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速效医案13则

I导读:读完本文针刺疗效显著的医案,我们会发现,作者用针的方法灵活多变,根据不同的疾病施以不同的治法和手法,每一个医案都是临床的实战经验,很受启发。

针灸速效治病

作者/司言词

1、用“缪刺、巨刺”法治疗外伤医案三则

  • 腕关节挫伤

某女,43岁。自诉10天前骑自行车滑倒,右手着地致腕关节挫伤,伤后疼痛难忍,到某中医院拍X线片示无骨折,服跌打损伤药外贴伤湿止痛膏无效而来诊。查体:右腕关节轻微肿胀,整个腕关节有广泛性压痛。

针灸治疗:按上病下取法。取健侧之太溪穴,先以指点按,患者觉疼痛大为减轻,然后随咳进针,行针得气有如鱼吞钩,活动患部,针入而痛止,留针20分钟,肿痛皆无,1次而愈。

  • 曲泽穴压痛

某男,45岁,司机。自诉2009年7月空调房间停留时间过久后,觉右侧胳膊回弯处中心点附近疼痛,做甩手动作时痛更甚。初时不在意,未做特殊处理。迁延4个月后疼痛加重而来诊。査体:右曲泽穴处有明显压痛,局部无红肿。

针灸治疗:按右病左取法。取左曲泽穴,先以手点按,患者觉疼痛减轻,再针刺,平补平泻,随咳进针得气后活动患部,不留针。1次痛衰大半,2次而愈。

  • 急性腰扭伤

某男,49岁,1周前因搬抬重物致腰扭伤,当时疼痛难忍,到某中医院行针灸治疗,效果不显而来诊。查体:病人左侧腰部靠近肾区大面积压痛。

针灸治疗:取健侧即右中渚穴针刺,先以手点按1分钟,患者活动后觉疼痛减轻不少,再随咳进针,得气后患者不时活动腰部,带针行走,留针半小时后出针,1次病愈。

  • 体会

(1)《黄帝内经》中关于缪刺、巨刺的应用必须符合三条原则,否则针刺时效果不显。三条原则是:

病在左而右侧脉象异常,反之亦然。

病在左而右侧脉口温度异常,反之亦然。

病在左按右侧而痛减,反之亦然。

(2)得气与否是取效的重要一环。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有云:“·····刺之而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灵枢·九针十一原第一》有云:“夫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2、皮内针埋针法治疗膝上一点痛

祁某,女,38岁,自由职业。2010年3月10日来诊。自诉: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痛。表现为正常行走尚可,但在上楼梯时和久坐站立时膝上痛(双)。某医院拍片示:局部无异常。建议:按软组织损伤处理。查体:双膝髌上缘二横指处有压痛,局部无肿胀,余无不适。无继往病史。此患膝上一点痛适合以皮内针治之。

治疗方法:取0.22×5毫米皮内针2支,令患者抱膝,皮肤绷紧,寻找双膝膝髌上缘最痛点,以普遍按压法找之,找到后以甲紫溶液作个记号,然后以镊子夹取一支皮内针,在痛点针刺入,针尖指向血海穴方向,胶布固定,埋针3天,以观疗效。

当时,埋针后令其稍坐5分钟,然后站起试着行走,双膝痛点已不痛。患者当时惊喜莫名,自言此小小的针果能治病乎?余笑而未答,只言3天后见分晓。3天后,果如斯言,此女来取皮内针时,笑容满面,言“双膝已不痛”,称谢而去。患者一次埋针而愈。

  • 体会

皮内针治疗膝上一点痛,非吾之发明,乃是用针灸大家彭静山之法。彭氏云:“用此法,可当时止痛,不能上楼梯的可立即上楼。但找不到痛点的不适用本法。”今有实践证明,针灸大家的方法,果然非同凡响。依法而行,必有奇效。

3、隐白穴针刺法治愈膝关节痛

吴某,男,48岁,机关干部。2007年5月4日来诊。自诉:2个星期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处痛,平时走路微痛,劳累或天气变化时觉症状加重。余无不适。

