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故事】母亲的功德

李道运,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级优秀教研员,社旗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曾获两项国家级专利。

  母亲平凡又伟大。老人家虽然不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女杰,但她那不同凡常的经历,在我心里,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母亲生于1924 年,肖牛,农历八月初六。因家境贫寒,又遇灾荒,度日艰难,两岁那 年,外祖父用篓子挑着舅父和她,从家乡逃 难到确山县石磙河街落脚,外祖父靠祖传的 中医技术开小药铺维持生计。母亲四岁时, 外婆因重病不治身亡。外祖父疲于奔波维持 家用,当爹又当娘,却也无法周全地照顾她 们兄妹。有一天的晚上,是冬天,母亲又冷 又饿,可怜的母亲在找外祖父时迷了路,走 进了山上的一个狼窝,在里边睡了一夜。后 来,外祖父托他的弟弟把母亲带回了家,母亲和她的祖母及叔父相依为命。由此, 母亲开始了她“建功立德”的壮举。
母亲一生,救过五条人命。 第一条,是母亲的七伯母,因其儿媳不贤不孝,常施以打骂,老人不堪忍受,负气上了吊。恰好母亲因借讨东西来到她家,眼见七伯母口吐白沫,舌头伸出老 长,母亲不由分说,脚踩一只小登子,用尽气力,把七伯母取了下来,待把她放 平,母亲冲出屋子,边跑边喊::“快救人啊!七母上吊了!!”人们不明情况,用责怪的口气说::“咋呼什么呢,一个小妮子懂什么呀?”母亲说::“是真的,在屋里 呢!!”大人们将信将疑,随着母亲来到七伯母家。看到平躺在地上的老人,样子十分恐怖,仅有一息尚存,人人为之惊叹,:“这么小一个孩子,有胆!有材料(智 谋)!)”那一年,母亲只有十三岁。
母亲救的第二、第三条命都是落水的儿童。 在家乡,有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河不宽,约有四五丈,水不深,仅到大人的腰间。但对于小孩子,如果掉了下去,没人救,也是足以要命的。河上有一个小桥,说是桥,其实十分简单,宽度只有一尺多,中间有几个石头摞起来的石墩算是桥腿。
所谓的桥面,也就是在桥腿上摆几块石板而已,有 的地方走上去还晃晃当当的,小孩子在上边玩水,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河里。母亲 救的两个孩子,一个是李保有的二闺女,一个是李银山,也是他们命不该绝,母亲遇到他们的险情后,毫不犹豫就下水打捞了上来,根本没有顾及天冷水凉的事。 虽然这两个事都是发生在春天。
第四个人是李振民的三闺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农村重男轻女观 念很严重,他们家偏偏只生女孩,轮到老三出生时,其父忍无可忍,下了酷手,她的母亲因自己不“争气”,也不敢拦挡,婴儿的父亲活活把她弄断了气。母亲 闻讯后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计,跑到婴儿的家,先是劝说,紧接着,先掐人中,又 是清理口中的脏物,又是做人工呼吸。足足折腾了半晌时间,婴儿终于有了一口 气儿。如今,这被救的三个孩子都子孙满堂了。

