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跑15个全马,PB50分钟,他是怎么做到的?
安丰发在东京马拉松
由科研人员变身成功创业者的安丰发,跑步经历有点与众不同:
他的第一个全马,是在别人的国家跑的——无数跑友向往不已、大名鼎鼎的柏林马拉松!
一年PB 50分钟的可能原因
作为人生首半马和首马,这两场他都跑得不错:2015年10月常熟半马1小时49分;2016年9月柏马3小时59分。
2017年他再跑柏林,成绩提高到3:17:50;一个半月后,又在上海将PB改写为3:09:05——时隔一年出头,他的马拉松实力大幅跃升50分钟!
笔者在和他交谈时,试图探究这一成功的幕后原因。
可能原因之一:出生地?
当听说1972年4月出生的他,老家是山东时,笔者心里不禁“啊哈”一声:原来他来自这个盛产长跑高手的省份!
不过,他的家乡是地处沿海丘陵地带的日照,没出过什么长跑高手。山东籍马拉松名将,大多来自内陆山区,例如李子成是枣庄的。
可能原因之二:有跑步功底?
安丰发透露,在大学时代和研究院岁月,400米和800米一直是他的强项:“我是班上跑最快、跳最高的;印象中我400米跑到过55秒。”
但他没进过校田径队,因为“没到那个水平,也不想往那方面发展”。
在研究院,他仍是这两个项目的冠军,原因是里面年纪轻的相对较少。出来创业之后,这位“本质上还算是喜欢运动的人”就很难有心思再去跑步。
在他看来,自己确实有一定的跑步基础,不过对长跑却是毫无经验;“以前从来没跑过5公里以上长距离。跑马拉松前面压不住速度,后来才慢慢能压住一些。”
可能原因之三:训练刻苦?
但据安丰发说,他的跑量并不很大:每周跑四五次,每次10到20公里;如果时间紧张,就只跑8公里。
因为冬天血压有点高,近期月跑量减少到200公里左右;“加上小孩还小和工作原因,时间不是一直有保证。”
他的跑步地点和训练方式也比较随意:“在上海的话,我不愿跑马路,觉得尾气、灰尘比较多。我还是愿意在公园里跑。”
这个公园就是离他家仅一路之隔的上海大宁灵石公园。他通常早上跑,没有固定路线,想怎么跑就怎么跑;配速在4:30到5:00之间,不会太慢,也不会特别快。
三个可能因素一一排除,答案还是没找到⋯⋯不猜了,咱们还是从他的跑步经历说起吧。
马拉松:从没考虑过,到乐此不疲
安丰发是从2015年上半年开始跑步的。当时他的想法很朴素:一来感觉身体亚健康,容易产生疲惫感,虽然没干多少体力活。
二是孩子要得比较晚,考虑到将来还得陪他锻炼、跑步;“自己不锻炼的话,很快就会被他甩掉。”他笑着解释。
至于跑马拉松,他想都没想过。
刚开始跑的那阵子,他感觉浑身都不舒服。手机软件记下的第一次跑步配速,是每公里5分42秒。
跑了几个月,安丰发开始找到感觉,决定去参加比赛。他选的是常熟半马——因为工作需要,他每年都会去这个距上海不到100公里的江苏城市。“那个时候傻得连跑鞋、衣服都不会买。”他在跑步自述中写道。
为了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安丰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跑量2000公里前只跑半程,超过了再考虑全程。接下来的一年,他果然只参加半程马拉松。
2016年下半年,眼看2000公里跑量已经达成,最长也跑过30多公里,他觉得可以去尝试一下全马了,于是就报名国内外马拉松各一个。
由于国内的没中签,国外的那个——柏林马拉松便成为他的首马。后者他没有碰运气,而是买马拉松旅行社的免抽签名额加酒店套餐。
这种做法他其实并不推荐:“后来自己想想,如此不远万里去跑第一次全马,还要倒时差,饮食也不同,还是蛮有风险的。”
当时他连能量胶、盐丸是什么都不知道,自然没有准备,只吃喝赛事方提供的补给。首战全马,他后半程跑得比较艰难,但成绩不错:跑进4小时。
一个月后,在坡多桥多且风雨交加的宜昌马拉松,他居然跑出比柏林快17分钟的好成绩。
此后他又跑了大阪、广州等十多场马拉松,几乎每跑两场就PB一次。
当然,任何人的跑马经历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进不退。首马就进四的他,也有两次成绩掉出4小时。
第一次是2017年厦马。当天由于天气炎热,加之上厕所导致出发时赛道更加拥挤,刚到环岛路他就跑不动。
第二次是同年无锡马拉松。一个月前在东京受伤的他不敢跑,后半程下大雨,让他感觉特别寒冷。
“这是我跑得最艰难的一次,几度想上收容车。”还好他要到一张保温毯,还有朋友和儿子的中途加油助威,最后还是坚持到终点。
一年15个全马,境外比赛占近半
关于东京的受伤经过,安丰发解释说,东京马拉松前一周刚跑完京都——作为练兵的轻松跑;抵达东京后,周四计划跑个10公里。
不经意间,他来到日本跑步圣地皇居,于是想那就再绕一圈吧,结果总共跑了21公里,后面还淋了雨。回酒店后,又因为急于拜访客户,没有及时拉伸。这些为周日的东马埋下隐患。
到了比赛日,由于天气、赛道和组织都很完美,加上前半程有点下坡,他跑得非常舒爽,速度也偏快。
可惜好景不长:32公里过后,他右小腿肚抽筋,担心无法完赛,导致最后10公里不敢使劲,基本靠一条腿慢慢颠到终点。还好有前半程打下的底子,他最终以3:44:28完赛——又PB了2分钟。
樱花盛开的季节,他再渡日本,在冬奥会的举办地长野,又PB了一次!