查体:右膝近阴陵泉附近沿足太阴脾经走向二寸范围内压痛,按之痛甚,局部无肿胀。无外伤史。诊断:外邪风寒湿侵袭致足太阴经经脉闭阻,不通则痛矣!治宜通经止痛。辨证选隐白穴治之。3次而愈。

  • 体会

(1)隐白穴为足太阴脾经井穴。此患者痛点在足太阴经经脉之循行线上,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选隐白治之。

(2)用隐白治痛,针灸临床较少报道。根据经验,实践中每遇下肢麻痹、膝关节痛及足底痛的患者,余常习惯以隐白穴治之,每见奇效。

(3)治疗以上疾病,隐白穴的针刺方法很重要: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常规消毒患侧穴位皮肤,用28-30号0.5寸毫针快速直刺入穴位,进针0.1~0.2寸深,得气后,施行捻转手法之补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3~7次为1个疗程。

(4)隐白穴还可治疗中风瘫痪之肌力减弱。对肌力的恢复每见良效。不过,针刺时与上法略有不同:

患者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取0.5寸毫针,按一般井穴速刺法进针,并略加捻转毫针,医者大拇指向前捻,直至引起患肢发生缩腿反射为止。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针1次即可,7次为1个疗程。余曾用此法治疗多例脑血管意外之后遗肌力0~1级的患者,1~2个疗程后其肌力都大为改观。

4、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肩痛

唐某,女,37岁,教师。2008年5月5日来诊。自诉5天来,每于清晨6点30左右,左肩肩髎穴处必痛,痛时不以手触碰亦痛,翻身或以手按之时痛甚,但过了这个时间皆不痛。无外伤史。余无不适。患者以前从未遇到此情形,遂来我处求诊。

根据患者的情况,其肩痛,痛有规律,痛在清晨5-7点之间,其时人身之气血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卯时)。按《灵枢》:“病时间甚者取其腧”的原则,余取手阳明大肠经之腧穴三间治之,针毕,留针40分钟。针后,告知患者,第二天清晨自己体会肩部是否还痛?结果,第二天,我刚上班她即来告知,肩痛未发。为巩固疗效,又针一次,而愈。至今未复发。

  • 体会

子午流注针法,始创于宋金元时期,首载何若愚《流注指要赋》。《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云:“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子午流注就是以这一理论为指导,以五腧穴为基础,结合四时干支的运算,创立的具体的按时配穴法。针灸临床,吾等每见按时发病的患者,以常规针刺法治之则很难奏效。按子午流注针灸法治之,则每见奇效。

5、承山穴为主治疗两腿发凉

王某,女,38岁,工人。2009年7月13日来诊。自诉:3年前因一次感冒后,时感两腿发凉,近日觉症状加重。双膝关节以下犹如泡在冷水里一样,怕凉怕风,夏天不敢穿裙子、短裤,必须穿厚一点的长裤方可,影响活动及走路。经中西医治疗罔效。无继往病史。经人介绍而来吾处求针灸治疗。查体:两小腿皮温略低,腓肠肌按之稍硬。余无不适。

按下肢痹证处理。拟行针刺治疗。选穴承山(双)加委中穴刺络拔罐。

方法:患者俯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毫针直刺入穴位,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务使针感达到下肢发凉之部位,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每次行针1分钟,均平补平泻。30分钟后,针刺毕在双委中穴刺络拔罐,各拔出瘀血2~3毫升,此时患者觉双膝关节以下寒凉已去掉一半,皮温也恢复很多,惊喜莫名,连连问是否会反弹?

余给予正面肯定之回答,嘱其继针,言一天针一次,连针5天,不凉亦针,梅花针最好再做一次,以巩固疗效。第二次,如上法针之后,患者觉两小腿已不感寒凉,恢复如常,因其有些惧针,故又针一次继作一次梅花针而已之。至今回访未复发。

  • 体会

承山穴为针灸临证较常用之穴,应当给予特别关注。余在临证时常仅用此一穴治疗如下病症:

(1)小腿发凉证(注:治此疾亦可用阴市穴灸之,效亦宏);

(2)后头痛(但要注意补泻手法,医者拇指要轻微向后捻转1~2分钟以行针);

