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之死谜底揭开,内容颠覆历史,学者:太惨了,正史怎么可能写
蜀汉五虎将中的马超,一直给人一种游离缥缈的感觉。他不像关羽、张飞和赵云那样,让人觉得很熟悉,甚至不像黄忠那样——尽管老来才效命刘皇叔——但人们依旧觉得他清晰可见,非常具体。马超,就不太一样了。人们熟悉马超,知道他在罗贯中笔下曾与许仲康和张翼德分别大战几百回合,为贪饕的读者奉上了难得的旷世古兽的单挑表现;人们熟悉马超,知道他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甚至,人们还知道,历史上真正的马超,是前将军,官阶在张飞之右。
但人们依然觉得模糊,依然体会不到那种扎实的感觉。
关羽和张飞之死,大伙儿非常清楚,关羽兵败荆襄,被孙权擒拿,死;张飞在出兵东吴前,被手下杀害,枭首,死。再进一步,熟悉的朋友知道,赵云是蜀汉他那个级别将军里比较罕见的善终型的——老死了,黄忠,则和赵云一样。但马超就隐晦了。史载:
章武二年卒,时年四十七。
短短十个字,就把事了了。尽管陈寿著史的笔法一向以凝练见长,但马超只有四十七岁,即便他那个年代,像他这种地位的人,死于这么年轻的,也不多。从陈寿之言中,我们没有任何机会一窥马超晚年的情况。然而,一部早已失传的古书,却因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而得以流传片段。《典略》这部古书中,关于马超晚年的情况,有这样一句记载:
正旦,马种上寿于马超,马超捶胸吐血曰:“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
这句话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首先,马种何人?第二,马种给马超过大寿,马超竟然捶胸吐血,为何?第三,阖门百口,一旦同命,是何意思?
查阅史料发现,马种,是马超一位妾的弟弟,在马超与曹操的关中之战前,留守在三辅地区(洛阳一带),马超战败后,由于马种远离前线,所以得以脱险。按史料载,则马种应在马超战败后,逃离了三辅地区(当时由曹操控制),进入汉中。
马超之所以捶胸吐血,就是因为他口中的“阖门百口,一旦同命”。这八个字是说:一日之间,马超全族百口,全被诛杀。这些事情,陈寿在三国志里,一个字也没有提到。
《典略》还有这样一句话:
曹公西征,与马超战于河、渭之交,马超等败走。马超至安定,遂奔凉州。诏收灭马超家属。
果然,是曹操灭尽了马超全族——还要美其名曰“诏收”——整个名正言顺的噱头。
马超之死,绝非因为自然老去,也不太可能是因为得了重病(才四十七岁),更不是战死沙场。那么,他的死,就只能用“心病”来解释了。
《三国志》里有这样一处侧面记载:
马超临死上疏曰:“臣门宗二百余口,为曹操所诛略尽,惟有从弟马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可见,马超直到死,心里念念不忘的都是“家族被灭的仇恨”,以及“没有宗室遗脉的痛苦和绝望”。这一点再次证明,从马超全族被灭后,直到他离世期间,他一直过着痛不欲生的日子,每日浸泡在仇恨、悔恨、痛苦、绝望的阎罗地狱般的生活中,最后,年纪轻轻就耗尽了生命力,死去了。
陈寿作为晋朝官方修史人员,他要维护晋统,自然也就要维护魏统。因此,陈寿怎么可能在官修正史《三国志》里,记载曹操这些行为?曹操这些变态的行为,除非是那些影响太大,世人皆知,史书遍载的“功绩”,比如各种屠杀记录,陈寿绕不过去,不得不写。其它方面,可写可不写的,陈寿自然要为曹操遮掩。可以想象,这只是后世流传的记录,那些史料永远失传,我们再也不得而知的事情,又会有多少。
