何,只是在暗地里另打主意。

一天,王老爷派人把林招得请到家来,满脸堆笑地让仆人端上一千两银子,亲自递给林招得,说道:“招得,你父亲去世以来,你们母子生活艰难,老夫我看着心中不忍。再说你年纪也不小了,这些银两,一则给你们母子补贴家用,二则也好让你娶一房媳妇成个家……”

林招得一听便知道势利的岳丈想赖婚了,愤愤说道:“我林招得人穷志不穷,这点钱可不在眼里!”说罢,拂袖离开了王府。

这一切都让躲在屏风后的王千金听到了。她恨父亲的无情无义,同时更爱林招得贫贱不移的品德,便命丫环追出后门,唤他进了后花园。

王千金向林招得表达了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并决定拿出嫁妆中的一百两黄金接济林家母子的生活。她告诉招得:“今晚二更你到后花园来,等在这棵梅树下,我派丫环雪雁来送金,拍三下手掌为号……”说着,她从头上拔下一根银钗,嘱咐道:“半夜天黑,看不清脸面,你就凭这根银钗向雪雁取金!”

正说到这里,两人同时听到背后的竹林里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回过头去看时,却什么也没有。林招得不敢久谈,便匆匆辞别了王千金。他回到家里把去王家后遇到的事对母亲说了一遍,林母听了高兴地说:“想不到这么势利的父亲竟生了个有情有义的女儿!”

可是,林招得却万万没有想到,今晚一百两黄金没有取到,却沾了一身血迹回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地上的死尸是谁?…

母子俩提心吊胆地一夜没合眼。

第二天一早,王家的仆人在后花园的梅树下发现了一具血淋淋的女尸,一看,竟是小姐的贴身丫环雪雁。仆人慌慌张张向王老爷禀报,一下子震动了王府上下的人。

王老爷立即向县衙门报告了雪雁被杀的事件。知县姓胡,一向以断案如神自诩。他听了报案人诉说后,亲自去实地查看。

雪雁的尸体倒在血泊中,颈上有一道二寸长的刀口,显然是被人用利器刺死,而现场却没有留下罪犯的痕迹。胡知县当机立断,派人去四处捉拿凶手。

当天上午,差役在林家的屋门上发现了一只血手印。这正是昨晚林招得用带血的手敲门时留下的。差役闯进林家,翻箱倒柜搜查,在柜底找出了林招得的那件血迹斑斑的衣服。铁证如山,两个差役将绳索往林招得头上一套,拉起他就往衙门走。

此刻林招得有口难辩。林母见儿子被逮走,一边喊“冤枉”,一边对儿子哭叫道:“儿啊,你这是上了王家父女的当啊!”

林招得回想着事情的前后经过,觉得母亲的话有理,这一定是王家父女策划的阴谋,妄图嫁祸于人,将自己置于死地,以达到赖婚的目的,自己却还把那女子当恩人,然而现在已经后悔莫及了。

胡知县升堂审讯,要林招得招供。林招得连声喊冤,矢口否认杀死雪雁。胡知县大怒,命公差责打五十大板。林招得是个细皮嫩肉的读书人,哪经得起衙门板子的毒打?再说血衣、血手印是铁证,就是满身是冤也说不清了,只好承认是自己行奸不遂杀死了雪雁。

胡知县见犯人已如实招供,便扔下刑书,让林招得画了押,算是查清了此案。

消息传到了王府,王老爷暗暗高兴,这林招得是自寻死路。这一来正了却了自己的一件心事。他暗中派人对胡知县进行贿赂,请求从速严惩凶犯,以慰死者雪雁的冤魂。胡知县受了贿,大笔一挥,判林招得死刑,不几日批文下来就要押赴法场斩首示众。

王千金得知林招得已判成死囚的消息,哭得死去活来,几次晕倒在地。她认定林招得是屈打成招,是自己害了他,但又不知道杀害雪雁的凶手是谁。她要求父亲向衙门禀报真情,但王老爷却咬定是林招得奸杀雪雁。王千金自己要去衙门申述,又被王老爷斥责道,“衙门的刑令岂容任意更改,再说林招得自己也招了供。”

王千金也感到事已至此,成命难以挽回,就说:“既已如此,容女儿去法场祭夫。”

王老爷听了勃然大怒,喝道:“荒唐!一个未婚女子竟去法场祭夫,真不知羞耻!”