(3)习惯性便秘(针刺或点穴均可,但用此一穴治便秘要与太溪、三阴交、飞虎、丰隆等一针疗法选穴辨证而用之);

(4)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与十七推合用效果会更佳。此法在高树中《灵枢诠用:一针疗法》一书中有记载。

把单穴的功能主治发挥到极致,是真正贯彻《灵枢·官能第七十三》“稀而疏之”用针原则的有效途径之一。

6、用彭静山首尾取穴之法治疗锁骨疼痛

李某,女,30,个体老板。2010年6月15日来诊。自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锁骨下疼痛。曾自贴膏药无效。某医院拍片示无异常。遂来寻求针灸治疗。查体:右锁骨下缘靠近前正中线2寸处,相当于俞府穴处有明显压痛,按之痛甚。

按局部痹证处理。拟行针刺治疗。选穴:涌泉(患侧)。

方法:患者仰卧,患侧穴位皮肤常规消毒,以随咳进针法进针,得气后,施行呼吸补泻之泻法,亦即呼气出针,吸气进针,反复操作3~5次,并嘱患者多做深呼吸的动作,以带动病患处气血运行,同时自行轻揉患处,促进经脉畅通。

其时,患者在余第一次运针期间已感痛衰大半,非常惊讶,不敢相信疼痛会好转如此之快。留针20分钟后出针,觉患处微痛。第二天按上法复针一次而愈。为巩固疗效,不痛后又在患处以梅花针轻轻叩刺,见血珠后以小号火罐吸拔之,吸出瘀血2毫升。

  • 体会

此处用的是彭静山的首尾取穴之法。足少阴经起于涌泉,止于俞府。患者痛在俞府,故取涌泉治之,效乃宏。

7、丘墟透照海+曲池,治疗胸胁部软组织损伤

顾某,男,48岁,搬运工人。2010年6月15日来诊。自诉因在小船上搬东西时,不小心腰扭了一下,慌乱中胸胁部触碰到船上凸起之物上,当时疼痛难忍,不敢深呼吸,不敢大声咳嗽,否则胸胁部针刺样疼痛。到某医院拍片无异常。经人介绍到吾处寻求针灸治疗。查体:右胸胁部靠近第六肋间隙处轻微肿胀,按之痛。按软组织损伤处理。选穴:丘墟透照海(患侧)十曲池(患侧)。

针刺方法:常规针刺,丘墟透照海穴先补后泻。曲池用泻法。其时,针入得气后,稍一捻转,还没有经明显之补泻,患者即感痛消大半,真是效如桴鼓。留针30分钟,起针时患者说,患处微痛。为加强疗效,在患处用梅花针叩刺,待见血珠后,以大号火罐吸拔之,吸出3毫升瘀血。一次而愈。

  • 体会

患者病变处为足少阳经所属,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选足少阳经之丘墟透照海治之,可交通少阳少阴两经经气,共奏调匀胸胁部气血、通经活络之功。

曲池为手阳明经穴,肺和大肠相表里,肺属于胸中,主气司呼吸,针刺曲池亦可理气宽胸,调理因外伤而逆乱之气机。举凡胸胁部因外伤等引起的局部疼痛特别是随咳痛、随呼吸痛者,皆可取之,此与用鱼际穴治疗“咳引尻痛”之理相同。

8、针刺液门+外关穴治疗产后鸡爪风

白某,女,28岁,教师。2009年12月7日来诊。自诉2个月前,因生产后在家用冰冷的自来水洗尿布,遂渐觉双手五指屈伸无力,双腕关节以下稍觉冷痛。症状晨起严重,活动后稍缓解,近日双手五指指尖亦觉麻痛。经多方治疗无效,在朋友的介绍下而来吾处求针灸治疗。

查体:双手五指无红肿,但抚之皮温略低,双手握拳无力,五指屈伸困难,状态平时形似鸡爪。余无不适。无继往病史。诊断:产后风之鸡爪风。拟行针刺治疗。选穴:液门(双)+外关(双)。

方法:常规消毒。常规针刺。均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行针期间,医者帮患者频作推拿之理指法。以促进双手五指之气血运行。每日1次。1次痛减,五指屈伸无力大为缓解,3次病情减半,共针7刺而愈。

