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种皓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种皓字景伯,洛阳人。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顺帝末,为侍御史。帝擢皓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皓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乔退而叹息,愧皓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出为益州刺史。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大将军梁冀,皓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皓。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皓与太守应承讨捕,不克,吏人多被伤害。冀因此陷之,传逮皓、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皓、承之意,实由县吏惧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祥。比盗贼群起,处处未绝。皓、承以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上乃赦皓、承罪,免官而已。后凉州羌动,以皓为凉州刺史,甚得人心。被征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后迁汉阳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汉阳界。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迁使匈奴中郎将。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归。征拜议郎,迁南郡太守,入为尚书。会匈奴寇并凉二州,桓帝擢皓为度辽将军。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诚心怀抚,由是羌胡、乌孙等皆来顺服。皓乃去烽燧,除候望。边方晏然无警。延熹四年,迁司徒。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后汉书·卷五十六》有删节)【注】二府:指丞相府与御史府译文:种皓,字景伯,洛阳人。父亲担任定陶县令,有财产三千万。父亲死后,种皓将这些财产全部用来救济抚恤宗族和乡里的穷人。种皓以看重货利为羞耻,追求名利的人,种皓都不与他们结交往来。汉顺帝末年,担任侍御史。顺帝提拔种皓在承光宫监护太子。中常侍高梵自宫中单车出迎接太子。当时太傅杜乔等人心中怀疑,不想依从,但惶恐迷惑不知道怎么办。种皓就手持刀剑挡在车前,说:“太子是皇位继承人,关系天下人的命运。今天常侍来接人没有诏书,(我们)凭什么知道(你)不是奸邪之人呢?(想接走太子),今天我只有一死啊。”高梵理屈辞穷,不敢对答。杜乔事后感叹,自愧不如种皓遇到大事而不受迷惑。皇帝也嘉奖他老成持重,称赞了很长时间。种皓素来豪爽,喜欢建功立业。后来出任为益州刺史,在益州任上三年,把朝廷的思德传播到边远的地区,开导教化不同的民族,岷山上杂居的部族都感念和服从汉朝的恩德。当时,永昌太守冶炼黄金熔铸了一条有花纹的蛇,用来献给梁冀,种皓检举且逮捕了永昌太守,用快马奏报朝廷,但丞相府与御史府怯懦畏惧,不敢查办此事。梁冀从这件事后对种皓心怀愤怒。正好碰到巴郡人服直聚集乡人数百,自称“天王”,种皓与太守应承率兵前去征讨抓捕,没有取胜,反而许多吏民受伤受害,梁冀根据这件事诬陷他,传令逮捕种皓、应承。太尉李固上疏援救,说:“臣听说征讨抓捕盗贼吏民受伤受害,本来不是种皓、应承的本意,实在是由于县吏畏惧法律、害怕犯罪,急迫驱赶得太快太苦,才招致这不祥的报应。等到盗贼相聚起来,就处处都怒能平定了。种皓、应承因为先举报大奸大恶的人而紧跟着受到处罚,臣担心这样会阻碍和挫伤州县官吏揭发检举的行为,会使他们互相掩饰、隐瞒,没有人再对朝廷尽心尽意了。”皇帝于是就宽恕了种皓、应承的罪,仅仅免官而已。后来凉州羌人发生动乱,朝廷就派种皓为凉州刺史,深得百姓的欢心。当种皓又被朝廷征用调迁时,官吏百姓前往朝廷请求挽留他,梁太后感叹道:“我还没听说过刺史像这样得人心的。”后来迁任汉阳太守,梁州少数民族男男女女送到汉阳地界。等到了汉阳郡,教化羌人,禁止侵占掠夺。后调任出使匈奴的中郎将。当时,辽东的乌桓人反叛朝廷,种皓又转任辽东太守,乌桓人都望风而降,都在边境上迎接他。后因事获罪免官回家。后来被征用为议郎,调迁为南郡太守,后又应召入京任尚书。正遇到匈奴侵犯并、凉二州,汉桓帝擢升种皓担任度辽将军。种皓到军营后,先向匈奴宣扬汉朝廷的恩惠,引诱胡人投降,如有不愿意服从的,就加以征讨。他诚心诚意地进行安抚,因此羌胡、乌孙等部族都来归降。种皓于是就撤去报警的烽火,废了望哨楼,边境上安然无事。延熹四年,升迁为司徒。在司徒任上三年,年六十一岁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