千金断然答道:“女儿生是林家的人,死也是林家的鬼,你父亲不答应,女儿只有以死殉夫了!”说罢,一头朝墙上撞去!王老爷与众丫环慌忙阻拦,小姐头上已撞出了鲜血,昏倒在地。众人手忙脚乱地把王千金抬进闺房。

再说林母因儿子屈打成招,被衙门判成死罪,顷刻间家破人亡,对王家父女恨得咬牙切齿,每天哭得如泪人一般,为儿子喊冤。邻里们都暗暗为她伤心。

这天,有人告诉她说,包公从陈州放粮归来,快去拦轿喊冤。林母早知道包公是秉公执法,为民请命的青天大老爷,一定能为招得昭雪沉冤,于是请人写了状子,当天就拄着拐杖去大路上迎候包公的大轿。

林母正颤巍巍地行走,忽听身后有凄凉的哭声。回头看时,竟是王府的小姐王千金。只见她一身重孝,由几个丫环搀扶着,朝法场方向走去。林母见了,如见仇人,恨得浑身发抖。

王千金也看见了林母,便上去请安,林母使尽力气,一掌朝王千金脸上打去,啐了一口道:“猫哭老鼠假慈悲,我们林家母子和你有何冤仇,要搞得我们家破人亡?!”

王千金知道此时与婆婆有理也难说清,只好忍着极大的委屈和悲痛,掩面而去。

这时,林招得已坐着囚车被押到法场。刀斧手一字排开,胡知县亲自监斩。当王千金赶到法场时,见林招得已五花大绑跪在法场中央。王千金呼叫着扑倒在林招得面前。林招得睁开眼睛,见是王千金,眼里顿时冒出火来,无奈自己不能痛打眼前这置他于死地的毒妇人。他咬碎舌头,“噗”地将一口血啐向王千金的脸面。

王千金含悲忍辱,口称“夫君”,诉说自己心中的冤屈,然后摆出带来的酒菜活祭夫君。王千金泪如雨下,将酒杯端到林招得面前。

林招得到底被感动了,心想如果是她存心陷害自己,决不会如此真情。他泪流满面地喝着祭酒,喊道:“娘子,原谅我这个将死的人吧!”在场围看的人无不伤心落泪。

忽然,场上三声炮响,午时三刻已到。刽子手抽出屠刀,拖起囚犯。王千金呼天抢地扑上前去……

“刀下留人!”远处有人高声喊道。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传来。胡知县一看,来人竟是龙图阁包拯的旗牌手赵虎,心里发了慌。

原来,林母顶着状子跪在汴京通往陈州的大道上,果然迎到了包公的大轿。包公见是一位白发老人拦轿呼冤,料想必有冤情,接过状子细细看过,便派赵虎在临刑前赶到法场,救下了林招得。

胡知县见包公过问此案,只得重新将林招得押进大牢,听候发落。包公对胡知县斥责道:“犯人临刑前连声喊冤,必有缘由,你胡乱判为死刑,岂不过于轻率?此案由我重新审理。”

当夜,包公反复研究案情,决定对人证、物证一一再作调查。

第二天清早,包公亲自来到王家后花园实地查看。走了几步,突然听见身后有响动,回头发现是一个身材矮小的仆人,从路边的马厩里走出来,包公目光炯炯地扫视他,吓得他低下头来,怯怯地说:“小人是王家的马夫张培赞。”

这张培赞引起了包公的注意,他继续仔细查看案发现场,在那棵老梅树下发现了一支簪钗,便收起来,离了王家花园。

当天,包公传王千金了解案情。王千金将如何约林招得在后花园商量赠金,以及派雪雁凭银钗交物、拍掌为号等一一告诉了包公。

“半夜赠金的事还有谁知道?”包公追问道。

“除了雪雁,再也没有人知道此事。”王千金回忆着说:“只是在我们悄悄谈论赠金时,曾听到背后竹林里有声响,但回头去看,却什么也没发现,想必是风吹竹叶之声。

包公又问:“竹林后是不是马厩?”王千金点了点头。包公又拿出从花园里拾来的簪钗让她辨认,是否就是她交与林招得的取金凭证。王千金拿过一看,那是一支铜钗,认定不是她自己的那支银簪。

这天下午,包公将王家上下的丫环使女统统召集起来问话。那些丫环们站在包公面前战战兢兢,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包公问道:“你们当中有谁掉了簪钗没有?”

一会儿,有个叫红儿的小丫环站出来,胆怯地说:“奴婢掉了一支。”

包公又问:“是什么样的?怎么掉的?如实说来!”