  • 体会

液门穴属手少阳三焦经,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本穴可治手背红肿、手指屈伸不利或手指拘挛等症。液门乃八邪穴之一,有除寒湿、益阳气之功。外关通阳维脉,可维络诸阳。液门酌配之,可有效的联络气血,补气益阳。故临证用之治疗产后双手受寒湿诸证,短时间内可收痊愈之功。

9、独取间使穴针刺,治疗急性荨麻疹

方某,男,18岁,学生。2010年6月17日来诊。自诉在自家大棚里劳作后,自觉四肢瘙痒,随后前胸、后背乃起大面积风团,瘙痒难耐。愈挠愈痒,愈痒愈挠,遂急到其所在乡村卫生室就诊。在那里按过敏性皮炎处理,医生予开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令其服之,服后风团、瘙痒渐次消失,然第二天午后复起。因怕症状加重,在邻居的介绍下到吾处寻求针灸治疗。余无不适。无继往病史。

查体:前胸、后背、四肢部位有散在之大面积风团及大量抓痕,风团稍高皮面,病变局部瘙痒较甚。皮肤划痕征(+)。诊断:急性荨麻疹。拟行针刺治疗。选穴:间使穴(双)。

方法:因患者年纪既轻,又是第一次针刺,为避免晕针,针刺时取仰卧位。常规消毒,用28-32号1.5寸毫针,快速直刺入穴位,进针一寸左右,得气后施行平补平泻手法,维持中等刺激量。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

10分钟后其风团和瘙痒已渐次消退。每日1次。为巩固疗效,继针二次。最后一次针后,又在其委中穴(双)行刺络拔罐法,每穴同时各拔罐10分钟,各拔出瘀血2~3毫升,搽净瘀血,局部消毒后,整个治疗毕。3次而愈,至今回访未复发。

  • 体会

(1)“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取手厥阴心包经穴治之。

(2)间使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临床证明,此穴具有很好的清热凉血之功。故对急性荨麻疹效佳。

(3)急性荨麻疹的针刺治疗,可选取大椎穴刺络拔罐或针刺后溪穴治之,亦可以后溪穴点刺放血法治之,效亦佳。

(4)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可选取针刺大椎+曲池+风市+血海+三阴交穴配合膈俞刺络拨罐法治之。疗效颇佳。

10、针刺丘墟透照海穴,治疗急性腕关节扭挫伤

方某,女,27岁,工人。2010年7月10日来诊。自诉昨日下午骑自行车去买菜,当行至一下坡路时不慎摔倒。其情急之下,下意识的以右手撑地,遂致右腕关节扭挫伤。当时的症状:右腕关节局部疼痛难忍,不敢稍活动,动则痛剧。到某医院拍片示:局部无异常,无骨折。医院遂按软组织损伤处理。医生给予其冷敷并开三七伤药片口服。然第二天症状无明显好转。乃到吾处求针灸治疗。

余无不适。无继往病史。查体:右腕关节局部微肿胀,于阳池穴附近有压痛,按之痛甚。按腕关节扭挫伤处理。拟行针刺治疗。选穴:健侧丘墟。

方法: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健侧穴位皮肤,用28-32号3.5寸毫针,针尖斜向照海穴,快速进针3寸左右(可在照海穴触及针尖,但不要穿透皮肤),待局部有酸、麻、胀、痛等针感后,采用快速提插捻转之泻法,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3次,每10分钟行针一次。

留针期间,嘱患者尽量做腕关节的活动,以带动局部气血运行。该患者在针入得气1分钟后即感腕关节疼痛大减,第一次运针(即留针10分钟后)痛衰大半,留针30分钟后,患处已不痛,仅觉患处微酸而已。第二天,同样办法复针一次而愈。

  • 体会

此患病变在阳池穴附近,乃手少阳经脉局部因外伤而闭阻所致,不通则痛,而手少阳和足少阳脉气相通,故取足少阳经穴丘墟透照海治之。此处亦有“上病下取”之意。远端取穴,更能疏通闭阻之经脉,以利舒筋活血,通则不痛。

