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这篇文章在朋友圈很火,原作者字字诛心,让天底下所有父母看完都一声长叹,因为在中国,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孩子努力学习考上名校,毕业后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然后在大城市顺利安家,可以说是跨越阶级唯一的途径了。

现在90后00后的父母,大多都是60后70后80后,在他们那个年代,用我爸妈的话来说:很穷,身边的人都很穷,一份咸菜、一碗剁辣椒,那还得是勤快的家庭才能经常吃到的东西,至于现在孩子们挑三拣四不爱吃的肥肉,那是过年的时候才能抢到一块,想一口吞掉又舍不得最后拖了太久吃到一半睡着了,肥肉在嘴边凝结成冰。

很不可思议对吧,但这些听着荒诞仿佛十分久远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爸妈的少年时代,如果不是家中好几个长辈多次和我讲述,我真的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能吃肥肉吃到一半睡着了。

自从了解到自己父母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之后,慢慢的,我开始理解了他们的一些行为:

1. 自己省吃俭用,一年不买新衣服,也要送孩子去最好的学校。

2. 自己喝了10来天的白粥,好不容易买了肉,仅有的几块也全都夹给孩子。

3. 每天步行10里路送孩子去北边的学校上学。

4. 不准孩子去网吧上网,抓到就是一顿毒打。

5. 花半个月工资送孩子去补习,冬天零下的夜里,孩子在屋里学习,父母等在屋外的寒风里,补习结束,然后带着孩子一起回家。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曾经抱怨过自己的父母是一个“控制欲太强的暴力狂”,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特别是在我们10来岁“自我意识觉醒”进入逆反期的时候,我们都曾把自己的父母想象成天底下最坏的人。可是年幼的我们始终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要这样。直到我们长大成人,离开了父母的保护,开始一个人直面社会的险恶,在一个和多年前补习那天一样寒冷的夜晚里,我们一边感叹生活不易,一边靠近父母的内心。

在心与心的交互中,终于,我们找到了答案:

原来是因为他们穷怕了!所以再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去过苦日子!

这就是大多数家长拼命要求孩子好好读书,以至变得有些偏执的原因。

受限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他们的个人经历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

他们唯一能想到改变命运的方式,就是好好读书。

当我们现在讨论“想拥有快乐的少年”的时候,我们父母的幼年,想的可能只是“想拥有温饱的少年”。

就像我们难以切身体会到他们过去的艰难一样,或许,他们也很难真正想明白,我们所追求的快乐到底是什么?

打一局游戏带来的“快乐”,到底能给孩子未来的生活带来哪些保障?

打一场篮球带来的“快乐”,能让孩子将来在社会上混得更好一些吗?

看一本小说带来的“快乐”,能让孩子将来依靠这个吃饱饭睡好觉吗?

以他们过去数十年的生活经验,他们实在想不明白,这种“短暂的快乐”,究竟意义何在?

他们想象不出,在这个曾经一贫如洗,老百姓只能为温饱而奔波的土地上。

未来有一天,玩游戏也能登上亚运会的领奖台。

他们想象不出,在这个曾经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全村只有一台电视机的土地上。

未来有一天,打篮球也能成为万人景仰的明星。

他们想象不出,在这个曾经信息非常落后,外界消息只靠口口相传的土地上。

未来有一天,写小说也能成为安身立命的职业。

他们想象不出,在这个曾经明星是天边的云彩,只能从海报上欣赏的土地上,

未来有一天,拍视频也能成为千万粉丝的网红。

世界变化得太快了,快到我们父母的认知完全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快到他们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变得似乎不那么有用。

半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十年彻底颠覆!

可以预见,终有一天,我们90后00后,也会有跟不上时代的那一天。

但我坚信,未来一定是一个充满包容性、更加多元化的世界。

它足以承载“百花齐放”的思想。

它足以承载“姹紫嫣红”的梦想。

它足以承载“山高海阔”的理想。

它足以让每一个人的兴趣都能变成自己安身立命的技能。

那时候,所有人都能理直气壮的说:拥有快乐的少年,也能拥有快乐的成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