母亲对于这些事,如果不是赶上话荐儿,从来半字不提。母亲曾经说过,“那 算啥事,谁遇上了能见死不救?不过是举手之劳!”
母亲救的第五条命相对简单一些,是村里一个叫兴的人。他小的时候长了大 疮,村里既缺医少药,他家又穷得揭不开锅,放弃了继续医治的打算,每天疼得 又哭又骂的兴有四五天都没有吃过一碗饭。他家已经出闺的姐姐这天回到娘家,拿着瓢来到家里,对母亲说:“你兴叔四五天没有吃东西了,现在不会睁眼了,还有一口气儿,你家要是有面给挖一点儿。”母亲听罢二话没说,就把屋里仅有的半瓢面全撮给了她。后来她无限感激地说“你给那半瓢面救了你兴叔一条命。” 母亲只是淡然一笑,那意思告诉她:面给你救你兄弟的命,俺孩子们的命是用野 菜和树皮救过来的。
最能让母亲引为自豪的,是她把外祖母的坟从确山起回来。 外祖母早年客死他乡,外祖父每念及此,十分伤感,这也是母亲的一块心病,母亲素有起回外祖母的坟,留待外祖父过世时与其团聚之意。由于舅父1936年在确 山石磙河随王国华参加地下革命,1938年又随彭雪枫东征抗日,1939年因战重 伤残废,所以,起回外祖母的事,母亲当成了自己的重大责任。   1971 年初春, 母亲冒着春寒,  带着眷恋的沉重心情,踏上了寻亲之路。
母亲是小脚,下了汽车,天已经接近黄昏,离石磙河街还有四五十里,那才真叫日暮途远,但不通车了。母亲不得不迈开双脚,沿着一条土路步行,在过一条河时,因为河上没有桥,只有一块一块石头摆成的搭石。天快黑了,石头又光又滑,母亲被滑掉了水里,膝盖以下的裤子都湿透了。这个细节,母亲曾经说过, “一是提着劲儿,,二是累得一身是汗,衣裳湿了,一点儿也不觉得冷。”那天晚 上,母亲在一个村头的人家借宿,好心的房东是一对老夫妇和一个女孩儿,母亲 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受母亲孝心的感染,他们不但招待了食宿,还为母亲烤干了湿衣。
第二天,早饭过后,母亲根据临行前向外祖父了解的外祖母下葬地点的特征, 又结合好心的房东提供的线索,步行五六里,来到了一块坟地前,这哪是外祖父 说的只有三个坟头,分明是一个乱葬岗,坟头接近上百,且没有一个有标记的,母亲当时傻了眼。她只好根据外祖父的交待“坟的南边埋有一块砖,上边刻一个 ‘骆’字”。母亲找到一根小树棍儿,一个坟头也不隔,又是剜,又是手抠。母 亲说“那心情,就像在大会上走失的孩子。”终于,到了中午过后,坟头也查了 六七十个,总算找到了外祖母的坟头。
母亲起回外祖母后,问外祖父,“我妈临下葬时,戴有首饰吗”?“咋没有 哇,一个簪子,一个耳环”,母亲拿出起坟时捡到的这两样东西,递给外祖父。 想不到老人家接过东西,触物生情,老泪纵横,泣不成声,“襄他娘啊,我原想 把你撇到外地,襄也残废了,这辈子见不着你了,没想到闺女还能把你搬回来!” 几句话说得在场的老少无不动容。(襄,即我的舅父骆鸿襄的小名)母亲除了这些壮举,还有两项大事也足以称道。 第一项是为老姑娘出气。居家过日子,家庭内部、邻里之间,磕磕碰碰的事在所难免,但是如何应付和处理是需要智慧的。对于为老姑娘出气这种事,如果 处理得不好,原本的亲戚反目成仇是小事,剑拔弩张的双方往往甚至还会有打倒 人的流血事件发生。
母亲处理的三个纠纷,两个是家庭内部,一个是邻里之间的。遇上这样的事,姑娘的娘家人会不论原来感情厚薄,人们为了面子,对姑娘的夫家不由分说,恶 语相向,大打出手,借以显示人头儿和“势力”,惹出祸端。
在处理第一个纠纷时,老姑娘哭哭啼啼回到娘家,诉说自己的委屈。恰在这时有两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咽不下这口气,吵吵嚷嚷要去见高低。母亲眼见事情有闹大的苗头,以长者的身份说:“只要她家论理,咱家姑娘不输理,就我一个人去,绝对给老李家挣回面子!”母亲随着老姑娘到了她家,只见她的小叔满脸 怒气的背靠一根木棍(碾杠),有胳膊粗细,五六尺长。母亲很有礼貌地给他打招呼,这个粗鲁人不给答话不说,还口出狂言:“谁要是今天给说长道短我叫她筋断骨头折!”母亲既不示弱也不动气,甩给他两句不软不硬的话:“那好啊,我 要是说长道短,有你父母在场,还轮不到你听呢!”