以上三则针刺速效治病的案例,或远端取穴,或近处取穴,各有千秋。其之所以能速效,乃是辨证准,用穴精之故。正如《金针赋》所言:“·····自先圣,传之后学,用针之士,有志于斯,果能洞造玄微,而进其精妙,则世之伏枕沉疴,有缘者遇针,其病皆随手而愈矣。”

11、针刺承山穴治疗顽固性肛周瘙痒一例

朱某,男,32岁,机关干部。2008年4月12日来诊。自诉:患顽固性肛周瘙痒半年余,严重时夜不能寐,余无不适,无继往病史,喜烟酒,好辛辣,到某医院就诊后,大肠肛门病学检查无异常。其曾自用中药坐浴法,然症状时好时坏。近期觉症状加重,用坐浴法无效后,遂在朋友的介绍下,到吾处寻求针灸治疗。拟行针刺治疗。选穴:承山(双)。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用28-30号3寸长毫针,垂直快速刺入穴位,进针2.5寸左右,待得气后,行透天凉手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此患者按上法针刺后,肛周瘙痒日见减轻、3次后已基本不痒,继针2次。共针5次而愈。

  • 体会

《灵枢·经别第十一》:“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于肾······”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治则,针刺承山穴可起到理气调肠之功。肛周瘙痒为大肠有疾,故临证选承山穴治之。

12、针刺液门穴治疗牙痛一例

王某,女,31岁,个体经营户。2010年9月7日来诊。自诉:左上智齿发炎疼痛2天余。牙龈局部肿胀,严重影响睡眠及饮食。到某医院就医,服甲硝唑和止痛药后,症状稍缓解。因怕迁延日久,症状加重,故来吾处求针灸治疗。此患诊断明确,乃取液门穴(左)治之。

方法: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取28-30号1寸毫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进针0.5~1寸深,以得气为度。患者觉有酸麻胀感后,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针后2小时内勿洗手。按上法针刺,此患一次痛衰大半,二次而愈。

  • 体会

(1)液门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因其经脉循行耳、目、喉咙,其经筋“入系舌本”,故临证以治疗头面五官疾病见长。

(2)上法对各种牙痛,如龋齿、急性牙髓炎、牙根尖周炎、牙周炎、牙龈炎、牙损伤及拔牙后疼痛,经1次针刺后,大多数获佳效。

(3)牙痛一证,其针刺治疗,许多人习惯以合谷穴治之。然则,从经脉循行来看,足阳明经入上齿中,手阳明经入下齿中。所以,合谷穴严格意义上来说,更适治疗下牙痛。

13、针刺后溪穴治疗胸胁部软组织损伤一例

李某,男,34岁,自由职业。2010年9月9日来诊。自诉3天前因骑摩托车与人发生口角,对方动粗,致其胸胁部软组织损伤。当时即觉症状较重,不敢深呼吸,上身不敢转侧,不敢做扩胸运动。到某医院拍片示局部无异常。曾自贴膏药无效。遂在好友介绍下,到吾处求针灸治疗。

查体:患者胸骨下,鸠尾穴上3寸附近,约当一巴掌大小范围有多个散在之压痛点,按之痛甚,不让触碰。胸胁部软组织损伤,诊断明确。拟行针刺治疗。选穴:后溪(双)。

方法: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用28-30号1.5寸毫针,快速直刺入穴位1~1.2寸深。得气后,行强刺激手法,并嘱患者频做深呼吸及尽量做扩胸等活动,以带动患处气血运行,促进经脉畅通。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留针期间,医者在患者胸胁部位疼痛点之背部对应点行推拿点按之法,乃取以阳治阴之意。其时,针入行针1分钟后,患者已觉疼痛大减。留针毕,出针后,再按患处,患者言:大体已不痛。为巩固疗效,第二天复针1次,2次而愈。

  • 体会

(1)后溪穴治疗胸胁部软组织损伤疼痛,临证试之,每见佳效。

(2)针灸临证,后溪穴应用十分广泛。临证凡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肩后痛)、胸胁屏伤、急性腰扭伤、面肌痉挛、胸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外感之咽喉肿痛、急性荨麻疹、面部环口黄水疮等,可首选后溪穴治之。

版权声明:  本平台旨在传播医文化知识,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