红儿答道:“是一支铜的。就是在雪雁姐姐出事的那天晚上掉的。那天白天,马夫张培赞曾向我借用簪钗,我说你男人家借簪钗有什么用,便没有借给他,不料第二天早上就不见了……”

包公听罢此言,沉吟了一会儿,命丫环们退下,又将王千金传来,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

经过这番调查,包公已确证杀死雪雁的凶手是马夫张培赞无疑。第二天,包公即派人以谋财害命罪将张培赞抓获,但张培赞拒不承认杀人。包公只好先将他关进大牢。张培赞进了大牢后整天长吁短叹。有个年轻的牢子便问他:“老哥,你有什么心事?若没杀人,包大人不会冤枉你;若杀了人,死鬼也不会饶你,会向你讨命的!”

张培赞听了此番话,吓得浑身战栗起来。那牢子见状,便又绘声绘色地说,“有一回我就亲眼看见一个死鬼把他的仇人的命索去了。不过你老哥不做亏心事也不用怕。”牢子说完便走开了。张培赞却越发害怕起来。

到了晚上,大牢里阴森森的,一盏黄豆般大小的油灯挂在墙壁上,风吹过来,灯光摇摇晃晃,显得格外可怕。张培赞一个人缩在大牢的墙角边,想起牢子说的话,吓得闭着眼睛直发抖。

这时,远处隐约传来一阵凄凉的哭声,像是女人的声音。张培赞听了,毛发都竖了起来。接着便有一阵阴风贴地刮起,只见通道里飘来一个浑身雪白的女鬼影子,披头散发地直朝张培赞走过来。猛然间听到那女鬼尖厉的叫声,在大牢里回响:“张培赞!还我命来!”

张培赞睁眼一看,那女鬼正是雪雁!果然是讨命来了。雪雁的鬼魂又叫道:“张培赞!你把小姐的金子藏在哪里了?”

张培赞早吓得魂儿出了窍,跪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雪雁姐姐,饶了我吧!是我杀了你,我把金子藏在马厩的墙根底下了。你千万饶了我,我给你超度做道场…”

话说到此,那女鬼猛然把身上的白衣白裙往下一扯,又把披散着的头发一撩,顿时现出了本来面目。原来不是什么雪雁的鬼魂,却是王府小姐王千金!

王千金柳眉倒竖,指着张培赞怒喝道:“张培赞,你这披着人皮的恶鬼,谋财害命,杀死了雪雁,差点儿还丧了林公子的命,还不快认罪!”

这时,那位年轻牢子走上来说:“小姐莫急,张培赞刚才的供词,我都记在本子上了,他想赖也赖不掉了!”

张培赞像条癞皮狗似地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原来,这一切都是包公一手导演的。现在真相大白了。包公当堂审讯,张培赞在事实面前供认了全部罪行。

那天,王千金约林招得在后花园谈赠金时,被躲在马厩后的张培赞全都偷听了去。因取金子要凭簪钗,张培赞就向丫环红儿去借,但没有借到,他就乘红儿睡觉后从窗外偷走了她放在窗边桌上的簪钗。然后他拿着簪钗站在老梅树下等雪雁来。他怕林招得也要赶到,就在雪雁拿着金子刚来花园时,张培赞就拍了三下巴掌,急着把簪钗递给雪雁。那晚天很黑,雪雁一伸手,竟摸到了张培赞脸上的几根胡子,料想有人来冒领金子,便要叫喊。张培赞急了,扑上去掐她的脖子。雪雁挣扎着呼救,张培赞便拔出了绑腿上的匕首,捅进了雪雁的喉咙……

案情终于大白于天下。张培赞被判了死刑,包公命人从马厩的墙根下挖出了那一百两金子和一把匕首。包公断案如神,拯救了林招得,拯救了一对相亲相爱的年轻人。消息传开,汴京城里的百姓更加热爱这位为民申冤、为民作主的青天大老爷。

包公严厉斥责了胡乱判案、草菅人命的胡知县和欺贫爱富、为人势利的王老爷。林招得和王千金终于结为伉俪。

(据同名越剧改编)

(0)

相关推荐

  • 黛玉和紫鹃:要有多亲密,才称得上好姐妹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辞父离家,来到贾府,身边只带了一个乳母王嬷嬷和一个小丫头雪雁,贾母见王嬷嬷年纪已大,而雪雁年纪尚幼,因此,将自己身边的丫环--鹦哥给了黛玉,而鹦哥便是后来的紫鹃. ...