截至2017年上马,这位“马拉松二年级新生”总共完成15个半马,15个全马;境外赛事占后者的将近一半——除了柏林和多个日本赛事,台北他也跑过。
对比所有这些赛事,他表示:“要给组织打分的话,我觉得日本人做事比较严谨。”
以他接连跑的柏林和大阪马拉松为例。他觉得德国的赛场氛围可能更好、更high一点,比如有很多乐队;而大阪的赛事服务更体贴完美。
大阪马的两个细节让他印象特别深刻:一是赛道中途上厕所,都有人帮你开、关门,“这是服务很到家的一种体现”。
第二个是他在终点找不到酒店交通车的上车点,便找工作人员打听;“他们三个人接力把我送到,距离大概有一公里。服务到这个程度,很人性化。”
他认为这可能和日本民众的文明素养也有关系。另一次他在东京换乘新干线到长野,向一个候车乘客问站台,对方二话不说,走了400米带他过去,宁愿错过自己在等的车。
加入训练营,成绩大跃升
跑步学院马拉松PB训练营 · 上海,2017年7月
回首半年多前,安丰发认为当时自己虽然参赛很多,但是对如何科学跑步还是懵懵懂懂,不是太了解,有点瞎跑。
截至2017年上半年,他的马拉松PB是5月在大连跑的3:31:58。
他全马跑进3:30和3:10两道大关,都是在7月初加入跑步学院上马训练营之后:前者是8月底的哈尔滨,后者则是上马。
“上马大幅PB,与这个夏季的科学训练密不可分。”他在自述中写道。
说起进训练营的最大收获,安丰发认为是训练周期比较系统:“他们请的教练水平还是可以的。大家成绩提高蛮多的——只要没受伤,就说明这个体系或理念是对的。”
他觉得跑步学院的课表对自己帮助最大。课表里有很多间歇练习,包括6x200/400/800米,较长距离也有4组的,而他以前不跑间歇——因为很少去操场。
他承认自己不是模范学生,出勤率不算高,团练去得不多,测试只参加过两公里和半马,有些课目像柔体操和力量练习也没怎么练习。
不过,他的课表达成率却是属于比较高的,因为“我也是比较严肃的跑者”。他的达成率有时不尽理想,是受跑太快,以及公园里坡多和弯道多(有时会飘星)的影响。
在他看来,课表主要是供自己参考,看看今天要跑什么,至于达成率不必刻意去追求。
训练营让安丰发受益的另一点:大家可以在群里互相交流、促进;有问题提出来,就会得到其他人的指点;因此群里的交流他都会看。
“我觉得这个夏天的训练还是蛮有成效的。他们说‘夏天出成绩’,看来还真是这样。”他笑着告诉笔者。
训练营不赞成学员在训练期间参赛,但他却违反禁令,跑了六盘水、哈尔滨、北京、柏林马拉松、常熟半马和一场接力赛。
“我不是好学生,经常逃课去比赛。我报名时就跟他们声明,我是要参赛的。不过明年我又报了训练营,可能会减少比赛,可跑可不跑的就不跑。”他解释说。
他的思路是,长距离以赛代练,同时也检验课表的效果,还可以顺便携家人旅游。
他不清楚也不关心自己的成绩在训练营里的排名;“跑步这个东西只能自己跟自己比,和别人没法比——年龄、基础或先天条件都不一样。”
每年好好跑三四场,争取今年上马进三
安丰发上马后半程有些掉速,比前半程慢8分多钟,他认为这是自己长距离耐力有些欠缺。
柏林马拉松他就跑得匀速,前后半相差仅1分钟,这估计是前一二十公里跑不开导致的因祸得福:他报名时报的成绩是3:30,第二枪出发,上路时前方已经有很多选手。
他觉得自己还有几方面潜力可挖:一是体重:身高1米79的他,体重七十七八公斤,如果能降至75公斤以下更理想;其次是核心力量,这方面他没专门练过。
他以前的步幅是1米3左右,步频170;现在变成1米2左右和180以上——相对小步快频,更合理一些。
安丰发以前入围国内外热门比赛,主要是通过“用钱换运气”:上马是买3000元的慈善名额。柏林、东京都是买免抽签名额套餐,后者还赶上有出差任务(跑完再办事)。
如今凭借2017年柏马成绩3:17,他已经到手2018年芝加哥和2019年波士顿马拉松直通名额,伦敦也搞定了套餐,“六大”中只剩纽约还没开放报名。
放眼2018年,他打算再跑上海、无锡,哈尔滨也不错;柏林每年都会去,争取弄一个满10年的永久号码。
“以后我想一年好好跑三四场,其他的进3:30就好了。上马、柏林肯定要好好跑,东京尽力吧——具备条件就好好跑,不具备条件就慢一点呗。该拼的时候拼,不该拼的时候不要乱拼。有时懂得放弃,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至于成绩目标,他争取在2018年上马进三;“上半年不敢说,上马应该还是有信心的。”
他觉得3:00自己应该可以进,不过之前一直很犹豫到底要不要进。原因在于:
“你跑太快了、过于追求成绩,对健康会不会适得其反?因为跑步这个东西,大家归根到底还不是为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么?也不要偏离自己跑步的初心。”
2017跑步学院PB训练营,坚持参加训练的75人中,有69人参加比赛,53人成功PB,刷新个人最佳纪录。所有学员的平均PB时间为19分20秒。67人里,7人跑进3小时,17人跑进330,27人跑进4小时。
PB幅度最大的学员陈伟青,PB1小时14分24秒,从4小时38分进步到3小时23分。