母亲从容地随着老姑娘走进她家的院子,她的公婆就大声吼叫媳妇如何的不是,母亲不卑不亢,平心静气的耐着脾气等他们把话说完,然后义正词严地首先指出他们在此事上体现出来的无知和无礼,接着又放缓语气,晓以大理,陈以利害,入情入理的言词,令他们口服心服,不仅当即答应了老姑娘的要求,还对母 亲的此举大加赞赏,而老姑娘也在她家从此被高看三分。
母亲处理的第二个家庭纠纷事情的根由与这个事完全不同,但处理的效果却 完全一样。
第三个事是邻里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事比家庭内部更复杂,且万一处理不 好,发生打架的可能性也更大。首先,对方知道当事人回娘家找人以后会严阵以待,寸步不让,其次,邻里之间不存在谁心疼谁的问题,而以抢占上风为强。母亲又是只身来到老姑娘的夫家,当他们看到到场的只是母亲一人时,气焰顿时嚣 张起来,母亲说:“有理不在言高,我想也不在人多,是谁的事谁说话,不是谁 的事,请不要插嘴。”他们依然乱说,这时的母亲以诸葛亮舌战群儒相比似乎也不为过,把他们一个个说得哑口无言,脸红肚子粗。为了给他们留个面子,以后 好和老姑娘和睦相处,又逐一给他们“搬梯子下楼”,又叫他们都不好意思面对, 不但干戈化成了玉帛,而且还随老姑娘的辈份,与母亲亲热起来。
母亲处理的另一个事情,虽然很小,但极能显出母亲的智慧。 我有弟兄四人,大哥小时候和近族的一个小叔书耕叔是同班同学。他们在校的功课都学不会,往往回家后靠大人辅导。但在家里,父亲目不识丁,母亲识 字,是舅父残废以后教的,舅父的残废十分严重,两耳全聋,双目失明,他教母 亲识字,是把字写在手心里,凭着触觉,写完一个字再发音,方式奇特,十分艰难,因此母亲也没有识得几个字。幼稚的小叔生怕大哥学会了压了他的风头,执意不让大哥参加他父亲对他的辅导。母亲为了不妨碍他人的学习,就在他们辅导时在墙外偷听,用心的母亲也许能闻一知十,常常是自己先听会了,再回去教大哥,也居然辅导得不比小叔后。
母亲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一般的农村妇女非比。首先是应酬。过去,农 村谁家的男孩订婚,村里陪客多数人家都找母亲。因为双方见面时,一旦男方稍 有一点说话不对,亲事就难成,男孩也就有打光棍的可能。而有母亲在场,往往会因礼貌的服务和得体的谈吐,使男方如愿以偿。在针线活上,过去,谁家想安 图案复杂的布,都要找母亲请教。剪衣裳更是远近三五里闻名,母亲剪的衣裳既 时兴又合身。母亲的绝活是用缝纫机绣花,绣出的花鸟虫鱼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谁家的姑娘出嫁或男孩娶妻,都以能买到母亲绣的门帘腰和枕头套为要事,“作 品”销到方城县境内。
母亲通晓大义,善做决断。一九七六年,在父亲去世两年后,母亲毅然放弃家中的事务,来到省荣军休养院专门护理舅父的生活。因为文化大革命,人们被 搞乱了思想,谁也不愿意接近一个痴呆又疯癫的复杂病人,致使舅父曾几度病危。 母亲深念与舅父的兄妹深情,更为他为国负伤而感伤和可怜,专门护理舅父达六 年之久,为他治病并调理伙食。院长深受感动,特批舅父由母亲带回家中调养。 舅父在母亲的精心护理下,又安康幸福地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十年,至一九九二 年无病而终,享年七十三岁。
——我相信轮回,今生能成为母亲的儿子,肯定是前十辈子都在修桥补路, 吃斋念佛修成的正果。
母亲虽然已经年近九十,但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保障老人晚年快乐,在养老人家之身的基础上,在养心和养志上下足功夫, 不使老人家抱憾,以报答慈母的养育之恩。
专家顾问
魏书生     钱梦龙         赵忠心
聂振弢     唐云增         周同宾
秦俊   张军安  王原野   姚丹华
总策划     秦远晴(愚公)
主     编    陈   曦
摄影编辑   张殿举
联谊单位
《作文指导报》编辑部
南阳报业传媒小记者中心
《教育时报》南阳记者站
河南松静匀乐教育科技中心