从这件事,我们还能辐射出一个问题:曹操为什么要屠城和族灭?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将曹操塑造成一个奸诈的形象,但奸诈是奸诈了,人们却没有觉得他有多邪恶,最多就是:曹操这人啊,很狡猾,诡计多端,鬼点子多,不是个省油的灯;但您说他有多恶毒和灭绝人性?那恐怕没几个人赞同。
然而历史却自有一番面貌。历史上的曹操,过去的文章已多次提到,和现在大多数人认识的曹操,有着天壤之别。一方面,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真正的大英雄,并不是现在人们认为的大奸雄;另一方面,历史上的曹操,有不少行为恐怕要让今天的人失望了——当然,鉴于那个年代,如果批判地看,他已经很不错了。
比如,曹操东征徐州时,“一路多所屠戮;屠彭城。”当时,曹操连下十几座徐州城池,全部有大规模屠杀的情况发生,徐州彭城,更是被曹操下令屠杀殆尽。官渡之战后,曹操命手下活埋坑杀了袁绍将近八万大军,这八万人,是束手待毙,拱手就戮,被曹操下令活生生处死的战俘,够狠吧?曹仁在河北围攻壶关时,曹操曾下令:“城拔,皆坑之。”让曹仁在攻破壶关后,将城内所有人都坑杀。这只是他主要的几次屠杀记录。没提到的,没记载的,不知还有多少。
曹操:开霸府;自诩为天下雄主;只爱别人老婆;好猜疑;屠杀;灭族,等等。他这一系列“嗜好”,其实有一条贯穿其中的性格暗线:虐。
曹操开府,名曰“霸府”,意思明白:这是自个儿在昭告天下,曹某人,要雄霸天下,雄霸天下所有人和所有资源。这种雄霸的欲望,与他性格中“虐”这一成分,是有关系的。曹操只爱别人老婆,就更是如此了。按常理,如果一位诸侯击败了另一位诸侯,应该对失败一方的家眷,恭恭敬敬,尊重她们如同往常,不应有凌驾其上的心思。比如诸葛亮,就从来不会有这样变态的心理,刘备也几乎没有,孙权有是有,但不在这个点儿上,不好这一口。
曹操就不同了,灭了袁氏,不光要霸占袁氏的土地和人民,还要霸占袁氏的内人;灭了吕布,关羽和曹操乞求提亲,曹操明明答应了关羽,却自个儿把吕布部将秦怡禄之妻收了;张绣投降,曹操竟然偏爱张绣叔父之妻。这意思明白:我不光要打败你,还要羞辱你全族。曹操这份心思,里面也有虐的成分,他不按常理出牌,总是让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而且通过夺取他人的妻子这种行为,满足他变态的心理。当然,他这种心理滋生的土壤,在封建时代并不奇怪,封建社会中,这是女性被物化的结果之一,女性是财产的一部分,“霸占了你的财产,自然也要霸占你的妻子。”
灭族和屠杀,就严重了。诸位知道,曹操行事,在第一时间,往往是给一次机会的。比如刘备,第一次投靠曹操,曹操待他非常亲切,也尊重他。但刘备非池中鱼,他飞走后,曹操就绝不会再原谅他了。但不原谅归不原谅,曹操在打败了一些对手后,还一定要赶尽杀绝。比如,前文提到的马超。像马超这种角色,在当时是几乎威胁不到曹操的。马超说到底,并没有独立的能力(至少在中原没有),他还得依靠刘备这样的雄主才能生存。曹操当年曾说“马儿不死,吾无葬地。”其实有些言过其实,马超哪有那么大能耐,还真能打败曹操不成。
如果换了刘备,被曹操捉住,肯定是要灭族的,因为刘备有自立的能力,又是不共戴天的割据敌人,但曹操实际上根本没必要把马超灭族。曹操灭马超全族,也可以用他性格中“虐”这个成分解释。曹操说了:“你马超的老子马腾,竟然还想杀我?我是谁,我是曹操!好,既然你马家要这样做,我就陪你玩,我把你全家都灭掉,就让你一个人活着,可好?”
这,就是虐了。
曹操收灭马超全族后,竟然还不知足,还想尽办法,把马超的所有妻妾儿女,全部诛杀,一个不留。
曹操的屠城,也完全符合他一贯的性格特征。“我曹操来打你们,你们抵抗抵抗就完事儿了,反正最后还是要被我打败。什么?你们竟然敢这么顽强的抵抗?好,那我陪你们玩。但是我有言在先,等我攻破了你们的城池,鸡犬不留,你们一个也别想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