  • 古代老爷睡觉时,还要让丫环守在一旁伺候,其中有何缘由

    古代老爷睡觉时,还要让丫环守在一旁伺候,其中有何缘由

  • 扑朔迷离的龙南疑案:痴情男女为了在一起,连杀两个无辜的女人

    江西省赣州府龙南县城外不远有一个集镇,镇中居住着一个精明的何老头子,家有良田数十亩,又兼做小生意,可以说是小康人家.有人说由于他做生意时坑了人,天道报应,其实是近亲结婚影响了后代.何老头所生的二男一女 ...

  • 林黛玉带来的雪雁沦为了一个跑腿的小丫环,说明了什么?

    作者:韩雪丽 ( 雪雁 ) (一)林家的丫环雪雁 雪雁才是林家的丫环,她是陪黛玉从南到北一路行来的丫环,按说,应该成为了黛玉的心腹和知己,可是没有.可能是年纪小于黛玉,她没什么心眼,有些小丫环的散漫. ...

  • 【转】清代奇案:乡绅遇害,13岁丫环问斩,奸情案中案,四个苦命女人

    清朝康熙年间,锦州府广宁县有一五旬乡绅,名叫包合福,人皆呼为"包财神". 包家祖上曾徙居潮州,几代人经营了近半个世纪的远洋贸易,积攒下了金山银海般的家族富贵.到了包合福祖父这一辈儿 ...

  • 奇案大观:上门女婿失踪疑案

    福建闽清西乡朱村有个寡妇王周氏是个能干的脚色,丈夫死后仅有一些薄薄的田产,由她理财经营,竟成了朱村数一数二的富户.她还开了一家熟肉铺,凭了她娘家带来的一手烧肉绝技,把肉烧得色香俱全美味可口,因此闽清县 ...

  • 奇案大观:假县官巧断奇案

    黄淮地带,有座洪城,方圆四十里皆属洪城县令的管辖.这天,时交子夜,万籁俱寂,忽闻犬吠之声.只见一对男女,匆匆走出东门--男的姓谢,名唤丹青,年方二十,长得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舞文弄墨 ...

  • 奇案大观:金玲案

    一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长江北岸的仪征县,出了一位才子,姓何名英,字万杰.此人生得聪明伶俐,文雅端庄,唇红齿白,风流潇洒.从小学习诗文,五岁就能背诵<古文观止>中的<阿房宫赋>. ...

  • 奇案大观:杀妻疑案

    一 话说曲沃知县张坊,自乾隆十九年走马上任,花落花开眨眼已是五个春秋.五年间,他遵奉师训,严于己.勤于政,把个曲沃地方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男耕女织,买卖公平,正所谓:百废俱兴,乾隆盛世. 张坊兴 ...

  • 奇案大观:八尸九命案(上)

    一 清朝雍正年间,番禺谭村有一富户叫凌贵兴,他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的子弟,却也是纳监读书.充做"书香之家"的人.一日他正在书房读书,家仆喜来进来报:"大爷,隔壁陈大人来拜 ...

  • 奇案大观:八尸九命案(下)

    却说两广总督孔大鹏,居官清正,听到这首童谣,即派手下查找梁天来问话.天来见到孔大鹏,一边哭一边诉说了冤情,又把所抄的呈词批语呈上.孔大鹏看完一宗,问一番话,天来逐一对答.孔总督道:"你且回去 ...

  • 奇案大观:漏夜纠错

    清代嘉庆乙亥年三月初一夜里,广东省曲江县发生一起特大抢劫杀人案.一伙蒙面盗贼,趁着月黑风高,连续抢劫了两家民户,一家商号,杀死两人,然后结伙向城南窜去.县令赵重得报,骑上马,亲自率领三班捕快跟踪追捕. ...

  • 奇案大观:新婚疑案

    故事发生在江南某地的柳村.柳村的东头有个老头,叫柳忠仪,五十开外,前年丧妻,膝下有独子叫柳雁鸿,今年十九岁了.这柳忠仪是晚年得子,所以对他特别宠爱. 近来柳忠仪抱孙心切,替儿子寻觅媳妇.媒婆提了几个姑 ...

  • 奇案大观:谁是凶手

    嘉庆时期,广西不少地区还比较贫困落后,在它东北部的灌阳县,虽然山地多,人口少,但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盛产各种果木,也宜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经常有邻县的百姓陆续迁徙到这里来,傍山而居,渐渐形成几个阡陌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