声明:本公众号原创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或与主编联系,电话:13937781116。

(0)

相关推荐

  • 随笔||老木门

     老木门 李凤姣||山东 "嘎吱嘎吱--"夕阳斜映西窗,可再不见当年白发人.老木门上了锁,锁住了两代人的心. 外祖父母家,生活在纯朴的农村.自我有了记忆,外祖父就种菜园补贴家用.生 ...

  • 【温柔雨丝】| 王保喜作品:读母亲学历史

    【温柔雨丝】| 王保喜作品:读母亲学历史

  • 《外祖母小传》(二)

    (二)外祖母之爱情 外祖母既源于大户家,四体虽勤,但五谷不分.疏于农事!所擅技者,唯刺绣耳.余幼年尝睹外祖母刺绣之功.其识字仅一二,却能于白纸描其各种图案绣像.或飞禽走兽,或奇花异草,或福禄寿祝等字样 ...

  • 辛丑清明行(叙事)之二

    我们在山上滞留了较长时间.由两个外甥细心地将纸钱一张张对折,点燃,在青草丛中燃烧成灰烬.我们买的那叠纸钱,足足烧了半个多小时. 清明节期间应该算仲春.农历是二月份,公历是四月份.三.四.五三个月,是春 ...

  • 好书分享---《童年》

    真相只有一个! 欲知真相,请点击上方"快乐的老陈家"加关注!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写得一部短篇小说.整部小说,作者都站在穷人的角度看待了整个世界.由阿廖沙- ...

  • 【家有故事】九十岁老母亲讲立德故事

    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级优秀教研员,社旗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曾获两项国家级专利. 九十岁老母亲讲立德故事  Happy Halloween 老母亲九十岁那年,给我讲了一个生动的立德故事.老人家说:& ...

  • 【家有故事】再忆母亲(二)

    冉乃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自我教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首届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部理事,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 ...

  • 【家有故事】很想母亲(一)

    冉乃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自我教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首届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部理事,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 ...

  • 【家有故事】母亲和她的儿媳们

    我们 张霞,河南省汤阴县教师进修学校讲师,曾在<青年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百余篇文章. "人生七十古来稀",也只是古语曰.现代生活的富裕以及质量的提高,已远不止于此,如果 ...

  • 姥姥家的故事及感悟(五)

    本文作者:白桂林 姥姥家的故事及感悟(一) 姥姥家的故事及感悟(二) 姥姥家的故事及感悟(三) 姥姥家的故事及感悟(四) 姥爷姥姥有一件对我影响颇深的事.1985年春,母亲领着二妹去三道营,一天他们四 ...

  • 施享:《 轻歌慢颂,我们家的故事 》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新会员作品推荐 轻歌慢颂,我们家的故事    银湖实验中学    七(4)班     施享 所有,我们家的故事都是平凡的.但是这份平凡,又是绚丽多彩的.多彩的故事在幕布上演,而我们却懵 ...

  • 德育故事 | 母亲的教养,是一个家族最好的风水

    转自今现在说法 德育故事 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 久习生效 最真实的人物 最中国的故事 最该学的榜样 影响您和孩子一生的声音 古德云:「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之大半,盖以母教为本也.」<大学> ...

  • “慈父”“慈母”的意思完全不同,不宜用“家慈”指代母亲

    生活中,有"严父慈母"之说,所以,在日常口语中,有些地方有些人用"家严"指代自己的父亲,用"家慈"指代自己的母亲.从文化传统学和文字传统学的 ...

  • 姥姥家的故事及感悟(四)

    本文作者:白桂林 姥姥家的故事及感悟(一) 姥姥家的故事及感悟(二) 姥姥家的故事及感悟(三) 我家住在大青山北麓农牧交界的波状丘陵地带,距姥姥家180里,基本上处于同一经度上,姥姥家位于大青山偏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